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1期
2022 年 01 月 19 日
  北美智權官網 歷期智權報   訂閱北美智權報  
 
《專利無形資產系列》
如何利用人工智慧進行專利盡職調查 – 以投資併購為例
孚創雲端

成熟企業為拓展市場並取得競爭優勢,常以投資併購(Merger and Acquisition,M&A)的方式獲取優質專利資產和優秀的研發人才,以推進技術發展,讓專利資產組合更為完整。例如:博通在 2019 年收購了賽門鐵克的企業安全部門及其品牌名稱、NVIDIA 收購了以色列芯片製造商 Mellanox、恩智浦半導體收購了 Marvell 的藍牙/ WiFi 無線晶片業務…等等。這些都是近年來企業透過投資併購有效擴展事業的案例。


圖片來源:flickr

企業在進行投資併購時,必須先進行盡職調查(Due Diligence),以對被併方進行資料收集及分析。透過盡職調查,可以緩和併購方及被併方資訊不對等的現象。調查內容包含明確併購標的、釐清核心競爭力、找出潛在風險、彙整協商的依據、規劃後續整合與資源配置……等。其中,涉及資產盤點時,有形資產如土地、廠房、設備等相對具體可查,而無形資產的盤點則相對較為複雜。

如先前在《讓無形資產可見、可測、可管理—— 以美敦力收購 Mazor Robotics 為例》一文中所介紹的,無形資產又可分為可辨識(Identifiable)無形資產與不可辨識 (unidentifiable)無形資產。可辨識的無形資產是由合約或特定法定權利所產生,可被出售、轉移或授權的無形資產,例如:專利權、商標權等。在盡職調查中,會運用國際上幾種常見的鑑價手法,對可辨識的無形資產進行估價,而剩下無法辨識的無形資產,則會歸類於商譽(Goodwill)。

在不同商業目的的投資併購案件中,也會著重於不同類型的無形資產盡職調查,如著作權、商標、商譽,及專利權等。本文主要針對「專利無形資產」的盡職調查,說明實務上經常會遇到的挑戰以及可參考之解方。

「專利無形資產」盡職調查實務上之挑戰

(1) 尋找併購標的
大型企業的投資併購部門,會透過關注產業新聞、市場報告、競爭對手動態,以隨時主動尋找可能的併購標的。過程當中,商業相關的新聞、報告資訊,多數可以從網路或者是付費的第三方資料庫獲取;然而,以往若需要對於潛在併購標的專利技術進行調查,通常需由組織內的專利人員進行專利檢索,獲取專利清單並製作專利地圖,與研發人員進行一定程度的技術分類與解析後,再回報給投資併購的團隊。這樣的流程往往曠日費時,需要經過層層關卡,投資併購團隊因此難以即時直接檢視特定企業的技術資產狀況,在面臨大量待評估資料及時間壓力時,如何藉由科技的幫助以得到及時且直觀的資料便成了重要的課題。

(2) 資訊的不對等
經驗豐富的投資併購專業人士都知道,深入調查的時間是有限的;通常,一方或雙方都面臨著盡快完成交易的壓力,有時候文件甚至在最後一刻才送到。因此,要準確且高效地進行盡職調查,是併購團隊經常面臨的挑戰。此外,賣方或是賣方仲介有可能對於以下的資訊有所保留,即使提供完整資訊,買方也需在短時間對所提供之資料真實性進行驗證:

  • 併購標的所有的專利組合範圍、全球佈局、法律狀態?家族專利是否全部都包含在清單中?是否有一部分專利留在其他集團法人?或者是否近期有把重要的專利轉到其他公司?
  • 專利組合著重於哪些技術領域?未來短、中、長期,維持無形資產權利可能的費用預估?
  • 專利組合當中的權利歸屬於誰?是否有轉讓、訴訟、授權的紀錄?
  • 家族專利中過去是否被審查委員核駁或被無效的紀錄?權利項內容被專利及非專利資訊的揭露程度為何?是否能提出使用證據(Evidence of Use,EOU)或是專利侵權對照表(Claim Chart)?
  • 專利組合中,各專利家族及其成員曾被哪些權利人引用?

