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大學來說,教授做研究、寫論文重要,還是投入產學合作重要?科技部政務次長林敏聰指出,教授出去開公司不再是「不務正業」,有好的研究成果才能產學合作甚至成功創業,科技部要改變大學的論文文化和本位主義,藉由籌組區域跨校的科研產業化平台,將產學合作和創新創業變成大學DNA!
圖一、科技部政務次長林敏聰(右)與科技部產學及園區業務司司長許增如
接受北美智權報專訪,談科技部的產學合作和新創政策。
唐銘偉╱攝影
科技部政務次長林敏聰指出,學術是學校本身很重要的DNA,在很早期的時候,學校教授出去開公司會被認為是不務正業,這幾年來,產學合作和創新創業變成學校新的DNA,強調這個DNA不代表不能做好研究,因為有好的研究成果才能產學合作和創業,研究能量比較大的學校,通常技轉能量也很夠,科技部鼓勵大學裡研究作很好的老師踏出來做應用,把產學合作變成是榮耀,很多年輕的大學老師一開始就致力於產學合作和創業,在科技大學裡也受到相當的重視和承認,研究和產學合作並不是一刀兩切,科技部正努力把這概念導進各大學。另一方面,近年來教育部慢慢不做中央單一價值的評鑑,逐步開放教授不一定要以論文升等,可採用技術和教學等多元管道升等,但林敏聰不諱言,最重要還是學校文化問題,相信這樣的文化會慢慢被改變,只是被普遍接受還需要一點時間。
圖二、科技部政務次長林敏聰認為,大學研究和產學合作事實上是一體兩面。
唐銘偉╱攝影
產業發展新生態,產學合作要有新思維
推廣產學合作一直是科技部的重點政策,只是有些做法和以前不一樣。林敏聰表示,政府推動整個新創產業的思維,最重要是文化和想法的改變,好的政策思維是要了解第一線,不只「由上而下」也要「由下而上」,最難的是跳脫單一學門的思考,因為現在很多產學合作都需要跨領域整合與對話。科技部有很大一部份預算投入於基礎研究,隨著台灣製造業規模成長、技術越來越複雜,從以前線性經濟發展的補助和協助,進入到數位化、AI時代,改變速度非常快,基礎研究若能結合重要的數位新技術,可望發展出一個新的領域知識(Domain Knowledge)。台灣有需多優秀的製造業,大公司不一定要自己發展技術,也有可能直接跟小型公司合作,像是電子公司如果要跨足醫療領域,人才不可能從自己原本公司出來,必須和其他公司合作或投資,這是有別於傳統製造業模式的產業發展新生態。而以往學者研發出技術,直接跟大企業合作就好,現在要直接面對市場應用和挑戰,從一開始的設計、智慧製造、跨業研發都要整合在一起,研發出的產品才能符合市場需求。這種新創的生態並非學界過去所熟悉的,因此科技部才會建立「科研產業化平台」,讓學界在發想研究時,有很多外部資源可幫忙;另一方面,新創公司雖然在新的生態體系中扮演重要角色,也需要平台擔任協助的橋樑。
圖三、產學合作及創新創業策略布局
圖片來源:科技部
林敏聰認為,面對產業的新生態,首先必須把基礎科學應用研究和產學新創鏈結起來 ;其次是人才的訓練 ,不管是教授或是博士班學生,都要從學術圈裡踏出來,不能單純關在實驗室裡做研究;接下來是科學園區的永續經營 ,把新創帶進科學園區,將數位的活水帶進台灣原有的製造業。
至於產學合作和創新創業的大方向布局,教育部掌管各項人才培育的計畫之外,科技部負責的是基礎研究 、技術開發 和推廣鏈結 。除了學校與合作廠商間小規模的產學合作,科技部還與台積電、聯發科、中鋼等大型廠商推動「產學大聯盟」,合作規模都是數千萬元起跳。「產學小聯盟」則屬於比較服務性質的聯盟,將學界好的研發成果,提供給中小型的企業應用,從產學小聯盟產出許多新創企業,當新創規模越來越大、需要更多資金挹注,就會進一步需要經濟部、經管會或國發會的支持,因此科技部也會積極進行跨部會合作。
圖四、產學整體推動架構
圖片來源:科技部
林敏聰指出,現在許多大型外商都進駐台灣,促使產學合作更多樣性,科技部現在將不同時期推動的產學合作重新進行資源分配,希望透過更好的平台提供服務,並從基礎研究進入技術開發過程中挖寶,在學校進行研究的老師不一定會了解他的合作對象在哪裡,因此產學合作上中下游的鏈結顯得格外重要。
研產業化平台帶動,研發收入倍增至6億元
科技部產學及園區業務司司長許增如指出,為了推動各大學攜手成立區域性聯盟,未來可以形成幾個專業領域去服務全國,在台灣培養出世界級的團隊,科技部從去年開始,將原有的國際產學聯盟(Global Research & Industry Alliance,簡稱GLORIA)轉型為區域跨校整合平台、納入發明專利計畫,打造以大學為核心的「科研產業化平台」,搭建產學研合作平台與國際市場連結,為產業提供人才與科研服務,目標在未來四年內藉由平台建立,吸引200家以上具代表性的國內外企業參與,帶動25億元產業研發經費投入學界,並為產業培育超過2,500位人才。
圖五、科技部產學及園區業務司司長許增如談未來新創培育政策。
唐銘偉╱攝影
國科會在2014年轉型為科技部,多了產學司執掌新創和產學合作這一塊,從科技部成立至今,無論是研發成果收入,或是產學合作帶動企業投資金額都是每年成長。根據科技部產學司統計,過去每年研發成果收入約2~3億元規模,透過科研產業化平台帶動學研創業,去年研發成果收入倍增至6億元;而科研產業化平台針對新創公司每年編列約4.5億元經費,按照計畫大小提供補助。
從2020年開始,科技部產學司將全台20幾個大學聯盟,根據在地產業特色、地域關係,彙整為49所公私立大學所組成的七大學校聯盟,許增如解釋,科技部評估七大學校聯盟的KPI指標,包括研發成果的運用收入及成長 、和國際大廠產學及技術合作 ,以及組成聯盟之後的整合效益 。KPI績效不能光看專利件數,台灣每百萬人口的專利件數蠻高的,重點是使用度很低,因此要看技轉金收入,策略性管理專利。
表一、科研產業化平台七大學校聯盟
NO.
