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本刊期《數位轉型專輯》第1篇文章《我國數位轉型最大隱憂:台灣企業對數位顛覆強度的認知遠低於全球水平》可以發現,在面對數位轉型的挑戰時,台灣產業對數位顛覆衝擊的感受程度遠低於全球水平,從而欠缺推動及執行的意願。然而,台灣的製造業卻是例外,從智慧製造到邁入工業4.0,台灣製造業中的中、大型廠商不僅緊隨全球數位轉型的腳步,有些甚至已超越;其中,高階管理者(C-suite)的認知、策略及參與執行至關緊要。作為《專輯》的第2篇文章,本文分享了台灣中、大型企業的數位轉型經驗,期可產生母雞帶小雞的效應,喚醒產業生態鏈中中小企業的轉型意識。
從左至右:群創光電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暨營運長楊柱祥、Google Cloud臺灣業務副總經理陳名璋、清華大學
執行副校長簡禎富講座教授、中光電智能物流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林宗彥、勤業眾信風險管理諮詢股份有限公司
數位轉型服務執行副總經理許梅君;攝影:李淑蓮
因應近年來智慧製造與數位轉型成為全球製造業持續關注的重點議題,勤業眾信風險管理諮詢股份有限公司於6月14日與Google Cloud臺灣、國科會人工智慧製造系統(AIMS)研究中心共同舉辦《永續製造藍圖:以科技賦能的韌性供應鏈》研討會。會中,群創光電及中光電智能物流以企業身份分享了數位轉型經驗,極具參考價值。
群創光電總經理楊柱祥談企業數位轉型:
1. 找老師、2. 找標竿、3. 決心貫徹
由世界經濟論壇(WEF)所推動的「全球燈塔工廠網路認證」專案作為全球製造業的標竿,目前即約有120座標竿工廠入列。群創光電作為全球領先的顯示科技大廠,一直致力於推動數位轉型和永續發展,並在2021年成為台灣第一家獲得WEF「燈塔工廠」認證的面板廠。群創在2021年法說會的簡報中,即有一個單元強調「雙軌轉型 – 數位化決策」(圖1)。
圖1. 群創光電強調「雙軌轉型 – 數位化決策」
圖片來源:群創光電2021年下半年法人說明會簡報,2021年8月6日
在2022年,群創進一步擴大了數位轉型的範疇和深度,強調產品設計生命週期和產品交付生命週期的優化,全面涵蓋端到端價值鏈,實現綠色設計、低碳生產和低碳物流;也將於今(2023)年完成架設ESG數字管理平臺,由自身優勢找出淨零的最佳解決方案,確保公司永續方向符合趨勢,並承諾加入SBTi減碳目標計畫,制定減碳路徑,引領供應鏈關鍵供應商共同減碳,進而將ESG策略與業務運營相結合提升綜效。
當被問到「邁向智慧工廠,或是在打造企業韌性的過程中,最大的挑戰是什麼?」時,群創光電總經理暨營運長楊柱祥表示,在數位轉型的過程中,需要有「老師」,雖然剛開始都在摸索,但是大方向一定要對,所以楊柱祥第一件事就是找專家、第二個件事就是找標竿,去思考就別人做得到的,我們要怎麼做?
像鴻海是群創的股東,於是便去問鴻海他們在數位轉型方面的經驗;接著群創再找他們的客戶請教,而群創的客戶德國西門子為全球工業4.0的領先者,便成為了最好的請教對像。有一次與西門子開會,在簡報及討論結束後,西門子的代表跑過來和楊柱祥說:「我們以為工業4.0是我們德國人日耳曼的驕傲,現在才發現原來在你們臺灣落實得很好。」這對群創來說,是相當正面的肯定。
楊柱祥回憶在轉型初期,由於台灣比較善長硬體,也就是萬機聯網的概念,早期強調的是智慧製造。然而,楊柱祥意識到如果不進行數位轉型,企業可能沒辦法在未來競爭中活下去,因此群創在進行數位轉型時,不是由資訊長領導、也不是由製造長領導,而是由總經理本人親自領軍。當時成立推動小組,一個一個去管、去盯;也唯有這樣的督導才能讓企業往前推進。楊柱祥表示,因為涉及流程的改變,因此領軍的人必須是對公司業務最熟悉的,知道公司那裡有問題,不能隨便指派一個部屬來負責。
最後,楊柱祥強調讓自己有信心也很重要。以爬山為例,先從簡單基礎的開始,慢慢再把難度提升,最後才挑戰玉山,這樣子整個團隊的士氣便會拉上來。
中光電智能物流董事長林宗彥:
資金和人才是中小資業面對數位轉型時的最大痛點
中光電智能物流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林宗彥指出,智慧工廠透過物流解決方案和AI技術之應用,提高生產效率、優化資源利用和實現永續發展。自主導航機器人(AMR)主要應用於自動搬運,環境監測系統部署和無塵室,藉由先進的系統化導航和自主決策功能,提高搬運效率,減少碳排放,提升工作效率並達成環境友好之目標。另一方面,透過環境監測系統,結合物聯網(IoT)技術和AI分析,可即時監測生產環境的溫度、濕度和氣體排放等因素,提高安全性、可靠度和良率;在無塵室中則實現精確控制和即時監測,提高產品品質和生產效率。智慧工廠物流解決方案可提供全面的生產、銷售和供應鏈分析資料,以協助經營階層制訂更有效的業務策略與營運方針。
當被問及中小企業在數位轉型中遇到的痛點及挑戰時,林宗彥表示,談到數位轉型大家都想做,因為大家都看到成果,可是,在談到投資的時候,大概有一半以上都會卻步。最主要有2個原因,一個是投資金額,另一個原因則是在實際操作上沒有那麼多IT(資訊技術)人員,沒有那麼多自動化工程師來處理自動化的工具。因此必須要提供一個比較緊密的解決案給這些中小企業,也就是說把解決方案打包,包裝成一個簡單的解決方案,讓廠商打開、安裝後,即可快速使用。但必須注意的是,規則設定之後即不能隨意改變,就如同所有自動化設施一般,如果隨心所欲的改變,那即便是AI也是無解。此外,在替中小企業打造自動化方案時,耍儘量利用現有設備,不宜在初期即大量投入在改造或建設新系統。
延伸閱讀:
- 《數位轉型專輯》-1 我國數位轉型最大隱憂:台灣企業對數位顛覆強度的認知遠低於全球水平
- 《數位轉型專輯》-3 勤業眾信執行副總許梅君談企業數位轉型3大挑戰
作者: |
李淑蓮 |
現任: |
北美智權報總編輯 |
學歷: |
文化大學新聞研究所 |
經歷: |
北美智權報主編
半導體科技雜誌(SST-Taiwan)總編輯
CompuTrade International總編輯
日本電波新聞 (Dempa Shinbun) 駐海外記者
日經亞洲電子雜誌 (台灣版) 編輯 |
|
|
|
Facebook |
|
在北美智權報粉絲團上追踪我們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