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0期
2023 年 09 月 06 日
  北美智權官網 歷期智權報   訂閱北美智權報  
 
恆大與碧桂園帶來的啟示:人民幣即將出現波段式大貶?
劉宏明╱房地產公司專案執行經理

中國地產巨頭恆大地產自從出現票款不能如期對兌以來,拖了2年,恆大地產都未向中國政府申請破產保護,卻在近期於美國紐約申請破產保護;若再搭配中國地產龍頭碧桂園也在近期停止支付外債利息,不免讓人覺得太巧合。中國兩大地產巨頭幾乎在同一時間不願再償還外債,這種看似巧合的情況,讓人無法不懷疑背後隱情,顯示這很可能只是中國債務危機的冰山一角。


圖片來源 : shutterstock、達志影像

針對恆大與碧桂園事件,金管會表示台灣金融業對整體中國房地產曝險占比不高。然而,這樣的說詞並未能消除人們的疑慮,因為中國一直都不奉行市場經濟,不能用市場經濟去解讀其風險。如果再把更多相關事情一併考量,我們應該更關注的是,這是否暗示了一個更大的風險:人民幣將面臨波段式大貶。換句話說,這個風險可能不僅僅局限於中國房地產市場,還有涉及持有人民幣資產的所有人。

若從過去類似事件的發展來看,我們或許會感到一些不安。回顧美國次貸危機,當初專家普遍認為風險僅限於美國房地產市場,然而這風險卻透過不透明的金融鏈條傳播,最終引發了全球金融海嘯。由於人民幣資產持有量遠不及美元,再加上中國的經濟對全球的連動程度較低,因此這次影響可能不會像美國金融海嘯那樣廣泛,但仍將對全球經濟帶來不可忽視的影響。

中美貿易戰為一切的源頭

中國的債務危機由來已久,早在2018年中美貿易戰爆發後就開始加劇。不僅民營企業和地方政府負債累累,中央政府的財政狀況也並不樂觀。在經濟增長放緩和通膨率上升的背景下,中國的債務危機進一步加劇。按照圖1中國企業債違約數據、圖2中國政府稅收與支出、以及圖3中國政府債務規模,均顯示中國債務危機是在2018年中貿易戰之後開始惡化的,其中主要是從事出口業的民企債務惡化速度最嚴重。由於圖1的違約數據並非累計值,因此會看起來2022年似乎在獲得改善,其實只是大部分民企撐不了太久,體質好一點的頂多多撐個幾年而已;就連有國家支持的北大方正、清華紫光也分別於2020、2021年獲准重整。原本靠著出口創匯的出口產業紛紛倒地後,許多人的購屋能力也備受打擊,自然會波及內需的房地產業務。

在此時,中國政府為了維持經濟成長動能,在2020年提出『內循環』,儘管稅收已減少,但政府支出卻相對增加,導致地方債務急劇攀升。此外,為了突破法規限制,地方政府紛紛成立投資公司並推出「城投債」,向民眾募資。由於城投債屬於政府直接支持的融資平台,許多民眾都認為倒債風險低,紛紛熱情支持國家建設,使得城投債規模以超乎想像的速度暴增。高盛曾估計中國城投債規模高達94兆人民幣[1],中泰證券則稱城投債規模高達54.1兆人民幣,債務規模遠遠高於媒體經常報導的恆大、碧桂園等等十大地產開發商的10兆人民幣。換句話說,中國的債務危機實際上已經演變成了國家層面的危機[2]

圖1. 中國企業債新增違約金額與家數

資料來源:企業預警通

圖2. 中國各級政府早已入不敷出

資料來源:鏡新聞

圖3. 中國各級政府債務越堆越高

資料來源:鏡新聞

模範企業碧桂園暴雷,事有蹊蹺

不久前,碧桂園暴雷主要只是因為『付不出』2筆合計2250萬美元的尚未到期的債券利息,但碧桂園明明帳上還有1,283億人民幣,不禁讓人感到疑惑。

更讓人詫異的是,2022年底傳出,中國金融監管機構要求國有銀行向合適的房企提供協助,以償還海外債務,當時還讓投資人信心大增,碧桂園的美元公司債價格也因此反彈了7至8倍(圖4),結果,卻因為拒絕支付金額不多的利息又暴跌回去,此舉宛如揮刀自宮,不合常理。因為這樣將無法進行債務展延或借新還舊,非常不利於碧桂園脫困。雖然只要30天內有繼續支付就不算是違約,但按照其美元債的價格走勢,投資人已經料準將會違約。再者,由於中國經濟下行,人民幣貶值壓力越來越大,拖得越久,將來需要用更多人民幣才能償還美債,因此在此情況下通常會先償還美債。而碧桂園卻拒絕支付小額美債利息,導致穆迪將其信評連降3級至Caa1/Caa2等級,讓其債務危機加劇,這恐怕非碧桂園甘願為之。

