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8期
2019 年 06 月 05 日
  北美智權官網 歷期電子報   電子報訂閱管理  
 
美中貿易戰25%關稅生效!台商如何接招?
吳碧娥╱北美智權報 編輯部

根據《2019資誠臺灣企業領袖調查報告》,「貿易衝突」成為台灣CEO們認為的第一大威脅,44%的台灣CEO認為全球經濟勢力變化是影響台商企業營運最重大因素。因應貿易衝突,40%台灣CEO進行調整供應鏈,39%的台灣CEO轉移市場重心,可見美中貿易戰在去年已對台商產生重大影響。從中美雙方談判的過程來看,除了已經生效的2,000億美元加徵25%關稅清單,後續還有3,250億美元的進口商品在談判,達成協議之路似乎越來越狹窄,這將造成台商企業的重大危機……

america china commerce communication business concept country currency distribution earth economy exchange export global globe goods hand import industry information international investment logistic map market message rate shipping tariff trade transfer transportation war blue text cartoon flag art font illustration line graphic design clip art graphics human behavior
圖片來源:pxhere

美中貿易戰談判在日前破局,美國總統川普宣布自2019年5月10日起,對於中國出口至美國2,000億美元的進口產品,課徵25%(原本為10%)的懲罰性關稅。雖然輸入美國的海運貨物仍有一段10%的寬限期,不過寬限期剛在6月1日凌晨0時01分到期,美國海關及邊境保護局(CBP)將正式對大陸進口產品收取25%的關稅。中國國務院則在6月2日發表多達8,300字的《關於中美經貿磋商的中方立場》白皮書,指控美國在中美經貿磋商中出爾反爾、不講誠信。

這波調高關稅的產品主要包括電子、機械、車輛、自行車、石化、鋼鐵、工具機、手工具、塑膠、螺絲螺帽等,總計多達5,700多項商品,幾乎影響所有產業,其中對台商影響最大的是電子設備產品及機器工業設備與汽機車零組件。根據CBP公告,受影響產品的生效時間為自美東時間2019年5月10日上午12:01或之後輸入美國的商品,因為事發突然,讓原先認為還有轉圜機會的台商措手不及。

降低關稅四步驟

雖然美中還在華府持續談判中,KPMG安侯建業稅務部協理廖月波建議,台商可考慮四個步驟降低關稅:

  1. 先彙整企業交易的資料及數據,辨識潛在受影響的產品及生產線,確認是否列在增加關稅的名單中;
  2. 進而評估對企業整體的影響,是否所有產品或是僅有小部分產品受影響;
  3. 若確定產品已經落入貿易戰影響範圍,應辨識及評估各項潛在的規劃因應方案,擬定短期、中期及長期業務策略,例如短期產品訂價策略、中期銷售策略,與長期供應鍊與產地是否需改變,以減輕貿易衝突造成的影響;
  4. 調整同時也必須考量公司整體業務如何因應及如何落實執行的方案,包括公司內部與供應商等協調溝通,以確保方案能夠順利執行。

圖、美中貿易戰關稅規劃四步驟

圖片來源:KPMG

針對關稅部分,第一步因應對策,應該要重新檢視適用的稅則稅號,看看是否使用了正確的稅則稅號,若之前有誤用情形,則要檢討是否有機會可以修改;進一步還可以考慮修正報關價格,利用美國現有自由貿易區、首次銷售原則、復出口退稅等機制,降低產品進入美國報關價格的價格。

依市場需求重新佈局、走向高技術附加價值

資誠聯合會計師事務所全球稅務服務會計師曾博昇指出,台商已成為美中貿易戰的重大受災戶,主要原因是有眾多台資企業利用大陸生產,銷售給美國客戶。但這個「台灣接單、大陸生產、外銷美國」的商業模式,受到美中貿易戰的嚴重威脅。曾博昇觀察,2018年美中貿易戰開打以來,台資企業深刻體會分散風險的重要性,正在進行大規模的變革,積極進行供應鏈調整與市場重心轉移,包括增加台灣及東南亞的製造佈局,或是分散對美國市場的依賴,加強開發歐洲、大陸或東南亞等市場。此外,許多台商接到終端品牌廠要求,將產能移往東南亞地區,在美國的品牌業者也開始積極分散風險,尋找其他生產基地以便穩住訂單。