智慧財產的鑑價

在無形資產盡職調查方面,買賣雙方多數會要求委託第三方的鑑價公司,以國際上幾種業界慣用的無形資產鑑價方法進行鑑價,作為雙方最終價格的協商依據。然而,會計師所採用的無形資產鑑價方式主要是對智慧財產的價值(Value)進行評價,卻忽略了專利資產的潛在品質(Quality)的問題。但是,「專利品質是專利價值的前提,而專利價值才是專利品質的實踐。」簡言之,沒有品質的智慧財產亦難保其價值,因為沒有品質的智慧財產更容易被主張無效或撤銷。因此,這樣的鑑價報告難以完全反映無形資產真正的價值。

以Patentcloud的專利品質指標(Quality Ranking)檢視2015~2021年間美國專利局公告的發明專利資料發現,每年獲證專利有將近有7成的比例品質低於A,而專利的價值又是建構於專利的品質之上。這意味著專利交易當中,會有很高的機率專利組合當中包含低品質、低價值的專利資產,這樣的資產可能較難以維護自己的權利,也較難再轉賣給其他第三方。特別是,當專利涉及侵權訴訟時,所需花費的成本可能動輒幾千幾百萬美金的高風險,這時無論是專利的權利範圍、或是有效性,都會被一字一句的仔細檢視、這意味著無論對任何的專利問題,都應該進行嚴格的審查。

從正確的訊息中做出適切的判斷,對於併購的盡職調查至關重要。大多數情況下,專利資產的盡職調查仍僅限於法律狀態分析,難以調動各領域專家對專利的技術、品質和價值進行評估。即使專利資料是公開的,也很難快速準確地分析目標公司、其競爭對手和潛在挑戰者的大量資料,更難為決策者提供可據以行動的報告。

人工智慧驅動的專利盡職調查

人工智慧和大數據分析的技術發展,能夠更有效衡量並管理專利資料,以對於上述問題提出解決方案,從而協助專利從業人士、投資併購專業人士迅速且精準地完成盡職調查工作,讓決策者據以做出有影響力的判斷。

除了InQuartik 的Patentcloud 智慧雲端專利平台外,市面上的其他專利情報系統,亦有助於減少過去所需的一些勞動密集型任務,使專利專業人員能夠更有效地獲取分析和洞察貢獻於調查團隊中,或者讓沒有專利相關專業背景的人士也能簡單藉由工具獲取分析報告與洞察。這些工具可提升企業收購或合併的調查資訊準確性並提高效率。簡言之,專利大數據分析將改變併購交易中盡職調查的方式、行業專業知識的定義以及併購後的專利管理。

以Patentcloud的盡職調查 (Due Diligence)APP 為例,透過機器學習技術,可從專利資料庫中立即產生包括成千上萬件各國專利資產的盡職調查報告,包括專利權覆蓋國別、剩餘年限、法律狀態(包括申請中、有效、失效、屆滿等)、技術類別與分布、共同持有狀態、發明人及其歷年專利申請趨勢、專利交易及訴訟紀錄,包括轉讓、設質、授權,專利組合的潛在品質問題(在再審、審查中被挑戰的專利適格性/新穎性/進步性/確定性問題),以及品質價值等級及其與同領域專利技術和專利權人的脈絡關係,包括潛在的變現對象、同業專利發展脈絡以及同業引證脈絡等。

透過系統性的方式處理最簡單層次的資料蒐集與聚合,可以有效避免人工進行蒐集的盲點,快速而全面的透析對象專利資產。藉此資料驅動的方式,專業人員可將時間與心力放在資料判讀與挖掘深層問題上,更確保在有限時間與成本下,盡可能挖掘所有潛在的問題或發現所有潛在的問題與焦點,而無需再耗費資源去取得和授權大量低品質低價值的專利。

