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期
2017 年 11 月 01 日
  北美智權官網 歷期電子報   電子報訂閱管理  
 
港口城市的直接產業與關聯產業 ─ 荷蘭鹿特丹的借鑒意義
林士清/台灣經濟研究院助理研究員

台灣四周環海亦為東亞中樞,在產業發展過程與國際貿易地位上與荷蘭相仿;位於北部地區的基隆港,中部的台中港、南部的高雄港、以及東部的花蓮港,在地緣位置上皆有發展成為港口城市的優質潛能,港口城市遂為區域經濟發展的顯學,但不宜閉門造車。本文希望藉由引介歐陸門戶 ─ 荷蘭鹿特丹的市港發展,闡揚鹿特丹如何整合港口直接產業與港口關聯產業,透過市港一體化下所帶動的工業體系、物流服務、觀光服務業等,為台灣港口城市之發展政策提供參考依歸。

世界銀行(World Bank)發佈之2017年全世界各國GDP排名,荷蘭目前是全球第17大經濟體,亦為歐盟第6大經濟體。根據荷蘭中央統計局的數據,2016年荷蘭商品和服務出口總額,分別為4323.4億歐元及1594.5億歐元,乃全球第六大商品出口國和第六大服務出口國。事實上,荷蘭作為傳統貿易強國,在全球貿易中的領先地位十分穩固。不過,荷蘭大部分地區自然資源較為貧乏,其原材料如石油、礦石、煤炭等主要依靠進口,而進出口港口則仰賴鹿特丹(Rotterdam),該城市是荷蘭第二大城市,鹿特丹可謂工業技術先進,知名企業雲集。

歐陸門戶 ─ 享盡歷史風華的鹿特丹

鹿特丹的名字,來自於在市中心注入Nieuwe Maas河的小河鹿特河和荷蘭詞Dam(壩),鹿特丹因位於歐洲萊茵河與馬斯河匯合處。它是歐洲最大的海港,直到近年來甚至曾是世界上最大的海港。除了鹿特丹外,荷蘭的第一大城阿姆斯特丹史基浦機場是歐洲最繁忙的國際機場之一,起降架次、貨運量和運送旅客量均位居歐洲前五。鹿特丹長期為歐洲最大的海港,以集裝箱運量計算,19世紀80年代曾是世界上第一大港口,在2010年為世界第10。鹿特丹港自從1938年取代倫敦後,到現在將近80年的期間,一直都是歐洲最大、最忙的港口,直到1962年起取代紐約,成為全球最大的商港,又至2004年才被上海超前。

荷蘭政府和企業高度重視研發和技術創新,2015至2016財年,工業企業研發投入達141億歐元,居歐盟成員國第4位。荷蘭的地緣位置在北大西洋航路和歐洲大陸出海通道交界處,面向北海,背靠歐洲大陸腹地,其方圓500公里內消費人口達1.7億,幾乎佔歐盟市場一半。鹿特丹的區位優勢在於連接歐洲、美洲、亞洲、非洲、澳洲等的重要港口,素有「歐洲門戶」之稱,是海運進出歐洲的主要港口。鹿特丹的市區面積200多平方公里,港區100多平方公里。市區人口57萬,包括周圍衛星城共有102.4萬。然而,在全球氣候的鉅變之下,鹿特丹的劣勢在於地勢平坦,位於荷蘭低於海平面7米左右,氣候變遷與地理位置等環境因素對鹿特丹的挑戰甚大。

嚴格來說,鹿特丹港最早是個內陸港口,最早開發的港區距離外海 (北海) 超過40公里之遠。整個港區介於新、舊馬斯河間的狹長土地上,面積總共有1萬2,500公頃,港區除港口、碼頭、貨物或貨櫃的集散區外,其餘用地因歷史演變自然形成一大片煉油、儲油、石化、發電、物流以及海、河運等船隻運補產業的聚落。近年來,鹿特丹更希冀發展成全球液態天然瓦斯(LNG)進出口的重鎮,最近5年為因應環保要求,亦致力於清潔與永續能源相關產業的發展上。荷蘭無論在化工、食品、機械、電子等傳統產業,抑或在環保、新能源、生命科學和新材料等新興產業,均居世界領先水平,擁有眾多全球知名企業,包括殼牌、飛利浦、帝斯曼、聯合利華、喜力等。

鹿特丹市政府與民間互動密切,且設有專責組織、專案辦公室等,設立有利於居民的政策,例如鼓勵企業雇用周邊地區的居民,改善或提升港區周邊中小型企業創新力等方式。就投資方面,重要的公共建設如橋樑、基礎設施、劇院及港邊稅務機關辦公室等由政府首先出資興建,其他如大規模住宅的開發等則引入私人資金,鼓勵由私人地產商投資興建。之後更陸續透過都市計畫變更、都市設計等方式新建了幾棟摩天大樓帶動地價上漲的效益,透過這樣的行銷宣傳展現政府的決心,也讓民間業者更具信心以解決的財務的疑慮。

