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7期
2022 年 09 月 28 日
  北美智權官網 歷期智權報   訂閱北美智權報  
 
綠色消費興起:食品業的永續發展趨勢
吳碧娥╱北美智權報 編輯部

全球消費者對氣候的關注度增加,食品業開始出現「新氣候主義者」(Climavores),也就是從食品成分或製程是否考慮到氣候影響來選擇食物。Google搜尋也發現,對於不同食品原料與氣候的搜尋不但倍增且持續增加中,低碳替代、供應鏈碳足跡、替代肉/替代奶、包裝減量都是2022年的食品關鍵字,追求「永續」的新飲食需求正在形成中……

 

手的免费插图
圖片來源:Pixabay

財團法人食品工業發展研究所資深研究員陳麗婷指出,全球食品產業正面臨環境所帶來的五大挑戰:包括人口變多變老、克服環境減碳永續、提供營養健康產品、減低食品浪費、飲食更安全。根據食品所ITIS團隊的觀察,2022年全球食品產業朝八大趨勢發展(詳見圖一),其中以「地球永續 行動全面展開」位居首位,不難感受碳中和及減碳等永續議題,正對全球食品業產生重大的影響力。

圖一、2022 年全球食品產業趨勢

資料來源:食品所ITIS團隊

全球超過130個國家承諾或正考慮2050年實現碳中和,已有16個國家已立法執行碳中和計畫,意味著食品廠商跟進及實現淨零減碳的速度必須加快,因為供應鏈對環保永續要求愈來愈嚴格,成為未來選擇供應商的條件。

陳麗婷指出,食品業的「永續」攸關食材、製程、包裝、配送等趨勢變革,是推動食材替代翻新的關鍵力量,無論是原料選擇、產品型態、通路型式、體驗服務或是營運模式,未來都需要因應環保而革新。在包材端方面,將從現在的塑膠/玻璃/鋁等包材,逐步進化到考量碳足跡、使用生命週期、回收系統、可再生的綠色包材應用,並強化單一材料使用及回收,除了提高既有回收系統的處理效能,還要進一步減少包材使用、提高包裝的回收率。

圖二、未來食品產業生態變革

資料來源:食品所ITIS團隊

食品業環境挑戰1:減碳與永續

陳麗婷指出,食品占全球溫室氣體排放高達三分之一,其中超過50 %來自農業及土地資源使用(詳見圖三),應重新審視原料來源、節能減碳效益及低碳產品創新。而為了回應對於碳中和等永續議題的關注,全球食品生態上下游及周邊產業,正從種植養殖、製程、包裝、貿易、儲運,到消費端的銷售與減低食品浪費等各層面,重新審視與考慮替代方案。

不過,從2022年初至今,氣侯變遷使得國際黃豆、玉米、小麥等大宗原料產量縮減,加上疫情、俄烏戰爭,相繼引發的國際原物料出口管制及全球通膨壓力,都帶給食品供應鏈更多挑戰,由於供需不平穩的現實及壓力,造成耕種及飼養面積不減反增,加大了食品業碳中和實際行動的困難度。

圖三、食品占全球溫室氣體排放

資料來源:Frost & Sullivan等;食品所ITIS團隊分析整理(2022/08)

為了達成2050年碳中和目標,各國也相繼制定食品產業的減碳政策。陳麗婷以美國為例,美國農業部及相關學術組織於2011年就開始規畫農業廢水回收再利用、投資智慧灌溉;為了減碳也開始研發農業、畜牧業的甲烷減量技術,並建立在地化及區域性食品供應鏈系統,減少運輸碳排放。此外,美國推動食品標示日期標準化,避免消費者混淆,目標在2030年減少50%的食物損失及浪費。歐盟則在2020年制定農業廢水回收再利用規定,監控灌溉用水質及風險評估管理,預計於2023年6月實施,並提供持續性的農業補助,研發有效用水及能源灌溉管理系統。中國大陸也制定農業用水政策改革,包含投資新興灌溉系統、解決跨區用水衝突、水資源管理等。陳麗婷觀察到,食品廠商擴大參與上游永續農業及替代技術開發,多數投資及研發的內容與永續農業技術相關,同時亦是植物蛋白研發的參與者,因為未來具低碳排價值的替代食品,都將獲得市場的高度關注,植物基原料或可較動物蛋白減少九成碳足跡的微生物資源,都是未來食品低碳排原料選擇及研究的重點。

食品業環境挑戰2:減少食品浪費

2018年聯合國氣候變化綱要公約(United Nations Framework Convention on Climate Change,UNFCCC)第24屆締約國大會中指出,降低糧損與減少食物浪費有助於減少溫室氣體排放,因此積極鼓勵減少糧損與食物浪費。主要關鍵在農作物及家畜生產及能源使用過程中,產生許多的二氧化碳、甲烷、氧化亞氮等溫室氣體[1]

