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五年前的ZTE v. Huawei一案之後,歐盟已經成為SEP(標準必要專利)訴訟的主戰場,法院判決對全球科技業在SEP授權談判影響力也愈來愈大。今年五月的Sisvel v. Haier一案,更直接揭露了德國司法界對SEP以及FRAND(公平、合理、無歧視)授權原則的態度,可能進一步改變產業界的專利談判與訴訟策略。 而不甘居於劣勢的Haier,也已經確定向德國聯邦憲法法院提起憲法訴訟,尋求最後的翻盤機會。
圖片來源 : shutterstock、達志影像
五年前的ZTE v Huawei中,案件的爭執點從「標準核心專利人聲請禁制令是否濫用其市場地位」出發,並論及SEP權利人與潛在侵權人之間,依照FRAND原則進行授權談判的程序(可參考前文:標準核心專利FRAND授權協商程序之建立-由2015年華為v.中興歐盟法院判決談起)。而在今年的Sisvel案當中,則是以專利侵權為核心,直接討論專利授權實務上,使用FRAND的可能問題。
因此,既然法院在授權談判的爭議上,明顯地傾向專利權人一方,潛在侵權者接下來會不會選擇先進入侵權訴訟,想辦法拉長戰線增加自己的籌碼,再跟專利權人邊打邊談呢?尤其, Haier已經將這場訴訟拉高到憲法層次,意即認為BGH的判決已經侵害了憲法所保障的人民財產權。接下來,德國聯邦憲法法院是否會受理此案,若是受理,又會做出怎樣的判決?這些都是Sisvel v. Haier一案後續可以觀察的重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