圖4.  碧桂園美元公司債COGARD價格走勢圖

資料來源:bondsupermart

這就是所謂中國特色的非市場經濟模式,推測碧桂園很可能必須要先達成中國官方的『保交樓』政策,因此盡可能保留資金用於繼續把房子蓋完,所以幾乎沒有拖欠合作夥伴的應付款項;同時將於9月到期的碧桂園人民幣公司債「16碧園05」,也只是提出延展方案,並未直接拒絕償付而違約。碧桂園等中國企業反常地選擇性只針對外債違約,恐怕是中國政府的『指導』,為了大局著想,避免中國的外匯儲備進一步減少。

中國的外匯儲備難以提升

除了在2014至2016年中國外匯儲備大量減少以外,中國因為外交政策進一步讓外匯儲備受到減損,即便美中每年有高達3000多億美元的貿易逆差,恐怕也難以彌補缺口,使得中國的外匯儲備水位反常地僅為持平。

據華盛頓智庫美國企業研究院(American Enterprise Institute)估計,從2013年至2021年,其「一帶一路」總交易額達8380億美元。當初接受一帶一路政策性貸款的國家,由於缺乏配套規劃,如今紛紛陷入債務危機,造成這些國家內政上爆發嚴重衝突,迫使中國為了維持外交關係,於2020年首先宣布免除非洲17國的貸款,而其餘的貸款也大部分都已違約,能夠回收的恐怕寥寥無幾。中國外匯儲備難以提升,這對人民幣匯率穩定帶來極大挑戰。

中國外匯儲備真正屬於自己的錢並不多

當本國貨幣出現貶值壓力時,該國央行將會動用外匯儲備,在市場中拋售美元,對沖本國貨幣的貶值壓力,因此在考慮外匯儲備是否足夠時,通常都得扣除本來就不屬於該國資金中的外債與外國人直接投資,畢竟當初這些資金進入該國時,該國央行所獲取的外匯儲備本來就該預見隨時可能會被抽離,尤其是流動性較高的外債。因此屬於外債部分的美元是不可能有機會被央行拋售,反而可能會被要求換回美元,抽離該國市場,造成更大的本國貨幣貶值壓力。

以中國的情況來看,扣除外債,中國淨外匯儲備其實不足萬億美元[3]。如果再考慮高達3萬多億美元的外資在中國直接投資的餘額,隨著在中國外資撤資行動越來越顯著[4][5],即使外資只抽走一半,中國外匯儲備其實是不足以支應撤資需求。再加上如圖5中國國家外匯管理局的統計顯示,外國企業2022 年4至6月在中國投向建設工廠等方面的對內直接投資為49億美元,與去年同期相比的降幅達到87%,大額資金的流入已經開始出現頹勢。換言之,中國外匯儲備看似仍然非常多,實際上中國早已出現奇缺美元的窘境。

看到這裡,聰明的讀者應該已經理解碧桂園的異常行為,其實是因為中國政府已經開始十分擔憂美元不足的問題,才出此下策,希望能夠盡量降低實質上外匯儲備的消耗速度,否則將出現嚴重的國家安全問題。

圖5. 外國企業對中國直接投資

資料來源:日經中文網

中國其實也缺美元

2020年,中國社會科學院曾發表的報告指出,在2025年前,中國糧食就將出現1.3億噸左右的糧食缺口,這主要是中國糧食產量雖然增加,但是糧食自給率卻是節節走低,使得糧食生產大國的中國其實很依賴進口的糧食。如果不是有糧食危機,就不會特別在2022年「中央一號文件」指出要守住「保障國家糧食安全」和「不發生規模性返貧」兩條底線。

