163期
發刊日 : 105 年 7 月 13 日
  智權報總覽   
 
教育不該逼獅子去游泳,烏龜去爬樹!
蔡佑駿╱北美智權報 專欄作家
2016.07.13

台灣教育改革十多年來,制定教育決策的大人們,仍然沒有讓孩子們找到適合自己發展的方向,也沒有輔導孩子們去尋找適合自己發展的方向,20世紀末接受教改的孩子們,20年後已經在社會職場上打滾了,他們仍然在抱怨,在學校所學的知識和技能,無法學以致用,台灣的教育改革,到底改了什麼!

我記得我念中學的時候,對數學和科學的「喜好度」非常高,不管是數學、物理、化學,還是地球科學,我都可以在考試上有不錯的成績,尤其是化學,我可以在各種化學考試中,獲得相當高分的成績,但也讓我誤以為,我的專長和興趣是「科學研究」。

我誤以為我自己對「化學」是相當擅長的,因為台灣教育對於學生的學習衡量方式,主要就是透過「紙筆測驗」,少數科學競賽或許會加上實驗項目,但是大多數學生在中學時期,紙筆測驗幾乎就是決定學生學習的關鍵,許多學校更是把實驗課程嚴重忽視,忘記了這才是科學教義的本質。從大學聯考到學測或指定考試,紙筆測驗終究都是科學教育最大的分數決定手段,哪怕學生根本不會做實驗,只要考試考得夠好,依然可以在科學教育獲得高分數。然而,我卻沒注意到,獲得「高分」並不等於對科學「有興趣」,也不等於在科學領域是「專長」等級。

我在中學時期,因為我能很快速的完成學校的化學「考試」,大學就進入化學領域鑽研,甚至取得高中的教師資格,我可以在大學畢業後,成為高中化學教師。但是在大學四年的學習過程,我才徹底發現,我其實沒那麼喜歡「科學」。我對科學和自然現象是充滿好奇心,也想了解一些科學原理或自然現象發生的來龍去脈,但是在高等教育裡的物理或化學學習過程,是在追求和探索科學的本質,或者透過大量的實驗,檢測科學現象或改善科學在現實生活的運用方式。試著想想,你每個日子裡,透過改變不同參數或材料,不斷地重複類似的實驗過程,再透過實驗結果的數據比對,然後經過自己的邏輯分析,最後得出實驗結果。如果是實用性質的實驗,或許還「有趣」一些,但如果是理論性質的實驗,對那些對科學並非很感興趣的研究者而言,其實是相當乏味的。

考得好不代表有興趣

到了大學,我才知道,我不能因為可以在化學考試中取得高分,就自認適合研讀化學系。興趣和是否可以從競賽過程中獲得好成績,完全是兩回事,而且競賽的方式和評分方式,也會大幅度影響競賽的結果,但有多少年輕學子,能在中學學生時代,就能體悟這個道理?甚至有些人終其一生都沒有意識到這些變化,我在高中教書時,訪談過許多中學生,對於許多台灣中學生來說,在學校把考試的成績考好,然後考上好大學,未來就能有機會邁向美好的人生;至於這個科系是不是我想念的,是不是我的興趣範圍,那是其次,重要的是我考進好大學,對長輩和父母有了交代,只要順利拿到象徵大學學歷的畢業證書,後續就可以自己發展了。

這是台灣教育很大的問題。台灣許多年輕人幾乎都是從小一路求學到高中或大學,大多數年輕人都是23歲才進入社會工作。在求學過程中,拿到文憑是優先考量,為何拿文憑和追求哪個領域的文憑,有空再來思考。2008年以後,碩士和博士數量大增,年輕人就業的年齡更晚了,而且進入職場後,工作內容和學校所學通常不相容,兩者和自己真正的興趣可能又有很大的落差,但台灣職場重視學歷,所以又很難立刻轉換到其他領域求職,只好硬著頭皮在自己不喜歡的工作上繼續熬。

很多人都有類似的經驗,大多數的人並非真的喜歡讀大學或研究所,而是因為害怕出社會或者不知道下一步要做啥,只好在學校念書。但求學必須要有目的,有些人知道自己想要什麼,知道要學習那些知識來學以致用,但許多年輕人在學校不知道自己所求為何,不曉得未來社會的產業動向以及市場真正需求,只認為持有高學歷,未來有較高的機率可以找到好工作。事實上,這樣的心態,不管怎樣學習,都是無頭蒼蠅浪費時間,因為那樣的求學沒有目的,就算有好成績也不踏實,只是在應付交作業,拖完時間得到學歷文憑,到職場上很可能無法和所學技能銜接上,而這些早在中學就該輔導學生解決的問題,在台灣的教育系統裡,學生卻鮮少能獲得答案,甚至老師本身,壓根沒發現有這些問題,又或者老師們根本不認為這是問題。

