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期
2017 年 10 月 05 日
  北美智權官網 歷期電子報   電子報訂閱管理  
 
從國際大廠趨勢看台灣ICT產業發展方向
吳碧娥╱北美智權報 編輯部

從1990年代開始,台灣產業發展重心幾乎都是資通訊科技(ICT)為主,然面對未來智慧化時代,台灣雖可依賴過去ICT產業優勢取得入場券,但未來決勝關鍵並非單純在於科技發展,而是如何選擇對的應用領域與營運模式、善用並篩選資料、導入人工智慧技術,才能提升整體產業價值。

全球ICT市場發展動態

2017年受惠於商用換機潮,使得筆電與桌機市場衰退趨緩,然而整體電腦系統市場未來仍呈現發展停滯態勢;另一方面,PC品牌的市場集中度卻是逐年增加、PC代工產業呈現高度集中,ICT廠商除了穩固舊有業務,還要積極開拓新市場與新產品線,藉此創造多元化業務與更高附加價值。然而,從全球ICT產品市場規模來看,相較於智慧型手機(Smart Phone)與PC,頭戴式VR/AR、智慧手錶(Smart Watch)等新產品,出貨規模仍屬小量(詳見圖一)。

圖一、ICT產品全球市場規模(單位:百萬美元)

資料來源:MIC,2017年9月

資策會產業情報研究所(MIC)資深產業分析師許桂芬表示, 2017年全球電腦系統市場衰退趨緩,台灣電腦系統產業掌握全球前五大國際電腦品牌多數訂單,今年亦有同步好轉趨勢。然而,整體電腦系統產業呈現高度集中、未來發展仍呈現停滯態勢,要迎接的挑戰仍屬嚴峻,ICT領導大廠無不積極從產品、顧客、營運與生態系等各面向尋求創新。

首先在產品面,ICT大廠首要之務是持續提升規格並開發新興3C產品;在顧客面,則是要創造新的消費體驗,擴大客戶族群;在營運方面,必須評估導入人工智慧(AI)技術以提升營運效率;最後則是透過與新夥伴策略結盟,擴大自有生態系。

Microsoft:持續創新PC設計

微軟(Microsoft)身為主導電腦系統產業發展的大廠,持續在產品面創新PC設計概念,並提供教育整體解決方案,除了爭取教育用戶,Microsoft2017年推出的Surface Laptop,主攻教育市場,與Apple和Google形成競爭之外,還要抗衡Google Chromebook的威脅。從營運面觀察,Microsoft近來投入雲端與AI解決方案動作頻頻,在2016年起陸續併購英國的SwiftKey、美國的Genee、加拿大的Maluuba和以色列的Hexadite,都是AI相關公司,未來將以Win 10為基石結合新舊夥伴,積極發展雲端與AI解決方案。

圖二、Microsoft概況

資料來源:Microsoft,MIC整理,2017年9月

Amazon:推出自家硬體與服務結合

亞馬遜(Amazon因自有語音系統—Alexa成功導入多家業者,而受到PC產業高度關注。自2007 年Amazon發售第一代電子書閱讀器Kindle開始,Amazon持續利用自家硬體與服務深度結合,創造新的購物體驗,並運用新科技精進物流效率,藉此創造多元營收。2014年推出Echo、2015年推出Dash Button,今年又推出Echo Look,從銷售品項、配送時間和服務介面,持續為使用者創造新的購物體驗。進一步觀察Amazon營收,會發現北美地區仍是Amazon營收最大區域;而亞馬遜網路服務公司(AWS)則是最大獲利來源。

圖三、Amazon概況

資料來源:Amazon,MIC整理,2017年9月

ICT國際大廠積極佈局「跨領域新興應用」

聚焦於人工智慧、雲端、資料分析,「數位轉型」是這兩年ICT產業的重點,很多產業的遊戲規則都會隨之改變,因為舊市場要繼續擴大不容易,直接在新市場尋找新產品是ICT產業的重要策略,像是智慧製造、智慧汽車、智慧醫療、智慧校園、機器人等跨領域新興應用。資策會產業情報研究所(MIC)資深產業分析師魏傳虔指出,以美國前六大公司來看,研發費用和方向都朝向新領域,Apple、Amazon、Microsoft、Facebook、Google、IBM等主要廠商,研發支出皆超過50億美元,前四家軟體服務平台業者的研發比重都超過一成。

圖四、國際大廠研發支出比例

註:AP-Apple, FB-Facebook, G-Google, M-Microsoft, I-IBM, AM-Amazon;R&D Ratio為研發費用占營收比重
資料來源:各公司資料,MIC整理,2017年9月

MIC統計2013年至2017年8月併購的公開資料,大廠併購標的以服務(Service)為本,Google併購件數最多(90件)、Apple(47件)、Amazon(25件)、Microsoft(51件)、Facebook(28件)、IBM(41件),AI、雲端和資料是這六大業者最主要的布局;若以併購件數來看,仍以服務的數量最多,佔比都達到三至四成。

圖五、國際大廠併購件數統計


資料來源:各公司資料,MIC整理,2017年9月

魏傳虔分析,從國際研究機構、國際大廠,甚至是美、日、中等主要國家政策走向,皆是以A (人工智慧AI)、B (商業模式Biz Model)、C (Connected)、D (Data)、EF (Cloud架構下的Edge與Fog)作為ICT產業未來發展重點。主要大廠利用服務與平台積極爭取用戶、取得資料,並建構或開發機器學習平台進行資料分析與加值,除自行研發並取得專利外,併購亦是企業成長的主要策略。進一步分析國際大廠的併購標的物,主要以「服務」類別為主,目的在於加值「厚服務」,並且加強深用戶黏著度,而創新領域則是以AI與資料分析為主。

魏傳虔指出,在IOT各項前瞻領域中,台灣仍具國際競爭力,不妨從標竿國外產業或企業實際運行的模式,思考台灣產業是否可以借鏡該模式在台灣或東南亞市場營運,或是從中尋找有軟硬體解決方案需求的潛在客戶。許桂芬則認為,ICT大廠競逐平台地位,硬體為其提供服務的重要介面,持續利用AI持術優化操作介面將是各大廠共同方向;台廠具則具備優異的硬體製造能力,未來應積極運用新技術提升營運效率,並可針對特定垂直應用領域,以策略結盟的方式爭取有利的競爭地位。

 

作者: 吳碧娥
現任: 北美智權報資深編輯
學歷: 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
經歷: 驊訊電子總經理室特助
經濟日報財經組記者
東森購物總經理室經營企劃

 

Facebook 在北美智權報粉絲團上追踪我們       

 





感謝您閱讀「北美智權報」,歡迎分享智權報連結。如果您對北美智權電子報內容有任何建議或欲獲得授權,請洽:Editorial@naipo.com
本電子報所登載之文章皆受著作權保護,未經本公司授權, 請勿轉載!
© 北美智權股份有限公司 & 北美聯合專利商標事務所 版權所有     234新北市永和區福和路389號五樓 TEL:+886-2-8923-73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