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資訊及通訊科技(ICT)服務涵蓋率及網路普及率超過80%、資通訊硬體設備市場佔有率世界第一,加上豐沛的ICT產業鏈及人力資源,成為智慧運輸發展的溫床。但都市道路供給增加無法追上需求成長的速度、偏鄉公共運輸未能解決民眾交通需求,都是台灣亟待解決的交通問題,隨著5G、物聯網、雲端運算、大數據分析、AI發展,為運輸服務發展創造了無限可能,跨域科技整合應用、跨運具交通服務、車路聯網、無人載具和共享概念,成為下一階段台灣智慧運輸發展的重要趨勢。
四年30億元的智慧運輸計畫啟動
為發揮台灣資通訊優勢,解決交通事故損失、偏鄉交通不便、運輸走廊壅塞及公共運輸吸引不足等交通問題,交通部從2017年起,推動為期四年的「智慧運輸系統發展建設計畫」,包括智慧交通安全、運輸走廊壅塞改善、偏鄉交通便捷、運輸資源整合共享、車聯網科技發展應用、智慧運輸科技與基礎研發等計畫,選定以台北宜蘭廊道、花東偏鄉地區與都市生活圈等三大智慧運輸系統做為育成基地。
交通部科技顧問室參事兼管理資訊中心主任王穆衡表示,這項四年的智慧運輸計畫將投入30億元預算;捷運系統光是一公里就要斥資50億元成本,要完成一個硬體系統建設,至少要花上千億預算,相較起來,打造軟體初期先投入30億元並不算多。根據交通部預估,將在2020年降低交通壅塞25%、汽機車肇事率20%;提高公共運輸使用量10%、偏遠地區公共運輸服務可及性20%、創造關聯產業產值300億元。
圖一、智慧運輸發展建設計畫績效指標
資料來源:交通部
交通問題一:智慧交通導入校園,減少機車事故
王穆衡指出,交通事故導致無可承受的社會與經濟嚴重損失,尤其是18~24歲以下學齡族群傷亡最嚴重,其中又有超過八成的傷亡來自機車事故,每年車禍經濟損失佔GDP的2.8~3.3%,漠視交通安全還會帶來慘重的經濟代價。根據交通部統計,2002~2014年汽車與機車數量的平均年成長率,分別為2.05%與1.14%,整體而言,車輛數呈現緩慢成長的趨勢不變,但傷亡肇事數量卻逐年快速攀升中。在此期間,汽車肇事傷亡人數平均年成長率達3.12%、機車肇事傷亡人數平均年成長率更高達12.52%,兩者皆遠大於汽車與機車車輛數每年的平均年成長率,顯見利用ICT科技增進交通安全,對改善台灣交通環境來說是當務之急。
圖二、交通部科技顧問室主任王穆衡出席「2019智慧城市論壇」。
吳碧娥/攝影
當其他國家從事四輪車智慧時,台灣走的是「兩輪車智慧」,因為18歲至24歲的大專學生,正是機車傷亡最嚴重的族群,交通部選定宜蘭縣淡江大學蘭陽校區、佛光大學及花蓮縣東華大學等三所學校,做為智慧機車安全研發計畫的試驗場域,在校內與校外重要道路及危險路口裝設汽機車的感測設施,並在學生機車上裝置互動感測設備,當機車臨近路口或行駛於山區等危險路段時,路側設備會發送警示訊息至機車上的設備,提醒機車駕駛人注意行駛、提升行車安全,試驗結果成功減少33%事故。
交通問題二:供需失衡,運輸走廊持續壅塞
台灣都市化比率已達80%以上,當人口持續增加且過度集中,將導致交通管理更加困難,高快速道路及地區道路銜接處、縣市交界處、市區大型開發區周邊,都是運輸走廊擁塞發生處。「擁擠」是來自人們的共同選擇,不約而同在同個時間想去同一地點,但道路畢竟是有限的,才會造成嚴重的供需失衡現象。儘管不少人提議興建直鐵或公路,從增加供給去解決問題,但牽涉複雜難度也較高,或許可從「調整需求」的角度,引導民眾改變使用道路的習慣。
王穆衡表示,從問卷調查發現,大家都認為自己是理智的判斷者,能從根據過去的經驗進行正確判斷,但從大數據加以驗證,會發現結果和民眾自己的預期是有落差的。交通部要做的是幫民眾調整出門的時間、做出有別於平常的安排,以eTag讀取器、車輛偵測器(VD)及採用行動通訊資料(Mobile data)等方式擴大即時路況資訊涵蓋面,並建立整合式交通資訊及交控平台,讓系統可以蒐集同時間內不同道路的交通數據,引導民眾做出差異選擇,滿足更多人想去玩的目標,不再只是導引、限制、匝道管制而已。
交通問題三:偏鄉地區公共運輸吸引力不足
傳統的公共運輸由於班次少、路線少、服務可靠性不佳,加上需要轉乘、無法及門(Door-to-door)、旅行時間較長加上使用彈性較低,不像私人交通工具使用上那麼便利,無法產生足夠的吸引力而逐漸流失乘客。對大都市居民來說,只要拿起手機APP就可以知道公車何時來;但在偏鄉地區,公車一天只有三、四班,只要錯過一班公車就要等好幾小時,偏鄉居民以老人、小孩為主,公車班次少又常常不準時,老人寧可騎乘機車也不搭公車,導致機車事故機率增加。王穆衡指出,改善偏鄉交通不能要求偏鄉民眾仰賴手機,而是要提升公車的可靠度,「早到要稍待、晚到要提醒」,透過追蹤、後台管理技術,結合對駕駛的輔導,讓公車到站的準點率從過去四成增加到八成,提高居民搭公車的意願。
圖三、台灣主要交通問題
資料來源:交通部
物聯網及共享經濟趨勢下,交通運輸也需要「創新服務模式」,手機APP顛覆交通服務,個人化整合運輸模式日益受到重視。王穆衡強調,交通解決方案不該只有建設或破壞的角度,在軟體的部分還有很多著力點,前提是要具備因應問題的思維:打破典範、重建制度,我們現在所仰賴的法律並非永遠都是對的存在,在改變同時也要讓既存的組織團體跟著調整。更重要的是,交通管理必須打破疆界:不是只有學交通的才能管交通,科技、通訊、服務、農業、醫療等各種專長的人都應該結合在一起,不要在同一個窠臼裡找答案,以人為核心去改變和學習,才能讓移動真正成為一項服務(Mobility as a service)。
資料來源:2019/3/26「2019智慧城市論壇」王穆衡簡報
作者:
吳碧娥
現任:
北美智權報資深編輯
學歷:
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
經歷:
驊訊電子總經理室特助
經濟日報財經組記者
東森購物總經理室經營企劃
Facebook
在北美智權報粉絲團上追踪我們
Please enable JavaScript to view the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