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6期
2021 年 11 月 10 日
  北美智權官網 歷期智權報   訂閱北美智權報  
 
雲端服務與多元應用並進,伺服器市場後勢可期
蔣士棋╱北美智權報 編輯部

在廣大的資訊硬體中,以企業為主要用戶的伺服器產業,往往不是外界鎂光燈的注意焦點。然而,當隨著肺炎疫情催生的遠距工作需求逐漸緩和,外界才發現整個雲端服務以及企業運算產業的市場樣貌已經和過往截然不同,未來的伺服器產業絕對更值得關注。


圖片來源 : shutterstock、達志影像

新冠肺炎疫情使得遠距工作、遠距上學的需求大增,意外地造就了資訊硬體產業這兩年的榮景。而在疫苗逐漸普及、全球社會也開始恢復正常運作後,PC、NB的市場需求開始衰退,未來資訊硬體領域中還能持續維持榮景的,恐怕只剩伺服器產業了。

疫情爆發後,許多企業改採遠距方式維持辦公,帶動了混合雲與多雲的採用比重。根據資策會市場情報中心(MIC)統計,2018、2019年時,混合雲的採用比重只有50%、60%左右,但進入2020年後,採用比重就陡增至87%,2021年至今也維持在80%以上(圖1)。

圖1:2018年至今企業採用混合雲的比例

資料來源:MIC,2021年9月

雲端服務需求大增,ODM Direct出貨屢創新高

事實上,從台灣伺服器業者的出貨量,也可以看出雲端服務產業的板塊推移。MIC資深產業分析師兼組長魏傳虔指出,從2016開始,台灣伺服器產業每年的出貨量,均維持在2%~5%的成長;2016年時,ODM Direct(直接出貨給雲端服務業者)的比重約莫27%,但到了2020年,雲端服務業者的所占比重已經達到34%,2021年更可能超過35%。「雲端服務業者的資料中心,可望成為台灣伺服器出貨的重要動能,」魏傳虔說(圖2)。

圖2:2016~2022年台灣伺服器產業ODM Direct與品牌商出貨占比

資料來源:MIC,2021年9月

談到近年來聲勢高漲的雲端服務,就不能不關注雲端三雄:亞馬遜(Amazon)的Amazon Web Services(AWS)、微軟(Microsoft)的Microsoft Azure以及谷歌(Google)的Google Cloud,三者聯手吃下了近60%的雲端服務市場。從2017年開始,這三大廠商就默默地砸下重金,擴充雲端服務所需的資訊基礎建設,2017年時三家合計的資本支出金額約為360億美元,已經是相當驚人的數字,但到2020年時居然又翻倍至760億美元(圖3)。

圖3:2017年至今雲端服務前三大業者資本支出金額(單位:百萬美元)

資料來源:MIC,2021年9月

掌握了規模優勢的三雄,下一步就是透過併購以及自研晶片,打造軟硬整合的生態系。魏傳虔指出,在近六年內,AWS、微軟以及Google一共併購了超過60家公司,以擴大雲端服務的深廣度。他觀察,「微軟買下了32家公司,採取全方位的布局策略,而Google的併購則專注在雲端運算和資料分析上。」

此外,為了擺脫傳統伺服器晶片龍頭:Intel的限制,這三家公司一直在研發伺服器所需的CPU,例如AWS在2013年時就研發出第一代的Nitro晶片,後續又推出基於ARM架構的CPU:Graviton系列;在AI運算上,也有Inferentia、Trainium等專用晶片,顯現對晶片設計著力甚深,至於Google則是專注於AI晶片的研發,最早僅供內部使用的TPU(Tensor Processing Unit),也在發展至第三代後開放給第三方使用,甚至連與Intel為長期合作夥伴的微軟,也計畫為Azure平台以及自有的Surface產品設計專有晶片。

透過連年在資本支出上的軍備競賽,AWS、微軟以及Google已經構築了競爭者難以追上的障礙;未來,如果他們能在雲端平台上搭載更多的軟體服務,並且透過晶片設計開發出更有效率的伺服器架構,現有的企業運算市場恐怕還會再被顛覆一次。

雲端服務龍頭積極擴張,傳統伺服器業者開發多元應用

面對雲端服務業者來勢洶洶,傳統伺服器業者如Dell、HP等乍看之下似乎居於劣勢。確實,雲端三雄都是從軟體服務起家,自然對用戶行為更加了解,而HP、Dell都是硬體製造商,想要在軟體為王的時代競爭,恐怕還是得回到硬體的老本行上。魏傳虔分析,伺服器的產品種類,從最早期的企業內部機房、大型雲端資料中心、一直演變到近期的AI智算中心、微型資料中心,代表伺服器的應用場景日趨多元,包括使用客戶、使用類型也持續增加。舉例來說,在5G時代裡,MEC資料中心和邊緣運算(Edge Computing)資料中心,就是過去未曾出現的新市場。

圖4:伺服器產品的應用場景已日漸多元

資料來源:MIC,2021年9月

在這些新興的市場區隔裡,用戶的需求不必然是高速運算或者先進的AI技術,而是在特定情境下能夠達成特定目標例如低耗電量、體積輕巧、可移動性佳…..等的解決方案。換句話說,在軟體服務達到相當水準的前提下,又能在硬體設計端符合客戶使用的需要,就可以搶下這些多元應用的商機,也是傳統伺服器大廠可以著力的方向。

總之,儘管雲端服務的三巨頭來勢洶洶,但在運算和通訊技術持續精進,以及伺服器市場的長尾效應逐漸顯現,未來的勝負還很難說。

 

資料來源:

 

 

作者: 蔣士棋
現任: 北美智權報資深編輯
學歷: 政治大學企管系
經歷: 天下雜誌記者
今周刊記者

 

Facebook 在北美智權報粉絲團上追踪我們       

 





感謝您閱讀「北美智權報」,歡迎分享智權報連結。如果您對北美智權電子報內容有任何建議或欲獲得授權,請洽:Editorial@naipo.com
本電子報所登載之文章皆受著作權保護,未經本公司授權, 請勿轉載!
© 北美智權股份有限公司 & 北美聯合專利商標事務所 版權所有     234新北市永和區福和路389號五樓 TEL:+886-2-8923-73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