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新冠肺炎疫情全球擴散,全球超過190國家關閉實體學校、影響範圍擴及15億名學生。為了避免學生學習中斷,「停課不停學」是最重要的目標,各國教育機構開始積極採用數位學習作為替代方案,大幅提升數位學習的能見度與使用程度,是這次疫情造就的「疫外」商機……
圖片來源:Pixabay
國際教育是大學重要的收入來源,新冠肺炎疫情讓許多大學頓失留學生收入,財政狀況陷入困境,像澳洲、美國、英國等國際教育發展蓬勃國家,美國國際學生收入約410億美元、英國國際學生收入約70億英鎊,由於疫情流失國際學生,恐使大學陷入財政困境,澳洲預估將損失澳幣30~45億元。
在經濟危機爆發時,個人基於未來職涯考量,再進修的意願確實會有所成長,但在企業端則是相反樣貌,因為大環境經濟不景氣,會使得企業內訓需求緊縮,根據MIC歷年數位學習產值調查,經濟不景氣會讓企業優先縮減內部員工訓練的相關預算,致使企業內訓需求下降。
除了需求面外,疫情也影響了教育領域的供給層面。為避免人多且密閉空間可能造成的群聚感染,各國政府都下令要求實體培訓業者停業或縮小規模,力求將感染可能性降到最低。日本東京已要求補習班自4月11日起暫停營業;中國大陸實體培訓全面暫停,待中小學開學才能恢復;台灣教室內不得超過100人,且採梅花座。不論是實體培訓中止或規模縮小,均會影響營收表現,並陷入經營問題。
教育新創融資放緩,現金流不足恐難支撐
資策會產業情報研究所(MIC)產業分析師鐘映庭指出,受到疫情影響,全球整體經濟成長率放緩,並且許多實體投融資活動接連取消,使得相對早期的教育新創錯失與投資人溝通、面談的機會;因此,即便2020年Q1融資活動仍算活絡,但大多數都傾向於投資較「老牌」的教育新創,早期新創在疫情期間,很可能因資金周轉不靈而無以為繼。
在疫情期間,最引人注目的是大陸線上教育品牌「猿輔導」,於今年3月底完成了新一輪10億美元融資,目前估值達到 78 億美元,成為大陸教育行業未上市公司中首個獨角獸企業,並創下行業史上最高一筆融資紀錄。猿輔導從2012年3月成立至今,旗下擁有猿輔導、猿題庫、小猿搜題、小猿口算、斑馬AI課等多款線上教育產品,為用戶提供網路課程、智慧練習、難題解析等多元化教育服務,累積超過4億用戶,疫情也為大陸的線上教育迎來新的發展機會,根據市場研究機構App Annie數據顯示,今年1月至3月中旬,猿輔導在大陸應用商店中「教育類」應用內購買排名首位。
圖一、大陸線上教育品牌猿輔導今年3/31獲得G輪融資10億美元。
圖片來源:猿輔導官網
雖然疫情衝擊教育發展,另一方面也創造出不同的商機,主要是學校課程從傳統的線下教學轉至線上學習,加速學校教育的數位化。
商機一:學校教育線下轉線上(O2O),擴大數位資源使用基礎
因應疫情的停課措施,各國政府與大學機構紛紛開始部署遠距學習的替代方案。過去累積的數位學習資源,終於在關鍵時刻發揮作用,同時進一步擴大數位資源的使用基礎。各國政府除了活用既有的教育雲、學習平台、線上學習資源等數位資源,並與頻道業者合作,製作並播送學習內容,讓學生停課在家也能自學。許多數位學習服務、平台業者也在疫情期間免費開放教材資源、軟體平台,除了提供合作夥伴使用,也有助於觸及潛在客戶、降低開發新客戶的成本。
來自台灣的線上遊戲學習平台PaGamO,成立於2014年,在疫情前約累積150萬名用戶,從新冠肺炎爆發以來,一下子增加50萬名用戶。為了防範疫情在校園擴大,2月初香港政府宣布中小學的開學時間延後,當時PaGamO與香港在地夥伴合作,免費提供站上超過1萬則的香港中小學題庫給全港中小學使用。在台灣宣布延長寒假後,PaGamO也因應台灣中小學的需求添加額外的題庫內容。雖然疫情讓PaGamO的用戶快速成長,但主要營入來源仍仰賴企業內訓業務的營收。