同時,台商更加注重面對高度客製化、少量多樣的市場需求,讓企業更加貼近市場、快速做出回應。台資企業開始注重縮短其產銷流程,設廠眼光也從低成本,轉向終端市場,把物流成本、關稅、供應鏈、原物料等因素加總起來思考,了解低人工成本的地區未必就是最有利的生產基地。

曾博昇指出,外在大環境變數不斷,企業若繼續複製低成本的生產模式、以低價作為自身的競爭力,在未來的時代將容易被淘汰;再加上全球稅制改變,企業想藉由轉移生產基地降低成本,未來只會更加困難。台商應加速從單純的代工(OEM)走向高技術附加價值的設計代工(ODM),甚至應該早於品牌廠的腳步看到市場變化趨勢,致力提升自身技術含量及競爭力。

分散風險,調整供應鏈與價值鏈

曾博昇觀察,美中貿易戰造成世界經濟的巨大變遷,考驗所有台資企業的應變能力,在過去幾個月的停火期,仍有不少企業持續進行風險分散的佈局。不論雙方最後是否仍能達成協議,但是中美之間的競爭與衝突,在科技、匯率、市場開放、國防等面向仍將存在矛盾,台商處於中美夾縫之間,必須制定清楚應變策略,包括分散製造佈局、擴大市場範疇、提升技術層級、提高附加價值,才能化危機為轉機。

KPMG安侯建業聯合會計師事務所稅務部執行副總丁傳倫也建議,若要從根本解決貿易戰的影響,必須從價值鏈規劃著手,可分生產流程產品銷售市場兩方面考量,分散美中貿易戰的風險。因美中貿易戰是根據原產地認定,進出口的商品是否原產於中國或原產於美國,台商企業亦可考量需移轉部分生產流程,或改變原材料的來源地等,進行整體的價值鏈調整;長遠之計,除了美國市場外,台商也可以考量前進其他市場,避免將雞蛋放在同一籃子。

貿易戰未完!後續還有3250億美元加徵25%關稅清單

目前中美談判仍在持續進行中,美國貿易代表署13日又公布價值3250億美元的商品清單,內容包括手機、NB等3,805項商品都要加徵25%關稅,幾乎涵蓋所有先前未加徵關稅的商品,台灣資通訊廠商恐受衝擊。DIGITIMES Research分析師林俊吉表示,手機是3,250億美元中金額最高的商品,達到448億美元,受關稅影響最大者當屬在美國手機市佔約4成的蘋果(Apple),因為手機生產非常仰賴位處大陸的代工廠,即使已有台商企業遷往印度生產iPhone,至2019年底仍難以因應蘋果需求。金額高達387億美元的NB,僅次於智慧型手機,DIGITIMES Research分析師蕭聖倫預估,短期將先爭取開徵前時機,以增加大陸出貨為主;中長期來說,台系NB代工廠多視台灣生產為緊急支應而非主要替代方案,東南亞最快在今年第三季才能可量產。

受到衝擊的還有電視業,不少台廠都是從大陸整機出口到美國,必須透過新的產線規劃來因應,否則將無法協助品牌客戶維持競爭力,台廠電視生產線有可能往墨西哥、越南、泰國等地轉移。伺服器部分,因於上一波貿易戰課稅名單中已被列入,廠商也提前因應,因此目前受影響程度不大,較積極對應此次貿易戰者,主要是原本從大陸大量輸出主機板至美國、主要客戶為Google、Facebook、微軟(Microsoft)、亞馬遜(Amazon)的伺服器業者。

 

作者: 吳碧娥
現任: 北美智權報資深編輯
學歷: 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
經歷: 驊訊電子總經理室特助
經濟日報財經組記者
東森購物總經理室經營企劃

 

Facebook 在北美智權報粉絲團上追踪我們       

 





感謝您閱讀「北美智權報」,歡迎分享智權報連結。如果您對北美智權電子報內容有任何建議或欲獲得授權,請洽:Editorial@naipo.com
本電子報所登載之文章皆受著作權保護,未經本公司授權, 請勿轉載!
© 北美智權股份有限公司 & 北美聯合專利商標事務所 版權所有     234新北市永和區福和路389號五樓 TEL:+886-2-8923-73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