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前期文章(三大推力接連出現,通膨問題如何解? )分析過,因替代能源價格高漲造成的「綠通膨」,將是未來數年全球經濟的關鍵要角。不過,若從整個氣候變遷的角度來看,物價上漲恐怕只是最輕微的影響。隨著全球暖化現象日益劇烈,各界對零碳排的呼聲也愈來愈高,對於廣大科技製造業已經形成難以忽視的壓力。
圖片來源 : shutterstock、達志影像
根據世界經濟論壇(WEF)最新出爐的年度全球風險報告,在5至10年內,全球前十大威脅當中,來自氣候、環境面向的就佔據了前五個。「其實,不管在短期的2年內,還是在中期的2至5年內,極端氣候以及氣候變遷因應行動的失敗,都已經是全球的最大威脅,」天氣風險公司總經理彭啟明指出,縱使當前全球危機重重,但氣候變遷無疑是最立即、也最急迫的風險威脅。
圖1:2022年全球前十大風險來源
資料來源:WEF
氣候變遷議題已是全球最主要威脅
去年11月剛結束的聯合國氣候變遷大會(COP26),不但重申了巴黎氣候公約之中,把全球升溫控制在1.5度C的目標,與會國家更首次承諾將減少煤炭使用,並且建立全球的碳交易市場。彭啟明觀察,「現在全世界有一百多個國家都宣布要淨零碳排了,但大部分都只是口號,真正重要的是到底怎麼做!」
從企業界的角度來看,彭啟明認為,氣候變遷造成的影響可以分成四個層面:第一是氣候變遷本身造成的損害,例如因為暴雨、水災造成企業生產設備損壞,或是乾旱使得農作物歉收等等,第二項為各國政府為因應氣候變遷而制定了新法規,企業在遵循時必須多支出的成本;第三項則為供應鏈體系中,來自客戶端的減碳壓力,第四項則為資本市場中法人投資人對於企業在ESG(環境、永續、治理議題)上的成績。「不要以為這些法人只是說說而已,他們會很認真檢視你對減碳的承諾並且提出要求,如果沒做到是真的會賣股票,」彭啟明說。
對眾多的台灣科技製造業來說,最難應付的首推供應鏈管理。彭啟明舉例,蘋果公司(Apple Inc.)已經宣布,2030年時每一隻蘋果手機的生產都必須實現碳中和的目標,影響所及除了蘋果公司本身外,還包括廣大的全球蘋果手機生產體系──而且只剩下8年的時間可以因應;如果供應鏈中的業者無法達到蘋果公司對於減碳的要求,很有可能就此被排除在蘋果陣營之外。換句話說,由於淨零碳排,蘋果供應鏈在未來幾年內很可能出現大洗牌。
此外,監管單位的力道也愈來愈強。彭啟明指出,在金管會的「公司治理3.0-永續發展藍圖」當中,就特別要求上市櫃企業加強揭露在ESG的相關資訊,要求實收資本額在20億元新台幣以上的企業,自2023年起應編制永續報告書,今年3月初時更正式啟動「上市櫃公司永續發展路徑圖」,分四階段要求全體上市櫃公司在2027年時均完成溫室氣體盤查,第一階段則是先要求資本額在100億元以上的上市櫃鋼鐵、水泥企業對個體公司在2023年前完成盤查。彭啟明透露,「現在台灣這一塊的課程、講座都滿滿的人,因為大部分企業都不知道怎麼做盤查,人才也供不應求。」
資本市場與供應鏈對ESG的要求日漸嚴格
圖2:2050淨零目標下,每階段在各產業所需之投入資金(單位:兆元美金)
資料來源:https://www.gfanzero.com/
不過,企業也可以試著從因應氣候變遷中找到新商機。就在COP26會議進行的同時,全球43家大型銀行與金融機構發起的格拉斯哥淨零金融聯盟(Glasgow Financial Alliance for Net Zero, GFANZ)也宣布成立,希望能以私人投資的方式,加速零碳經濟目標的實現。「國際能源署(IEA)估計,從2025到2050年為止,每年全球需投入至少4.5兆美元才能達成經濟結構轉型的目標」,彭啟明補充,「GFANZ則是認為,民間部門可以所需的70%資金,為投資人創造新的機會。」
GFANZ分析,在未來五年內,全球必須在運輸業、電業、建設與一般產業上,投資至少3倍於前五年的資金,這樣才能在2030年時,讓零碳科技取得與傳統耗能科技相同的營運效率(圖2)。接下來,GFANZ就會透過銀行融資、私募基金、基礎建設融資……等金融手段,加速全球產業往零碳經濟前進。光從資金規模來看,就是個難以想像的大商機。
很明顯地,企業不能再把節能減碳當作不痛不癢的口號了。如果繼續輕忽下去,不但會錯過一波能源轉型的大好機會,還得面臨監管單位的強力監督以及資本市場的負面評價,最終被市場趨勢所淘汰。
資料來源:
COMPUTEX 2022年度系列論壇:COMPUTEX洞察室暨現場展示 洞察趨勢掌握商機,台北市電腦公會,2022/0317
作者:
蔣士棋
現任:
北美智權報主編
學歷:
政治大學企管系
經歷:
北美智權報資深編輯
天下雜誌記者
今周刊記者
Facebook
在北美智權報粉絲團上追踪我們
Please enable JavaScript to view the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