圖二、線上遊戲學習平台PaGamO免費提供中小學題庫。
圖片來源:PaGamO
商機二:擴大數位學習影響範疇,提升數位學習影響力
由於疫情停課而產生數位學習需求,無須花費太多的成本,便能接觸到以往接觸不到的潛在客戶,鐘映庭認為,廠商應藉此機會建立用戶的使用習慣與忠誠度,拓展數位學習版圖。
美國線上教育平台Coursera與多家大學合作線上免費課程,並在疫情期間,提供免費的線上學習和社區資源,完成課程研習後還能獲得免費證書,Coursera註冊人數較去年同期增加271%。此外,Coursera 推出Workforce Recovery計畫,為失業者提供3,800堂免費的課程和認證服務,涵蓋熱門職缺的相關技能培訓,幫助失業者重新獲得工作機會。
圖三、Coursera在疫情期間提供免費在線學習和社區資源。
圖片來源:Coursera
鐘映庭指出,實體培訓服務受政令、個人考量等主客觀因素影響,在疫情期間經營備受挑戰,因此,許多實體業者防疫期間選擇提供學習者數位化替代方案,以維繫穩定的現金流。台灣業者過去幾年在數位化服務上皆有著墨,預估這波疫情將加速業者整合虛擬與實體培訓服務的速度,給予用戶更靈活、多元的學習選擇。
商機三:以軟帶硬,串聯數位學習經濟鏈
因應實體停課,全球教學機構轉向線上尋求替代途徑,如:線上學習平台、直播/錄播工具或線上學習管理、考評系統等,平台工具躍升為疫情期間最關鍵且表現最亮眼之服務,平台工具表現活躍,雲端服務經濟鏈因而受惠。此外,網路流量暴增也帶動雲端服務、伺服器、網通設備的需求;在家遠距學習需投資基礎的數位設施,有線/無線網路、筆電/平板、互動螢幕、麥克風等ICT設備,數位學習ICT設備需求增,帶動教學硬體買氣。(相關文章請見北美智權報258期文章:「新冠肺炎疫情衝擊ICT產業,伺服器、網通產品逆勢成長 」、「全球防疫下的剛性需求:視訊軟體大比拚」)
數位學習未來發展機會與挑戰
鐘映庭認為,使用者因主客觀因素改變過往學習習慣,願意改採數位學習方式,是本次疫情期間釋放的關鍵機會。若能趁此時機養成使用者的學習習慣與使用忠誠度,將能擴大數位學習的影響範疇,從過去的「雞肋」,搖身一變成為實體培訓業者的「標準配備」。不過,雖然數位學習用戶在疫情期間暴增,為數位學習帶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會,但同時也帶來一系列的問題與挑戰。其中,最大的挑戰來自於比平常增加2倍以上的網路流量,業者需要租用更多的雲端服務、伺服器以及第三方工具等,這些都將拉高整體營運成本。
另一個挑戰在於,當疫情所製造的替代效應結束之後,新增的用戶是否能夠成功轉換為長期、穩定的付費用戶?在疫情期間,大多數業者為了提高曝光度均推出免費體驗,期待帶動之後的採購或訂閱。從長遠角度看,確實有助於服務之行銷宣傳,但若短期內效果未顯,中小型或資金缺乏公司恐將陷入經營危機,疫情過後的用戶轉換率將成為數位學習行業發展的關鍵。
資料來源:2020/4/28 資策會MIC「疫情關鍵影響線上分享會」,鐘映庭簡報資料
作者: |
吳碧娥 |
現任: |
北美智權報資深編輯 |
學歷: |
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 |
經歷: |
驊訊電子總經理室特助
經濟日報財經組記者
東森購物總經理室經營企劃 |
|
|
|
Facebook |
|
在北美智權報粉絲團上追踪我們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