上帝造海,荷人造陸

荷蘭自13世紀起就開始大規模圍海填海,如今20%(約7000平方公里)荷蘭國土是人工填海造出來的,丘陵都被挖去填海去,故有「上帝造海,荷人造陸」之稱。荷蘭1950年到1985年間濕地損失了55%,濕地的喪失讓荷蘭在降低污染、調節氣候的功能上出現許多環境問題,如近海污染及鳥類減少等問題。1990年,荷蘭農業部制定的《自然政策計劃》,預計花費30年的時間恢復這個國家的「自然」。

計劃中位於荷蘭南部西斯海爾德水道兩岸的部分堤壩將被推倒,一片圍海造田得來的300公頃「開拓地」將再次被海水淹沒,恢復為可供鳥類棲息的濕地。鹿特丹港區內大多數的土地都是經過人工的整治或填海造地而來,2008年起,港務局開始最新的Maasvlakte 2填海造地計畫,此次的投資將填出2,000公頃的海埔新生地,目前這塊新生地上的貨櫃碼頭、陸上風電場已經啟用;而1970年代開始填造的Maasvlakte港區,則曾填獲2,400公頃的陸地,這些新填的陸地都已充份地使用於各項指定用途上。

石化仍是鹿特丹發展的重點

鹿特丹港日夜無休所吞吐的貨物中,45%是液體物 (Liquid Bulk),如原油、生質燃料、油品、化學品、液態天然瓦斯 (LNG) 等,29%是貨櫃,20%是乾貨 (Dry bulk),也就是煤、鐵礦沙、大宗物資 (黃豆、玉米、小麥等)、Biomass (有機廢料、木渣等)、或工業廢料(Scrap)等;其餘的6%則為汽車、鋼板、鋼料、風電機等又大、又長、又重的所謂「散貨(Break bulk)」。而且鹿特丹主要為進口港、出口的貨物較少,因此,如何有效的利用空船、空櫃成為該港重要的挑戰。

2016年3月提出的【鹿特丹/Moerdijk地區石化業未來發展願景與行動計畫】,做為政府再造本地區的依據。此計畫勾畫出的發展願景為:「2030年前鹿特丹 / Moerdijk地區石化業仍應保持在歐洲的領先地位,本區除應維持大規模煉化一體的石化產出外,亦應對西歐地區轉化成永續、生化能源的努力做出重大貢獻。本地區將藉由所有利害關係人的共同努力,成為整合歐洲石化業、運用最新科技所帶來的新商機、以及社會重視永續發展的重鎮。

依據該行動計畫,本地區在2030年以前,將減少40%的CO2 (以1990年為計算基礎);2050年以前,減少80-95%。而研發創新的具體的努力方向為:如何推動循環再利用(Recycling)、電力化 (Electrification)、和低碳化 (Decarbonisation),開發使用第2代Biomass原料的煉化聚落、研發聚合物 (Polymers) 的循環再利用方式、提供Start-ups的發展環境、以及搜集或延攬全球最前端的技術和人才等。

整合港口直接產業與港口關聯產業

鹿特丹根據港口經濟與港口產業之間管理程度的緊密性,將港口產業劃分為港口直接產業和港口關聯產業。港口直接產業包括由於港口存在而直接產生的相關產業,例如海運、港口裝卸、倉儲、物流等,還包括依賴港口而形成和發展起來的產業,如拆造修船、石化加工、機械加工等;港口關聯產業則是與港口直接產業密切相關的其他行業,如管理、金融、保險、咨詢、商業、旅遊、娛樂等。

由於鹿特丹港擁有一個集煉油、化工和造船為一體的臨港工業帶,沿馬斯河南岸自東向西分布於7大港區中,臨港工業帶中的產業包括煉油加工業、石油化學工業、船舶修葺與建造業、港口機械製造業、食品加工工業等:

(1)    石油化學工業
鹿特丹化工園區作為全世界最大的煉油和石油化工中心,擁有4個世界級的精煉廠、超過40家化學品和石化企業、4家工業煤氣製造企業和13家罐裝貯存和配送企業。石油精煉和石油化工是鹿特丹臨港工業中的主導產業。同時,鹿特丹化工園幾乎集聚了世界上所有著名化工公司的石油化工生產裝置,使得鹿特丹成為歐洲地區的主要化學品港口。

(2)    船舶製造業
鹿特丹利用擁有的水工建築技術和水利技術的獨特優勢,在港區內大力發展造船工業。目前鹿特丹港的造船業擁有7個大型的造船廠,並擁有30多個浮船塢生產和建造巨型油輪、大型貨輪以及集裝箱專用船等,同時還能生產用於海上作業的海上拖輪、挖泥船、浮吊、勘探船、海上鑽井平台等有著特殊用途的工具船,以及大型閘門、橋梁構件、沈井等水工製成品等。

(3)   農產品加工業
鹿特丹港因其交通的便利性、倉儲的完備性以及高效能的運輸,許多產品加工基地都選擇建在臨港工業區內,而鹿特丹成為歐洲農產品加工中心還要依賴於鹿特丹臨港工業對產品加工程序、質量的嚴格控制。同時,世界著名的食品公司,如聯合利華、可口可樂等的出口、存儲、加工以及運輸等都集中在鹿特丹港區內,使其成為歐洲最大、最重要的農產品交易中心。

