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太平洋經濟合作協定(TPP)已經在2016年2月完成簽署,最快會在兩年內生效。雖然參加TPP的會員國只有12個[1] ,但涵蓋全球GDP的38%、全球貿易額的26%,是亞太地區最大的區域整合經濟體。國際貿易是台灣重要的經濟命脈,儘管近年中國大陸崛起,稀釋台灣對於TPP會員國的貿易依賴度,但份額仍超過三分之一,影響力不容小覷。以台灣汽車零組件業來說,美國是最大的出口市場,2015年出口金額達26.9億美元(約新台幣880億元),一旦TPP生效,12個會員國之間可享有零關稅待遇,不利於台灣出口的競爭力,更別說TPP會員國中還包括我們的重要競爭對手越南……
我國汽車零組件產值自2010年起多呈現正成長,只有2013年小幅衰退1.6%。2014年受全球景氣復甦影響,我國汽車零件業成長5.37%,產值達到2,336億元;2015年,汽車零件業產值創下歷史新高,約為新台幣2,342億元。但受到零組件外銷減量影響,2016年1-2月小幅衰退2.1%。
根據台灣車輛公會統計,我國在汽車零組件主要生產項目中,以汽車用電燈組產值340.9 億元、占比15% 為最大宗,其次為輪胎的313 億元、占比13% ,第三則為其他汽車懸吊、傳動系統及零件的202.9 億元、占比9% 。
圖一、台灣汽車零組件生產項目金額及占比
資料來源:台灣車輛公會,經濟部統計處(2015/12) ;ARTC 財團法人車輛研究測試中心提供
我國汽車零組件外銷以車燈、車身鈑金、輪胎、後視鏡、輪圈及其他機動車輛之零件及附件等類為主,2014年除輪胎品項外,其餘上述品項皆呈現成長,占整體出口值近75%。根據2015年統計,輪胎外銷金額為220.5億元,終結過去一年多以來的衰退趨勢,呈現正成長,美國、日本、加拿大是最主要出口國。不過今年輪圈和後視鏡的出口仍不看好,分別較去年同期微幅衰退1.4%、2.3%。
表一、台灣汽車零組件外銷產值與成長率
資料來源:財政部關務署(2016/03) ;ARTC 財團法人車輛研究測試中心提供
台灣汽車零件出口 四成外銷到美國
在2000年的時候,有53.89%的汽車零件是出口到TPP會員國,到了2015年,對TPP的出口占比提高至57.88%,其中四成的汽車零組件都是外銷到美國;在進口方面,過去台灣汽車零件最主要從日本進口,2000年時進口高達78.37%來自TPP會員國,但隨著大陸崛起,台灣從大陸進口成長快速,稀釋掉對日本的進口依賴,因此在2015年,自TPP進口占比大幅下降至35.59%,大陸也取而代之成為第一大的進口來源國。
表二、台灣汽車零件產業與TPP出口市場
年份
出口總值
(單位:萬美元)
對TPP出口值
(單位:萬美元)
占台灣出口
比重(%)
對TPP出口
占比(%)
2000
347,663
187,371
2.29
53.89
2005
518,802
267,987
2.61
51.66
2010
568,119
294,591
2.07
51.85
2011
656,911
338,627
2.13
51.55
2012
660,879
356,608
2.2
53.96
2013
669,436
362,341
2.19
54.13
2014
682,624
377,491
2.17
55.3
2015
673,203
389,645
2.4
57.88
資料來源:2016/5/13「如何壯大台灣汽車零組件業策略研討會」中華經濟研究院王文娟簡報
表三、台灣汽車零件產業與TPP進口市場
年份
進口總值
(單位:萬美元)
對TPP進口值
(單位:萬美元)
占台灣進口
比重(%)
對TPP進口
占比(%)
2000
284,886
223,259
2.02
78.37
2005
356,117
233,635
1.95
65.61
2010
353,311
194,940
1.41
55.18
2011
417,819
225,780
1.48
54.04
2012
405,817
205,737
1.5
50.7
2013
394,492
164,406
1.46
41.68
2014
442,202
159,363
1.62
36.04
2015
419,919
149,461
1.84
35.59
資料來源:2016/5/13「如何壯大台灣汽車零組件業策略研討會」中華經濟研究院王文娟簡報
美國的汽車零組件進口產品中,以輪胎(海關稅則分類HS4011201005 )進口為最大宗,2015 年從台灣進口的輪胎排名第九,越南則占第七。在TPP 生效之後,越南身為會員國可以享受零關稅優惠,相比之下台灣廠商會多出4 %的進口關稅,若產品利潤率不夠高,屆時是否還有能力抵擋越南產品掠奪美國市場?