當我27歲,從澳洲、新加坡、中國等地累積歷練告一個段落後,因為工作的關係,我靠著自學把經濟學中的許多項目研讀完,也實際從事過關於原物料產業、房地產產業、電子商務、證券金融等工作;我認為自己對於經濟領域的許多知識是有深入了解的,甚至我自己鑽研出幾項實用的研究,可以真實運用在投資市場上。為了多了解一些市場經濟的知識,我決定到大學校園去旁聽經濟系的課程,過了一季的時間,我發現了另一個更有趣的問題:我經歷化學、資訊工程的領域摸索期後,最後找到自己最有興趣的經濟,從事的工作領域也是經濟領域,但是如果我大學是念經濟相關領域,那麼我畢業後,很可能就會離開經濟相關領域的職場,因為在大學課程裡學到的經濟相關知識如果要實際運用,恐怕會有一段落差,那對我在職場上的實質幫助不大,很難直接增加我繼續在經濟領域奮鬥的意願。

高中階段的性向判斷有很大的盲點

我是對於經濟和金融領域極度有興趣的研究者,但是台灣的中學教育,卻讓我在高等教育的道路上,往科學領域發展,而不是往商學或經濟領域,因為在中學階段,台灣教育裡面根本沒有經濟學,也沒有商業相關課程,即使到了高中,學校教師通常只能根據學生在數學競賽方面的分數,來判斷學生是否對數理有濃厚的興趣,或者對商學有無興趣。這樣的判斷其實有相當大的盲點,因為在中學時期,針對學生性向和興趣探索做的不夠,加上過度專注在國文、英文、數學、社會、自然等傳統學科的培養,忽視了許多生活必需的術科、藝術、電腦、商業、法律等項目,量化學生學習能力大多也只透過傳統的紙筆測驗,嚴重缺乏邏輯思考和臨場反應類型的檢驗,種種的因素造成教師人員在輔導學生尋找性向的準確度,其實非常低落,而長久以來的文憑主義,掩蓋了這些缺點,讓教育人員和家長誤以為,考試只要考得好,代表小孩的學習是沒問題的,然而這卻是問題的所在。

例如我在中學時期的國文考試分數普遍是相對低弱的,但很諷刺的,我後來的工作之一是全球財經和社會議題的作家,國文的考試成績無法反映我在寫作方面的能力,讓我在大學以前,誤以為自己是不適合在文科方面發展的。從另一個角度來看,數學考試成績優秀並不代表該學生真的對數學有興趣,有可能只是該學生很擅長數學考試,但是如果數學考試成績差,難道不會抑制該學生對數學的興趣嗎?

不同的評量或考試方式,會讓考試成績造成非常大的落差,例如讓猴子和獅子、烏龜比賽爬樹,或是比賽游泳,三者的表現可是天壤之別,引導獅子去游泳,烏龜去爬樹,這是顯而易見的讓他們去做自己不擅長的領域發展,用錯的評量或考試的方式,會讓教育的目的大打折扣。

 

【本文僅反映專家作者意見,不代表本報立場。】

 
作者: Joe(蔡佑駿)
現任: 北美智權報專欄作家、 全台最大外匯部落格『外匯是穩定投資的天堂』主編、東森電視台財經固定來賓、聯合理財網專欄作家
經歷: 壹電視、東森、非凡電視台財經來賓 、非凡周刊專欄作家、經濟日報專欄作家、聯合理財網專欄作家、經濟日報外匯擂台連三屆冠軍

 


Facebook 在北美智權報粉絲團上追踪我們       

 





感謝您閱讀「北美智權報」,歡迎分享智權報連結。如果您對北美智權電子報內容有任何建議或欲獲得授權,請洽:readersvc@naipo.com
本電子報所登載之文章皆受著作權保護,未經本公司授權, 請勿轉載!
© 北美智權股份有限公司 & 北美聯合專利商標事務所 版權所有     234新北市永和區福和路389號五樓 TEL:+886-2-8923-73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