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能解決的問題都不是問題,錢解決不了的才是真問題。」這句話用來描述當前的美中貿易戰可說是再貼切不過。去年12月川習會設定的90天談判期限即將到來,依照這段時間內的談判氣氛,外界普遍預期雙方能就關稅問題達成初步共識。問題是,美國真正關切的市場開放、取消補貼、制裁不正競爭等問題,件件都會威脅中國大陸政府的核心利益。所以,下階段談判勢必更難談出結果。
剛放完9天的春節連假,上班沒兩天,行政院主計總處就送上一個壞消息:原本在去年11月預測的2019年經濟成長率為2.41%,經過兩個月後因為全球經濟擴張步調放緩,而且民間消費、投資都轉趨保守,對全年的經濟預測下修至2.27%。
不只是台灣,2019年全世界的經濟表現恐怕都不如預期。根據預測,今年全球的經濟成長率將比2018年減少0.3個百分點,主要經濟體如美國、歐盟、中國大陸也分別有0.4、0.5和0.3個百分點的衰退幅度(表1)。換句話說,過去三年的景氣擴張,恐怕要在今年步入尾聲了。
表1:全球主要國家與地區2018/2019年經濟成長率比較(2019年為預估值)
地區及國家 |
2018 |
2019 |
變化 |
全球 |
3.2 |
2.9 |
-0.3 |
先進國家 |
2.2 |
1.9 |
-0.3 |
新興國家 |
4.8 |
4.6 |
-0.2 |
美國 |
2.9 |
2.5 |
-0.4 |
歐盟 |
2.0 |
1.5 |
-0.5 |
中國大陸 |
6.6 |
6.3 |
-0.3 |
日本 |
0.8 |
0.8 |
0 |
台灣 |
2.63 |
2.27 |
-0.36 |
資料來源:行政院主計總處
2019年將迎來景氣趨緩與美中貿易戰雙重打擊
景氣擴張進入末期,經濟成長趨緩本來就是必然現象,但這個時候又碰上美中貿易戰,使得不確定性大幅升高。眾所周知,現任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在競選時期,就把中國大陸列為拖垮美國經濟的頭號戰犯,更從2018年開始對中國大陸祭出一連串關稅、限制出口、禁運的懲罰措施。作為回應,中國大陸也對美國出口的農產品、汽車加徵關稅。
雙方不斷升高的敵對態勢,在去年12月初的G20峰會後暫時中止。雙方領導人:川普與中國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同意在90天的談判期限內,暫停新的貿易制裁措施。隨後雙方的高階經貿官員歷經了四回合的談判,期望在3月2日的最後期限內,得出一個大家都能接受的階段性協議。
目前看來,這個階段性協議的達成可能性很高。在這90天當中,中國大陸陸續做出讓步,像是增加對美國農產品的採購金額、暫停報復性關稅、增加市場准入的項目……等。簡單說,這些都是關於「錢」的問題,只要中國大陸能讓美國的貿易赤字改善,尤其是川普鐵票區的農業州得利,第一階段的衝突就可期望在短時間內結束。
但可別以為美中兩國就此相安無事。「川普打的不只是貿易戰」,東華大學公行系榮譽教授高長指出,從1980年代初,中、美建交開始,美國的對中策略一直以和平演變為主軸,協助大陸發展經濟並寄望能間接推動政治改革。因此,進入1990年代後,持續給予貿易最惠國待遇,2000年初又協助加入世貿組織(WTO)。幾十年下來,中國大陸的經濟確實高速發展了,但美國卻付出比預期更為慘烈的代價。
圖1:1985年至2018年中國大陸對美國貿易出超額(單位:10億美元;2018年統計至11月底)
資料來源:http://www.census.gov
雖然說中國大陸在1980年就開始改革開放,但也是到2000年前後,經濟才真正開始爆發性成長,尤其在加入WTO後,憑藉著超低廉的土地、勞動成本,迅速成為全球製造工廠,對外貿易量突飛猛進。最明顯的指標就是對美國的出超額,若以2001年作為分野,在1985年至2000年內,每年度的出超額都不超過一千億美元,但到了2018年,出超額已經逼近四千億美元。短短不到20年內,中國大陸造成的美國貿易赤字,就成長了近4倍(圖1)。這可不是靠中國大陸單方面多買點農產品、多給點關稅優惠能解決的。
關稅從來都不是美中貿易戰的核心議題
高長認為,目前檯面上的關稅問題只是開端;川普真正的目的,是在逼迫中國大陸全面開放市場還有鞏固美國的領導優勢。以前者來說,中國大陸長期以政府資金主導產業發展,一方面強迫外商拿先進技術換取市場經營權,又對本土國企給予大量補貼,甚至默許各種侵犯智財權和營業秘密的行為,位於技術輸出端的美國早就忍無可忍。
更讓美國擔心的是,中國在5G、量子運算、太空科技上的發展,已經逐漸能跟美國平起平坐。如果不趕快出手阻止,美國目前在尖端科技上的絕對領導優勢,將面臨嚴重挑戰。這正是去年12月初,川普在跟習近平達成90天談判協議後,又反手要求加拿大逮捕華為財務長孟晚舟、並且構築全球「華為包圍網」的真正原因。
圖2:川普積極構築華為包圍網,以鞏固美國在5G的領導地位
圖片來源:http://www.huawei.com
問題是,美國所期望的種種改革,勢必牴觸到中國大陸的計劃經濟體制。由中央指定產業方向、設定成長目標、再由國營企業負責執行是中國大陸過去幾十年來奉行不渝的模式。更進一步說,中國大陸的國營企業不只以獲利為目標,也是政策執行的重要工具。美國要求的市場自由經營、取消補貼、制裁所有不正當經營行為…..等,將根本性地威脅到這些國企的生存空間,連帶損及中國大陸社會的安定性。因此,在去年底慶祝改革開放40週年大會上,習近平講了一句「該改的、能改的我們堅決改,不該改的、不能改的堅決不改。」,就在暗示對於任何會危及政權的議題,毫無談判空間。
所以,即使在90天的談判期限內,美中雙方能達成初步協議,但在這之後才是真正的難題。美國想要的跟中國大陸能給的,幾乎毫無交集,這場由關稅引發的經濟戰,必然還會持續延燒。
資料來源:
「2019全球經濟風險評估」研討會,現代財經基金會,2019/02/21
作者: |
蔣士棋 |
現任: |
北美智權報資深編輯 |
學歷: |
政治大學企管系 |
經歷: |
天下雜誌記者
今周刊記者 |
|
|
|
Facebook |
|
在北美智權報粉絲團上追踪我們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