表四、美國汽車零件產品之進口排名
資料來源:2016/5/13「如何壯大台灣汽車零組件業策略研討會」中華經濟研究院王文娟簡報
若出口相同的零組件產品到美國,TPP 會員國之間可享有零關稅待遇,但台灣業者有可能被課到最高12.5 %的關稅,將會對於台灣出口的競爭力有不利影響。不過,目前大部分的汽車零組件出口都可享有零關稅待遇,以主要出國對象的美國為例,高達93 %的汽車零組件均已免關稅,因此TPP 生效後,貿易轉向的衝擊暫時不會太明顯。
留意!TPP原產地規則之投資轉向
即使如此,雖然短期看來或許衝擊不大,但仍需留意TPP「原產地規則」所帶來的投資轉向效應。「原產地規則」決定進口貨品的國籍,目的在防止第三國產品藉由迂迴手段轉進區域市場,中長期來說,原產地規則會帶動貿易與投資的轉向。
美國與加拿大在1988年簽署FTA,1994年時墨西哥加入,三國形成「北美自由貿易區」(NAFTA)。按現行NAFTA協定規定,汽車零件的原產地比例須超過60%,汽車整車、引擎及變速器等則須超過62.5%,始得享有免關稅進NAFTA自由貿易區的優惠。嚴格的原產地規則,讓墨西哥吸引大量的日本與德國汽車與零件業者進入投資設廠,加上相對較低的生產成本,亦吸引美國三大車廠的進駐,進而帶動墨西哥汽車與零件業的快速成長,墨西哥車輛產業之每年成長率估計6%,而汽車與零件的出口年成長率亦逹12%,貿易與投資轉向的效果顯著。據估計至 2020 年,墨西哥製造的汽車將占北美地區汽車產量的25% ,不僅超過加拿大的10% ,也占美國的產量約65% 。墨西哥汽車與汽車零件業正是顯著受惠於嚴格的NAFTA 原產地規則。
各國在協商TPP 時,對於汽車和汽車零件的「區域價值含量」(Regional Value Content, RVC )門檻有所歧異。因為惟有符合區域貿易協定RVC 比例的產品,才有資格享有協定內的優惠性關稅待遇。 最後的結果,TPP 對於汽車零件區域價值含量的規範,比美韓FTA 或是NAFTA 都要寛鬆,因為亞太供應鏈體系由日本所主導,其生產過程中的分工主要仍在亞洲,在亞洲其他國家尚未加入TPP 之下,日本無法如美、加、墨一樣達到很高程度的區域價值含量,因此美、日協議的汽車和汽車零件RVC 門檻分別為45% 及30% ,這對於日本汽車出口來說是有利的條件,卻會影響到美、加、墨的汽車業。 另一方面,因為TPP 採完全累積原則,容易取得原產證明,造成非成員國的出口轉向。若隨著投資轉向效應發酵,日後建立起區域內產業供應鏈,貿易被取代情形會逐漸加深。 加、墨兩國認為,如果汽車零件的自製率比例太低,將可大量使用來自非TPP國家的汽車零組件,同樣可適用優惠性關稅待遇,加拿大和墨西哥汽車零件於美國市場所占比率將會大幅下降,有損加、墨兩國汽車相關產業的利益。
TPP區域內產業供應鏈形成 台灣仍有被取代危機
中華經濟研究院第二研究所副所長王文娟分析,TPP 生效後,12 的會員國的平均關稅率為5.48 %,也就是說,台灣業者未來營業利潤必須達到5.48% 以上,或產品價值附加比例低於45% ,才不會很快面臨被立即轉的威脅,但中長期來說,仍可能因TPP 區域內產業供應鏈形成,而逐漸被TPP 成員國的產品所取代。 由於超大型FTA已成潮流,新政府在政策上,應積極爭取參與包括TPP在內的FTA,讓台灣成為區域市場產業供應鏈一環,汽車零組件業者除了要掌握物聯網發展時機,加速推動工廠自動化、智慧化發展,改善生產效率,還可以合作共同建立全球的中古車市場資訊網,開發利基市場。
表五、TPP成員國汽車零件產品平均關稅率
資料來源:2016/5/13「如何壯大台灣汽車零組件業策略研討會」中華經濟研究院王文娟簡報
資誠聯合會計師事務所執業會計師林一帆則認為,汽車市場持續成長,且從2013年開始併購金額逐年上升,在汽車零部件產業持續進行整併下,台灣業者更應思考如何壯大自身規模;而政府和產業界可以做的,是更全面地發展汽車零組件產業,可以瞄準具有成長潛力的中古車市場,設置全球中古車零部件電子商務平台,利用電商平台全方位的媒合商機,改變汽車零組件的生態。
註釋:
TPP成員國包括澳洲、汶萊、智利、加拿大、日本、馬來西亞、墨西哥、祕魯、紐西蘭、新加坡、美國、越南等12個國家。
作者:
吳碧娥
現任:
北美智權報資深編輯
學歷:
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
經歷:
驊訊電子總經理室特助
經濟日報財經組記者
東森購物總經理室經營企劃
Facebook
在北美智權報粉絲團上追踪我們
Please enable JavaScript to view the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