除此之外,中國也十分依賴進口能源。不論是糧食或能源也都只能用美元才買得到,即使有少數國家可以接受人民幣購買糧食與能源,其實也都是基於人民幣可以兌換美元為前提,實際上還是用美元買。因此假如中國經濟狀況持續惡化,資金撤離情況更嚴重,中國政府將為了應付人民幣貶值壓力而必須拋售美元,這將嚴重擠壓中國所能夠購買到最基本的糧食與能源,進而對國家安全帶來極大的挑戰。為了應付這一挑戰,最簡單的方法就是透過高估人民幣匯率,兌換到更多美元,而可以買到更多糧食與能源。

人民幣匯率被高估帶來的惡果

早已債台高築的中國,按理講人民幣匯率應該不會有現在這麼高,但對深受嚴重貿易逆差的美國來說,人民幣被高估也是好事,可以盡量減輕中國貿易上的競爭力,因此美國對於高估的人民幣也不會有什麼意見。然而,高估的人民幣匯率,對於中國出口商就會造成競爭上的巨大壓力。對此,中國政府採取高額補貼的政策,只要中國出口商能夠搶到更多訂單創匯,中國出口商就可以獲得更多補貼[6],這使得中國出口商可以不息一切代價搶訂單,但這導致接越多訂單,實質虧損程度越大,這就是為什麼貿易戰、疫情等因素,導致大量中國出口商都不支倒地,正是因為無法再獲取賴以維持的政策性補貼,債務危機就此爆發。一連串的衝擊,終於讓中國特色經濟模式的可持續性帶來極高的挑戰,同時也讓人民幣大幅貶值帶來了柴火,就等某一個契機引爆,火勢將一發不可收拾。

人民幣放空需求很高,但中國卻自己開了後門

人民幣匯率之所以能維持長期被高估,一個主要原因就是人民幣不可自由兌換。中國為了推動人民幣國際化政策,中國人民銀行於2003年在香港開始提供人民幣清算業務,由此開啟離岸人民幣市場,離岸人民幣是允許自由交易,進而吸引了大量的放空交易。

在過去幾年間,美國通膨日趨嚴重,美國快速升息,但中國卻是通縮日趨嚴重,中國則相反地降息,這使得中美息差在擴大中,形成強烈的套利空間,以利息低的人民幣換取利息高的美元根本是無本套利之舉,結果隨著人民幣國際化程度愈高,在息差影響下反而讓人民幣開始貶值,雪球終於開始滾動。

再加上中國近幾年與許多國家簽訂了互換協議,使得這些簽訂協議國家得以通過互換額度,以該國貨幣換得人民幣,拿到之後,卻又直接在離岸市場上拋售,換取美元,除了上述無本套利外,只要人民幣持續貶值,這些國家將來就能用更少的美元去償還人民幣借款,進而形成放空人民幣的操作[7],演變成這些國家都成了炒匯者,自然會一起去幫助實現人民幣的大幅貶值,什麼國家之間的友誼在利益之前都被拋諸腦後,也許不久的將來大家就會看到這個雪球有多麼巨大。

結論

中國地方債本來就高,城投債雖然名義上為有限公司形式的存在,但如果敢賴帳,這將對政府威信嚴重打擊,因此中國政府最終也只能透過債務貨幣化來解決[8],帶來人民幣貶值的壓力。人民幣本來就高估,中國又與許多國家簽訂了互換協議,對人民幣匯率帶來更大的貶值壓力,恆大向美國申請破產、碧桂園莫名拒絕償還小額美債利息這些看似不起眼的『小事』,其實都是透露出人民幣即將出現波段式大貶的徵兆。

 

備註:

 

【本文僅反映專家作者意見,不代表本報立場。】

作者: 劉宏明
現任: 房地產公司專案執行經理
學歷: 台灣科技大學化工系
經歷: 光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研發中心專利工程師
富翊資訊股份有限公司研發工程師
專業資歷: 擔任發明人申請過約50件專利

 

 

Facebook 在北美智權報粉絲團上追踪我們       

 





感謝您閱讀「北美智權報」,歡迎分享智權報連結。如果您對北美智權電子報內容有任何建議或欲獲得授權,請洽:Editorial@naipo.com
本電子報所登載之文章皆受著作權保護,未經本公司授權, 請勿轉載!
© 北美智權股份有限公司 & 北美聯合專利商標事務所 版權所有     234新北市永和區福和路389號五樓 TEL:+886-2-8923-73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