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2期
2018 年 10 月 17 日
  北美智權官網 歷期電子報   電子報訂閱管理  
 
2030年全球自動駕駛市場達8,000億美元,
台灣車廠組團搶商機!
吳碧娥╱北美智權報 編輯部

自駕車、車聯網與分享時代來臨,2030年全球市場規模將達到8,000億美元。台灣目前已有不少廠商投入自駕整車平台領域的技術發展,雖然台灣在車輛與組件、車用電子、半導體及資通訊軟硬體具備完整供應鏈,但要與國際車廠互別苗頭,除了加強創新研發力道,還要靠上下游整合打群架!

看準世界大車廠整併趨勢、亞洲汽車市場興起以及IA產業(IT +Auto)與能源科技(ET)的潛在市場商機,台灣目前已有不少廠商投入自駕整車平台領域的技術發展,有利於上中下游的串聯整合,像是華創車電、車王電子及宏碁等。裕隆集團在2005年成立了跨產業研發技術的華創車電技術中心,目前是台灣唯一的自主研發整車平台,成立之初即以台灣車廠身分參與歐盟新車安全評鑑協會(EURO NCAP)ILM會議,針對行車安全進行車輛研發設計。華創車電瞄準利基市場,號召台廠籌組Super Tier1自駕國家隊,可將現有Level 2自動輔助駕駛系統連結即時定位與3D 地圖建構等,朝Level 3 靠近。

表一、國內中心廠自動駕駛現況

廠商

自駕車類別

未來動向

華創車電

整車平台
(小客車)

規劃2020年前以特定區間內展現部分自動駕駛Level 2+功能,達到與國際車廠同步水準

宏碁

整車平台
(小客車)

規劃Mobility on Demand的智慧城市運輸載具,預計2018年小批量自駕駕駛車輛測試。

華德動能

整車平台
(電動大巴)

透過與車王電子合作,規劃2019年完成自動駕駛Level 3等級低速小巴與公路載具(中/大巴),解決Last Mile交通需求,並達到智慧運輸目標。

喜門史塔雷克

整車代理/
諮詢顧問
(電動小巴)

代理國際自駕車進口與協助客戶導入智慧交通運行,包括自動駕駛科技、3D LIDAR智慧路口、V2X車聯網、智慧停車、共乘網路等。

資料來源:車輛中心整理(2018)

根據工研院IEK 估計,2017年台灣車輛產業總產值達新台幣6,109 億元,其中車用電子2,080億,同期成長14.3%,由車輛、零組件及資通訊科技產業(ICT)合作引領下成長動能強勁,反映出台灣具備發展自駕車的潛力。

台廠聯手籌組智慧電動車技術團隊

在今年8月底,華創車電攜手安泰電業、輝創電子與歐特明電子,共同發表展示台灣第一部自製的無人自駕智慧電動車,展示台灣在電動車、車聯網、先進駕駛輔助系統(ADAS)三種技術趨勢,搭載自動駕駛車的技術架構,目標打造零污染、零距離、零事故的自動駕駛車。其中,輝創電子應用車測中心(ARTC)所發展的自動停車技術系統架構,進一步研發出量產軟硬體應用在華創車電開放平台上,進行底盤控制系統與車聯網整合,並結合安泰電業的先進智能車載整合系統,與資策會提供雲端車輛資安與應用系統技術。這台無人自駕智慧電動車也加入了歐特明電子自主研發的AR底盤透視影像技術,以虛實影像整合方式讓駕駛者看到肉眼所不及之處,解決台灣駕駛者常會遇到的窄巷會車、路邊停車問題,避免因視角不及造成交通意外。

圖一、本屆台灣汽車科技發展創新高峰會上以Luxgen S3 EV+進行無人自駕智慧電動車實車展演。
http://www.carstuff.com.tw/media/k2/items/cache/8dd18423b7dfb7adfdfc042c3b12061e_XL.jpg
圖片來源:Carstuff

打造國產自駕車產業鏈,自駕中巴年底實際應用

工研院IEK預測,因自駕車、車聯網與分享時代來臨,2030年市場規模將達到8,000億美元。工研院自駕車結合先進駕駛輔助系統(Advanced Driver Assistance Systems;ADAS)、車聯網系統AI深度學習三大系統,發展出完全國產化的自駕車系統,除了可全天候環境行駛,並適用亞洲複雜的道路環境特色,透過經濟部科專計劃支持,工研院與國內車電廠車王電子、電動巴士廠華德動能、X-by-Wire新創公司iAuto及台灣大學等共同合作,發展出台灣首部自動駕駛中型巴士。自駕車發展最困難之處,在於辨識交通號誌過路口,經過一年以上的感知次系統自主技術研發測試,工研院自駕中巴已具有路口交通號誌辨識能力,未來在面對都會區公車行駛公車專用道,遭遇路口等待燈號與其他車輛混雜時,在辨識交通號誌上較一般自駕車更具有優勢,預計今年底配合台中花博開始實際應用,未來也可應用在背景相似的亞洲都會區。

此外,經過3年半時間的研發,工研院一併發表時速60公里的自駕商用車,以同時地圖建置與定位技術(SLAM)解決自駕系統遇到GPS訊號遮蔽的問題,並克服隧道、都會區的定位不準的困擾,可實際運行在人車混流的真實道路,突破多數自駕車只能停留在15公里以下低速定點運行的限制。

圖二、工研院資訊與通訊研究所的自駕中巴(圖左)與自駕商用車。

圖片來源:工研院

台灣廠商具發展自駕車利基

由於台灣ADAS供應鏈完整(詳見圖三),車輛與組件、車用電子、半導體及資通訊軟硬體等供應鏈完整,在發展自駕感測、決策與控制上已有初步根基,目前需補強的技術缺口主要是感測器開發與感知融合系統單晶片(SoC)、車輛定位與高精圖資、5G 傳輸以及AI 決策控制等,台灣業者可把握機會切入自駕關鍵次系統或零組件,拓展國際車輛市場。[1]

圖三、台灣ADAS供應鏈

資料來源:ARTC整理

6個月內完成立法配套

就在今年5月17日,行政院已通過《無人載具科技創新實驗條例》草案並送立法院審議,研擬制定陸海空無人載具研發業者申請測試要點,並鬆綁自駕測試法規,讓自駕車能在特定開放區的一般道路運行,目標在6個月內完成立法。另外,台灣首座自駕展示基地即將在今年將誕生,預計規劃封閉式自駕車測試場域,並打造控制中心建築物,地點將落在台南的沙崙綠能科學城。

 

資料來源:

 

作者: 吳碧娥
現任: 北美智權報資深編輯
學歷: 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
經歷: 驊訊電子總經理室特助
經濟日報財經組記者
東森購物總經理室經營企劃

 

Facebook 在北美智權報粉絲團上追踪我們       

 





感謝您閱讀「北美智權報」,歡迎分享智權報連結。如果您對北美智權電子報內容有任何建議或欲獲得授權,請洽:Editorial@naipo.com
本電子報所登載之文章皆受著作權保護,未經本公司授權, 請勿轉載!
© 北美智權股份有限公司 & 北美聯合專利商標事務所 版權所有     234新北市永和區福和路389號五樓 TEL:+886-2-8923-73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