人工智慧驅動的專利資產分析可以為併購交易中的利害關係人提供有價值的見解和視覺化證據,不用再手動收集原始數據。高階主管將能夠獲得更全面的決策視角,這是傳統的專利盡職調查方式中無法達到的。

公司併購的專利盡職調查

專利資產分析與盡職調查,至少需要包括以下內容:

(1) 構建目標產品的技術結構
分析目標公司、其競爭對手和潛在競爭對手的專利資產與替代技術,包括:

  • 專利布局的國家;
  • 發明人/申請人;
  • 核心技術;
  • 替代技術發明的可用性;
  • 專利交易的歷史,包括轉讓、授權和質押;
  • 標準必要專利(Standard Essential Patents,SEPs )
  • 專利訴訟的歷史;以及
  • 評估可能的營業秘密。

分析目標公司、其競爭對手和擁有替代技術的公司的專利資產組合,了解它們如何競爭、交叉授權、進行研發和相互融資。分析中,買家可以更深入地了解目標公司在行業中的地位,並在交易前規劃併購後的研發和智慧財產布局。

(2) 分析專利的品質和價值
首先,篩選目標公司的專利組合的品質和價值,接著對涉及關鍵技術的專利進行專家分析,分析之重點包括:

  • 不同時期的專利權全球覆蓋範圍,
  • 申請日期之前的專利和非專利前案及前案的品質,以及
  • 申請日之後,同領域其他專利的商業價值。

(3) 專利管理和貨幣化分析
對併購所獲得的專利資產的管理和貨幣化進行戰略規劃,並計算各國各種費用和服務的成本,以評估併購產生的淨收入。為了從新獲得的專利中獲利,買方需要識別以淘汰併購後不再需要的專利,並購買補足專利組合中缺失的專利。

收購方需要重新定義併購後的專利技術市場,並據此開展專利貨幣化業務,包括再投資、合資、專利出售、參與第三方運營的專利池、授權或交互授權或發起專利侵權訴訟。通過精心策劃的專利戰略,收購方將能夠獲得股權、價格、權利金和損害賠償。

盡職調查分析 — Mazor Robotics 的專利組合

為了展示如何使用 AI 驅動的工具進行專利盡職調查,我們繼續以美敦力對 Mazor Robotics 收購案的分析,並使用 Patentcloud 的 Due Diligence 分析 Mazor 的專利資產。分析日期為 2021 年 7 月 2 日。

專利資產
透過盡職調查,發現該公司有 37 個專利家族,其中包括 111 件專利申請,這可能歸功於Mazor 公司過去幾年的研發成果。

正如《讓無形資產可見、可測、可管理—— 以美敦力收購 Mazor Robotics 為例》一文提到,Mazor 公司 2008 年至 2018 年第三季度的研發費用總額約達 4,980.5 萬美元,而該公司最早的專利申請記錄可以追溯到 2000 年,反映出實際發生的研發費用比公開財務報表顯示的還要多。

圖 1.  Mazor 公司的專利資

資料來源:Patentcloud,下同

專利組合覆蓋範圍
該公司全球 111 件專利申請中,美國專利佔 34%。就專利布局而言,大多數是在美國專利商標局申請的,其次是歐洲和中國,分列第二和第三位。如前文所述,該公司 92% 的收入來自美國市場,其專利組合覆蓋範圍也表明美國是其主要收入來源。布局情況表明,歐洲和中國市場可能成為該公司潛在的主要收入來源。

圖 2. Mazor 公司的專利組合全球分佈情況

剩餘使用年限
圖3顯示了 Mazor 公司專利組合中有效專利的剩餘使用年限,同時也反映出專利組合在各區域市場的可持續發展情況。到 2028 年,也就是收購後的第10 年,該公司在美國、歐盟、中國和加拿大的大部分專利仍將處於有效狀態,這表明該公司具有可持續性之專利組合。