(4)    後勤服務業
鹿特丹港口是一個以貿易為主的國際海港,每年有3萬多艘船隻、4億多噸貨物進出鹿特丹港,航運服務成為鹿特丹港後勤服務的主要方面,而與航運服務相關的眾多產業也聚集在鹿特丹港區及其周邊地區,如船舶分級、船舶監測、船舶配件供應、船舶物資補給、船舶檢查測試、船舶保養、廢物處理、船舶修理和船員招募與更換等相關服務。

鹿特丹對台灣立志港口城市的借鑒意義

台灣四周環海亦為東亞中樞,在產業發展過程與國際貿易地位上與荷蘭相仿,位於北部地區的基隆港,中部地區的台中港、南部地區的高雄港、以及東部地區的花蓮港,其地緣位置上等,皆有發展成為港口城市的優質潛力。例如高雄港內水不揚波,巨輪進出頻繁,有「港都」之名,高雄市內工廠林立,愛河橫穿市區,海陸交通都非常發達,扼台灣海峽與巴士海峽交匯之要衝,是美、歐、亞海運必經之地;又例如基隆港靠近台灣海峽之北口,三面環山,一面臨海,灣口外有多個島嶼作屏障,形成山環水繞、風平浪靜的天然良港,東面和東北面隔太平洋西部海區與日本及琉球群島相峙,使之成為東海、台灣海峽、太平洋西部海區航運要道。

港口發展成為影響上述城市生產力佈局的重要因素,促進港口產業加快在港區附近集聚,特別是以原材料輸入、產成品輸出為特徵的臨港大工業和出口加工業迅猛發展。以港口產業發展為紐帶,以港口與城市在空間形態上的相互融合為特徵,促使港口與城市開始走向一體化。全球港口城市其實是高度聯動及激烈競爭,港口城市轉型不宜閉門造車而忽略其他競爭者的提升,筆者認為當鹿特丹的港城一體化已經進入到了成熟期的發展階段,對台灣港口城市立志於市港一體化發展有以下借鑒意義。

(1)  以港口為中心的工業體系
20世紀以來鹿特丹作為荷蘭的工業中心,利用其獨特的地理優勢,便利的港口運輸條件,興起了煉油、船舶製造、石化工業、鋼鐵、食品加工和機械製造等港口工業,並不斷進行開拓和發展,形成了不斷向城市延伸的港口產業鏈和工業體系,使鹿特丹成為世界3大煉油中心之一,煉油能力為荷蘭全國煉油能力的50%以上,鹿特丹的政策工具頗值台灣得具備工業基礎及港口貨運的市港來參照。

(2)    港口物流帶動區域經濟發展
鹿特丹港務局一直將發展港口物流作為重要任務之一,並不斷根據國際航運業和國際市場的發展為鹿特丹港口物流的發展不斷擴充,提高港口集裝箱的吞吐能力。同時,鹿特丹政府不斷強化物流理念發展物流所需的必要技術手段,從而帶動鹿特丹市和整個荷蘭經濟的發展。從鹿特丹港城一體化的發展經驗來看,港口物流的發展帶動了城市經濟發展以及區域相關產業的發展,並使荷蘭政府從鹿特丹港口物流的發展中獲得豐厚的回報。

(3)    港口城市帶動觀光服務產業
鹿特丹旅遊業十分發達,擁有港口景區和博物館等觀光景點,台灣的觀光資源及服務業潛力頗值得學習。二次世界戰後鹿特丹在戰爭中被毀壞的建築基礎上進行修復,改建和擴建了與港口文化相適應的具有港口特色的觀光景點。其中比較著名的有高達185米的「歐洲桅桿」,站在高塔之上,可以鳥瞰整個鹿特丹市,與港口城市主題文化相融合的旅遊業每年吸引了大量的遊客參觀。事實上,倘若能成功舉辦各種海洋、港口、物流等相關文化娛樂活動,估計會為台灣港口城市帶來巨大的經濟收益和社會效益。

 

【本文僅反映專家作者意見,不代表本報立場。】

 
作者: 林士清
現任: 台灣經濟研究院/助理研究員
學歷: 北京清華大學公共管理學院博士班
國立臺北大學公共行政暨政策研究所
國立臺灣大學政治學系國際關係組&中國大陸研究學程
經歷: 台灣經濟研究院南臺灣專案辦公室/組長
台灣經濟研究院區域發展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員
台灣經濟研究院研究一所/兼任助理研究員
行政院青輔會青年國是會議/諮詢委員

 

Facebook 在北美智權報粉絲團上追踪我們       

 





感謝您閱讀「北美智權報」,歡迎分享智權報連結。如果您對北美智權電子報內容有任何建議或欲獲得授權,請洽:Editorial@naipo.com
本電子報所登載之文章皆受著作權保護,未經本公司授權, 請勿轉載!
© 北美智權股份有限公司 & 北美聯合專利商標事務所 版權所有     234新北市永和區福和路389號五樓 TEL:+886-2-8923-73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