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新冠肺炎疫情帶動的資訊硬體商機確定在2022年畫下休止符,甚至連台灣護國神山的半導體產業,出口規模也在2022年底出現衰退。展望2023年,主要經濟體的通膨仍然嚴峻,各國央行也不放棄貨幣緊縮政策,意味著台灣出口產業的日子必定不會好過。這個時候,台灣經濟恐怕得靠內需支撐了。
圖片來源 : shutterstock、達志影像
台灣經濟成長的命脈:出口動能在年底時呈現疲態。根據財政部統計,11月的總出口金額363.1億美元,比去年同期減少了13.1%,也是自從9月份以來連續第三個月衰退,中央銀行更預測今年第4季的實質輸出將衰退0.95%。縱使今年全年還能夠保持出口正成長,但在年底的傳統旺季繳出這樣的成績單,顯然不是個好消息。
更值得警惕的是,出口產業中的骨幹:半導體IC晶片,出口動能也在11月呈現萎縮,140億美元的出口金額比去年同期衰退了3.4%(圖1),更不用說其他衰退更嚴重的資通訊產品、塑化、機械產業。跟氣溫一樣急凍的台灣出口,彷彿也預告著2023年的挑戰會更加嚴峻。
2022年底,台灣的半導體出口首見負成長
圖1:近一年來台灣積體電路(IC)每月出口金額與年增率變化
資料來源:財政部
當全球經濟都沒有好消息時,台灣實在難以置身事外。根據美國聯準會(Fed)在12月中最新的預估,2023年美國經濟成長率的中位數為0.5%,比起9月份1.2%的預估值下修了0.7個百分點;同一時間內,歐洲央行(ECB)也把歐元區2023年的經濟成長率從0.9%調整為0.5%。正如央行總裁楊金龍在在通膨尚未緩解、地緣政治衝突尚在緊繃之際,全球經濟前景面臨諸多下行風險。
因此,在預估明年度的台灣經濟前景時,央行、主計處、中經院等國內主要研究機構,都看壞2023年的出口表現(表1)。央行甚至認為,在下游廠商調整庫存的壓力下,2023年第1季的出口將僅有0.66%的成長,要到下半年才有機會回到4%以上。
表1:國內研究機構對2022、2023年台灣出口成長率估計
|
2022年 |
2023年 |
中央銀行(12/15) |
3.69% |
3.06% |
主計總處(11/29) |
3.96% |
3.75% |
中華經濟研究院(12/9) |
4.02% |
2.93% |
資料來源:各機構
既然出口動能消失,就只能寄望內需接手。好消息是,台灣已經逐漸走出疫情陰霾,也有望在2023年內解除防疫措施,讓實體消費經濟回歸常態;另一方面,在台商回台投資的趨勢下,民間投資也有望持續正成長。問題是:這波內需的支撐力道,能否讓台灣免於經濟衰退?
民間消費可期待,但投資暗藏隱憂
先看消費。受到疫情影響,2020、2021年台灣的民間消費規模均呈現萎縮,不過受惠於解封政策,在2022年第3季就呈現了近7%的爆發性成長,全年的成長率可望達到3%至4%間。展望明年,除了防疫管制逐漸放寬將再增進民眾的消費意願外,基本工資將從25,250元調升至26,400元,綜所稅申報的基本生活費也將從19.2萬調高到19.6萬。在薪資水準提高和稅務負擔減輕的加持下,民眾的可支配所得增加,一樣有助於帶動民間消費成長。因此,央行樂觀估計,2023年的民間消費成長率可望達到5.85%的高標。
相較起來,民間投資的不確定因素較高。在半導體業擴大在台投資,還有再生能源、都市更新吸引的投資熱潮帶動,過去三年內台灣的固定投資繳出亮麗的成績單,但眼見主要國際市場紛紛下修經濟預測,民間企業難免對投資更加謹慎,這也是為什麼近來諸多科技大廠調整明年度的資本支出預算。當然,長期來看科技產業的技術競爭永遠需要資金支持,還有淨零排碳所引發的能源轉型,也將會持續至少10年以上,只是在景氣低迷的當下,實在很難期待明年出現大手筆的投資計劃。
整體看來,2023會是個持盈保泰的一年。國際上有通膨、戰爭、地緣政治等複雜的問題,很難在一時半刻間解決,台灣這種極度仰賴製造業出口的台灣,在這種亂世裡也只能審慎面對,靜待風暴平息。在這期間,出口產業必然會遭受嚴重打擊,連帶影響廠商的持續投資意願,但隨著疫情一步步解封,民眾重新拾回購物、出遊的意願後,民生消費產業可能將是2023年台灣產業的新亮點。
資料來源:
- 12月15日央行理監事會後記者會參考資料,中央銀行,2022/12/15
作者: |
蔣士棋 |
現任: |
北美智權報主編 |
學歷: |
政治大學企管系 |
經歷: |
北美智權報資深編輯
天下雜誌記者
今周刊記者 |
|
|
|
Facebook |
|
在北美智權報粉絲團上追踪我們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