陳麗婷從數據層面分析,根據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FAO)報告,全球每年有高達1/3食品被浪費,達13億噸,浪費的食品相當於33億噸溫室氣體排放,等於造成第二次永續浪費。食品供應鏈可改變上游原料選擇及處理效益,投入產品品質提升及延長保存期限,針對產品的技術創新進行產品開發。疫情也讓全球消費者對食物廢料及副產物(例如蘋果渣及大豆等)有更多的認識,全球食品業強化各種農業和食品廢料萃取蛋白質可能性,同時增加永續替代蛋白新選擇,像是芬蘭VTT公司利用菜油的副產物菜籽粉萃取蛋白質、英國聯合利華公司從芥菜籽麩皮中取得高營養蛋白質等;食品業者也將目光瞄準各式農業及食品副產物作為天然增稠劑和穩定劑可能性。

英國計畫在2024年達成食品與飲料產業碳中和

英國食品飲料供應鏈在2019年的總排放量為1.65億噸碳二氧化碳當量(MtCO2e),占英國總碳足跡21%,英國率先在2021年11月提出食品飲料產業的碳排數字及淨零藍圖,計畫在2024年達成碳中和的目標。

食品與飲料產業的原料、包裝、製造、配送與儲存、消費都會產生碳排放,其中原料包含當地農業、畜牧業及進口原料,占總體碳排放最高(66%)。英國當地農業及畜牧業每年會產生55.6百萬公噸二氧化碳當量,包含畜牧排放甲烷(34%)、一氧化二氮(16%)、飼料(12%)、動物糞(11%)、土地使用(10%)、其他(17%);而進口原料碳排放以肉品(31%)占大宗,其次為飲品、香料(16%)、油及種子(15%)、蔬果(11%)、奶蛋(7%)、穀類(6%)等。

圖食、英國食品飲料產業碳排放—現況自評

資料來源:英國食品及飲料協會,食品所ITIS團隊分析整理(2022/08)

陳麗婷指出,為了達成2024年碳中和的目標,英國食品飲料產業正在制定策略路徑架構,食品供應鏈各環節的減碳行動,以原料端的改變最為重要,英國食品及飲料協會首先描繪出食品飲料產業整體的碳排放路徑,盤點出碳排放量並設定目標及規劃,接著規畫財務預算及調整營運價值鏈,最後一步則是推廣及宣導。

為減低碳排放量,英國食品產業設立10億英鎊基金開發低碳技術,為求精準盤點食物浪費,研擬強制要求英格蘭、威爾斯及蘇格蘭盤點及提供食物浪費報告,並重新調整包裝法規,減少包材對環境影響、要求製造者及品牌商負擔更多環保責任。

台灣食品業推動便利永續新價值

全球掀起食品業永續改革,台灣當然不能置身事外。為使台灣食品產業能跟上國際食品趨勢,經濟部工業局從2020年起委託食品工業發展研究所推動「新味食潮」(FUN FOOD TAIWAN),主打台灣製造、台灣價值和台灣印象,透過台灣食品相關產業公協會與專家凝聚共識,打造出台灣食品產業的國家隊,其中「便利永續」正是「新味食潮」進行評選及推廣的台灣三大價值之一,扣合生態環保永續等環境需求,講求食品更方便及更環保,除了滿足不同消費者對產品所需要的便利特性,還要求食材全物利用、減少碳足跡,並運用環保包裝、延長產品保存保鮮,將成為台灣食品業未來發展的重要趨勢。

圖五、台灣「新味食潮」的三大價值

圖片來源:Funfood

 

資料來源:

  1. 2022/8/25,「減法行動新未來~食品製造減碳節水精進行動RUN」線上研討會,陳麗婷簡報。
  2. 2022/6/16,食品工業發展研究所「碳中和趨勢下全球食品產業因應動態」。

 

備註:

 

作者: 吳碧娥
現任: 北美智權報主編
學歷: 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
經歷: 北美智權報資深編輯
驊訊電子總經理室特助
經濟日報財經組記者
東森購物總經理室經營企劃

 

Facebook 在北美智權報粉絲團上追踪我們       

 





感謝您閱讀「北美智權報」,歡迎分享智權報連結。如果您對北美智權電子報內容有任何建議或欲獲得授權,請洽:Editorial@naipo.com
本電子報所登載之文章皆受著作權保護,未經本公司授權, 請勿轉載!
© 北美智權股份有限公司 & 北美聯合專利商標事務所 版權所有     234新北市永和區福和路389號五樓 TEL:+886-2-8923-73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