圖 3.  Mazor 公司有效專利的剩餘使用年限

申請中專利
申請中專利由於只能代表尚未獲證的專利,因此常常被忽視。不過,除了看申請中專利的數量外,此類專利還能提供研究方向、公司正在開發的技術等資訊,從而使人們瞭解公司的未來發展方向。

圖4提供了此類專利的申請日期,反映了漫長的專利申請過程以及可能產生的訴訟費用。同時也預示著,此類專利申請一旦在未來獲證,無形資產將增長。從圖4我們可以看出,收購的當下 Mazor 公司還有一些申請中專利。

圖 4.  Mazor 公司的申請中專利現狀

技術領域分佈情況
圖5凸顯了專利組合中的專利所涵蓋的主要技術領域,使我們對該公司的技術分佈有一個大致的瞭解。因為 Mazor 公司開創了機器人手術系統的先河,其專利組合主要包含醫學或獸醫學(A61)技術領域的專利。

圖 5. Mazor 公司專利所涵蓋的技術領域分佈情況

技術發展時間線
研究技術發展時間線可以讓我們瞭解該公司的研究方向變化過程。從圖6中可以看出,自 2001 年 Mazor 公司成立以來,A61B 技術一直是其主要的專利申請領域。2016 年,該技術再次成為主要申請領域,其中一個原因可能是研發費用增加。當時在財務報表中認列的無形資產未能說明費用變動的原因,以及費用與專利資產之間的關係如何。

圖 6. Mazor 公司專利技術發展時間線

共同所有人和共同申請人
透過圖7,我們可檢視該專利組合的共同所有人或共同申請人,這可能會限制以後的專利交易和實施,可能還需要對合約和相關條款進行審查。數據顯示,Mazor公司沒有共有專利,只有一件共同申請專利,因此未來將幾乎沒有權利局限性,這對收購者來說是極其重要的。

圖 7. Mazor 公司的共有和共同申請專利情況

前幾大發明人和專利權人
除了專利資產,發明人負責構思發明和專利資產,因此被視為科技公司最重要的資源。對於併購而言,關鍵是要調查前幾大發明人是否還在為該公司工作,否則公司創新的可持續性就會受到質疑。

資料顯示主要專利權人是 Mazor 公司自己,這表明該公司在沒有藉助任何外力的情況下獨立開發和控制了其大部分專利組合。

圖 8. Mazor 公司的十大專利發明人

圖 9. Mazor 公司的前十大專利申請人

當前專利所有人
圖10列出了當前的專利所有人,以及專利由專利所有人申請和從第三方購得的情況。我們可以看出,Mazor 公司自己內部開發了 103 件專利,而從其他公司購得的專利只有 1 件。該資訊清楚地表明,當時 Mazor 公司在研發和人力資源方面具有相當大的實力。

圖 10. Mazor 公司專利的目前所有人

曾交易過的專利
圖11著重顯示了該公司已經交易的美國和中國專利。交易可能代表市場對專利價值的認可,但也可能代表未來專利交易和實施中可能產生的局限性。從記錄中可以看出,有一件專利是另一方轉讓給 Mazor 公司的,而 Mazor 公司卻沒有將其專利轉讓給任何人。由此可以推斷,Mazor 公司將無形資產的利用重點放在了增強產品競爭力上。

圖 11. Mazor 公司以前的專利交易情況

涉訟專利
圖12顯示了該公司在美國各級法院的涉訟狀態,目前尚無涉及訴訟之專利。

圖 12. Mazor 公司曾涉及的專利訴訟案

高價值專利家族
圖13顯示了專利家族組合的專利價值評估情況,專利價值可反映專利貨幣化和商業化的趨勢。Mazor 公司 77.4% 的專利都是 A 級以上,超過 58% 的專利在四個以上的專利局申請獲證,這可能表示該公司專利在許多區域市場都有較大的貨幣化或商業化趨勢。

