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有許多科技業者近年來紛紛表達對生醫產業的興趣,但科技業與生醫業的合作,卻總是停留在硬體製造的層次。如今,藉著生技新藥條例修法的機會,人工智慧在生醫產業上的研發活動,也將被納入政策的獎勵範圍內,可望激起另一波生醫產業和資通訊的合作意願,使這兩大台灣的優勢產業,呈現出全新風貌。
圖片來源 : shutterstock、達志影像
為了因應即將在今年底生技新藥條例在今年底將終止施行,2020年時經濟部就已經開始研擬相關的修法工程,將生技新藥條例的施行期間再延長。根據去年底預告的修正草案,除了條例中既有的租稅等政策獎勵可望再延續10年外,更把再生醫療、精準醫療、數位醫療等領域也適用範圍,若修法能順利完成,可望讓台灣的生醫產業競爭力繼續提升。
在修法理由中,主管機關經濟部指出,著眼於美國等先進國家在近年內都把科技與醫療的結合作為政策重點,例如2017年時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DA)就提出了「數位醫療創新行動計畫」(Digital Health Innovation Action Plan),推展藥物與數位醫療科技的創新。因此,也希望這次修法將數位醫療也納入生技新藥條例的適用範圍後,也能鼓勵廠商使用雲端運算、深度學習、人工智慧等技術來發展數位醫療的產品或服務,提升疾病的預防、診斷和治療。
數位醫療將納入生技新藥條例適用範圍
在國際上,人工智慧早已是生醫產業的投資重點。根據勤業眾信(Deloitte Taiwan)8月初發佈的「生醫x人工智慧調查白皮書」,2019年時,全球有超過6成的生醫企業,在人工智慧上投資了超過2000萬美元,更有20%以上的投資金額超過5000萬美元(圖1)。而且,即使投資金額已經這麼龐大,還是有超過一半的受訪者,認為日後的投資金額將持續增加。
圖1:全球生命科技企業於2019年度在AI科技及相關專案的投資總額
資料來源:生醫x人工智慧調查白皮書 ,勤業眾信,2021/08/03
人工智慧在生醫領域的應用也十分多元。勤業眾信指出,2020年醫療保健市場應用的市場規模為48.7億美元,其中患者數據與風險分析(Patient Data & Risk Analysis)占比最高,為18.9%;其次為網路安全(16.1%)、住院照護與醫院管理(10.9%)。此外,在技術含量最高的醫學影像與診斷(Medical Imaging & Diagnostics)以及藥物發現(Drug Discovery),也各自有10.5%和7.6%的佔比(圖2)。換句話說,人工智慧與醫療產業,在國際上早就已經是水乳交融了。
圖2:AI在醫療衛生產業應用的全球市場規模
資料來源:生醫x人工智慧調查白皮書 ,勤業眾信,2021/08/03
人工智慧在生醫領域各層面皆有應用空間
因此,如果生技新藥條例可以在年底前順利完成修法,人工智慧與生醫產業的密切合作案例,也很有可能在台灣出現。工研院產業科技國際策略發展所張慈映組長指出,從保健、醫療、照護三個階段來看,人工智慧的應用情境包括健康與疾病預防、診斷治療和復健照護(圖3)。其中,台灣在健康與疾病預防的廠商數最多,其中又以運動管理、飲食管理或睡眠管理等領域極具發展特色;在診斷治療上,大多為醫療資訊系統類廠商,而數位診斷則是新進廠商積極投入的領域;最後,復健照護類裡雖然有許多居家安全系統業者,導入AI發展生活支援服務,但在更進階的慢病管理、智慧長照系統上,尚未看到AI的進階應用。
圖3:人工智慧在台灣智慧健康醫療照護之應用產業價值鏈
資料來源:生醫x人工智慧調查白皮書 ,勤業眾信,2021/08/03
勤業眾信聯合會計師事務所生技醫療產業負責人虞成全會計師也指出,未來在生醫產業裡,人工智慧技術將從目前單點性的應用,策略性的擴大部署至企業內的各個部門,讓研發、醫護人員可以更專注在自己的專業領域上,從而開發出新的商業模式,生技醫療企業也能從人工智慧的投資中獲得更大的回報。不過,對於資料安全、人工智慧技術開發與合作和法規遵循等議題也必須事先詳加規劃,才能真正實現人工智慧與生醫產業共創榮景的夢想。
資料來源:
經濟部公告:預告修正「生技新藥產業發展條例」,經濟部工業局 ,2020/12/11(最後瀏覽日:2021/8/24)
生醫x人工智慧調查白皮書 ,勤業眾信,2021/08/03
作者:
蔣士棋
現任:
北美智權報資深編輯
學歷:
政治大學企管系
經歷:
天下雜誌記者
今周刊記者
Facebook
在北美智權報粉絲團上追踪我們
Please enable JavaScript to view the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