各平台學校組成
家數
1
中山大學 、高雄醫大、義守大學、屏科大、高雄大學
5
2
中央大學 、中原大學、中國醫、元智大學、亞洲大學
5
3
中興大學 、北科大、臺北醫學大學、雲科大、彰師大、嘉義大學、勤益科大、東海大學、弘光科大
9
4
成功大學 、虎尾科大、遠東科大、正修科大、南臺科大、屏東大學、高雄科大、崑山科大、臺南護專、臺南大學、中信金管學院
11
5
清華大學 、政治大學、逢甲大學、輔仁大學、淡江大學
5
6
交通大學 、陽明大學、海洋大學、中正大學、宜蘭大學、東華大學、聯合大學
7
7
臺灣大學 、臺師大、臺科大、長庚大學、明志科大、銘傳大學、長庚科大
7
資料來源:科技部
科技部去年才開始整併各聯盟,今年將進一步完善平台機制,透過平台推廣研發成果,當各大學發現加入聯盟之後可以增加研發收入,就能吸引更多學校加入,讓各大學之間不再是競爭關係而是Win-Win。
許增如強調,科技部角色是提供學校和產業界合作的平台,例如成大就是科技部輔導的成功案例,成大是科技部科研產業化平台的七個聯盟之一,將南部11所大學成功整合成為一個聯盟,透過科技部不同平台發展產學合作,並將科技部補助的研發成果帶到業界,提供技術服務或是發展產學合作計畫,讓教授和業界一起研發新的技術和產品,或是由學校老師直接出來創業成立公司。許增如表示,科技部不只推動高科技,亦涵蓋自然、工程、人文、生物等領域,除了經濟面或產值,創造更多社會影響也是科技部發展重點,產學司希望每個學校能發揮特色進行跨域合作,像政大今年就和清大合作,思考如何將人文、金融領域和科技結合。
推動產學合作,打破各大學的本位主義
科技部在推動產學合作的過程中,最困難的部分是面對各大學之間的本位主義。林敏聰指出,學校應該思考的是共同對外,因此科技部對於KPI的評估標準就變得很重要。
科技部要建立學校之間合作與協作的文化,合作是平台的重要精神,學校要摒除本位主義、以合作代替排擠,林聰敏觀察到,科研產業化平台讓學校之間合作更具體,案量來源擴大之後,學校的收入會比以前更多,去年推動科研產業化平台至今,大學的本位主義正在逐漸改善中。由於每所大學各具異質性,加入聯盟的成員不只享受平台也要有所貢獻,這些都需要時間協調,等到建立起成功模式,就可以擴大到其他尚未加入的學校。
科技部也呼籲各大學主動出擊找產業界合作,而不是只等著企業找上門,台灣資金和市場有限,必須向國際推廣找案源,唯有架構改變、生態改變才能做到,因此科技部的當務之急,就是改變產學合作的生態環境。
延伸閱讀:
《產學合作專題報導》-1 專利授權量比獲證量重要 成大打破數大就是美的迷思
《產學合作專題報導》-2 成大申請專利之終極目標:不是技轉就是成立新創公司讓專利商品化
《產學合作專題報導》-3 政大產創總中心以「鏈結產學、創新育成」為己任 僅成立3年已成功培育數十家公司
作者:
吳碧娥
現任:
北美智權報資深編輯
學歷:
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
經歷:
驊訊電子總經理室特助
經濟日報財經組記者
東森購物總經理室經營企劃
Facebook
在北美智權報粉絲團上追踪我們
Please enable JavaScript to view the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