圖 13. Mazor 公司的高價值專利家族

專利組合的品質和價值
專利品質指標旨在預測一件專利被找到現有技術參考文獻的相對可能性,這可能會威脅到專利的有效性。價值指標旨在預測一件專利在公告後被應用或貨幣化的相對趨勢。Mazor 公司14% 的專利的品質和價值排名都在 A 級以上。

圖 14. Mazor 公司專利組合中的鑽石級專利

與直覺手術公司(Intuitive Surgical Inc.)的同行比較
要看一家公司能否產生比同行更高品質和價值的專利資產,關鍵是與同一領域的其他公司進行同行比較。圖15為 Patentcloud 對專有專利進行的品質和價值排名,以與競爭對手的專利組合進行比較。將 Mazor 公司的專利與直覺公司的專利進行了比較,直覺公司是著名的達文西系統的開發商,其收入是 Mazor 公司的48倍。 雖然 Mazor 公司的業務規模較小,但與直覺公司的專利相比,其專利的整體品質排名仍然更好,但價值排名差異不大。

圖 15. 與直覺公司的專利價值和品質比較情況

結論

在大量資訊快速流通的時代,公司併購的專利盡職調查越來越具挑戰性。數位工具使專利專家和併購專業人士能夠以更高的效率做出明智的決策。借助來自官方來源的專利數據,買家可以獲得目標專利資產的清單以及對其質量和價值的評估,在正式盡職調查之前收集對交易至關重要的訊息。

這些訊息可以為買家帶來許多優勢。它讓收購方有更多的時間和資源來驗證和評估目標公司的專利組合,從而更有能力做出正確決策以保護其投資。另一種狀況是,如果目標公司未能為某些專利資產提供適當的文件證明,買家可以用以作為壓低出價的籌碼。最後一點,商業交易若能考量到專利戰略,將能透過專利貨幣化獲得更多利潤,例如針對合併後不再需要的專利,進行出售或授權。

本文展示了盡職調查從業人員能如何使用數位工具簡化工作。通過將大量數據轉換為報告和視覺化圖表,能使專利專業人員的專利審計和評估更有效率,並幫助不熟悉專利的利益相關人士更快速的理解消化資訊。借助 AI 驅動的專利分析工具,專利和併購專業人士可以在其業務中獲得更多優勢,並將時間花在更重要的事情上。

圖 16. 盡職調查的利害關係人

 

【本文僅反映專家作者意見,不代表本報立場。】

 
作者: 孚創雲端
簡介: 孚創雲端於2014 年成立,匯聚大數據與演算法和技術人才,開發 Patentcloud 專利智慧平台,讓會員能夠檢索高品質的全球專利資料庫,並一鍵式產生不同作業情境皆可適用的解決方案報告。

各領域之專業人士皆可透過專利資料得到可執行之洞見,進而做出有影響力的決策。

孚創雲端透過深度學習的獨創演算法,在巨量資料庫中提煉出具有價值的專利資訊,能簡化傳統檢索、資料整理,圖表製作等耗時耗力的工作,使專利人員能夠更快速、更便利地執行專利布局、專利訴訟、投資併購、專利轉讓授權及標準必要專利等作業,並將寶貴的時間與精力運用在更重要的工作上。

歡迎免費試用Patentcloud Due Diligence
電子郵件:service@inquartik.com

 

Facebook 在北美智權報粉絲團上追踪我們       

 





感謝您閱讀「北美智權報」,歡迎分享智權報連結。如果您對北美智權電子報內容有任何建議或欲獲得授權,請洽:Editorial@naipo.com
本電子報所登載之文章皆受著作權保護,未經本公司授權, 請勿轉載!
© 北美智權股份有限公司 & 北美聯合專利商標事務所 版權所有     234新北市永和區福和路389號五樓 TEL:+886-2-8923-73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