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動車浪潮興起,預計2035年全球電動車比重將達九成。目前全球電動車主要產業鏈掌握在中國手中,美國近期透過《降低通膨法案》(Inflation Reduction Act;IRA)祭出電動車租稅新規,吸引電動車產業鏈前往美國投資、企圖加速美國電動化升級腳步。另一方面,墨西哥受惠於地緣政治與美墨加貿易協定,在特斯拉(Tesla)的號召帶動下,電動車供應鏈業者看中墨西哥發展潛力,考量赴墨西哥設廠。
圖片來源 : shutterstock、達志影像
圖一、資誠科技產業研究中心主任鄭雯隆分享美國電動車市場發展趨勢。
吳碧娥/攝影
2035年電動車比重將達九成
全球電動車(xEV)市場近年維持高速成長,正在逐步取代傳統的內燃機汽車(ICE)。資誠科技產業研究中心預估,2022年全球電動車款,包含混和電動汽車(HEV)、插電式混和動力汽車(PHEV)、電池動力汽車(BEV)等電動車種,整體市場合計達到1,845萬輛,占全球汽車市場比重22.8%。全球主要車廠陸續在2040年以前終止生產燃油車,預計2035年電動車比重將達九成。由於感測器、演算法等技術趨於成熟,Level 1/2、Level 3自動駕駛解決方案由豪華車市場快速向中低階汽車市場滲透,2021年電動車滲透率於已達48%,隨著Level 3以上系統滲透率持續擴大,預計2035年自動駕駛系統滲透率將達70%。
圖二、2035年全球汽車市場電動化(左)與自動駕駛滲透率比重預估
圖片來源:Strategy&;資誠科技產業研究中心整理,2023/07
美國電動車產業成長潛力大
回顧2022年電動車銷售量,由於中國長達13年的新能源汽車補助於今年退場所產生的提前購車潮,2022年中國電動車銷量達618萬輛、較2021年成長82%;而2022年美國電動車銷量則有99.4萬輛 。資誠科技產業研究中心主任鄭雯隆觀察,美國為全球第二大汽車市場暨生產基地,2022年汽車市場規模達到1,365萬輛、汽車年產量為976萬,而全球電動車市場近年高速成長,美國同時也是全球第二大單一國家電動車市場,只不過電動車市場滲透率卻相較中國大陸與歐洲低,顯示美國存在更大的電動車市場成長空間,和更快的成長潛力。
從整體銷售量觀察,美國電動車市場正加速朝BEV轉型發展,從2020年占美國電動車市場銷售量32%,提高到2022年的42%。其中Tesla仍為最主要的品牌,市占率仍高達30.3%,其次則是Toyota(29.4%)、Hyundai-Kia(10.6%)、Ford(9.7%)、Honda(5.6%)。前五大車廠中除Hyundai-Kia之外,其他車廠均以HEV車型為主,傳統車廠在電動化的轉型速度緩慢,EV化比重普遍不及10%,造車新勢力則處於萌芽期。
圖三、美國電動車市場銷售量發展趨勢
圖片來源:資誠科技產業研究中心整理,2023/07
IRA引導企業赴美投資電動車
為達成2030年溫室氣體排放量較2005年降低40%的目標,美國總統拜登在2022年8月簽署《降低通膨法案》,該法案將在未來十年內將提撥3,690億美元投入能源安全與氣候變遷,並提供消費者購買電動車稅收抵免等激勵措施,以加速美國淨零碳排腳步。由於IRA對於電動車補助加設了電池材料與製造所在地的限制,促使電動車廠和相關零組件廠商前往美國擴產、就近供應市場需求,電池廠也與車廠合資設立電池組裝廠,在美國重建非中系的礦產、材料供應鏈,都成為加速美國電動化升級轉型的關鍵因素。
圖四、IRA對於電動車製造生產的相關規定
圖片來源:資誠科技產業研究中心整理,2023/07
鄭雯隆指出,建立「去中化」且自主可控的電動車供應鏈,是IRA重要工作之一,目標是保障美國能源安全與美國本地製造業,政府除了提供相關稅收減免、採購使用清潔能源的重型車輛,還要新建設或改造可以生產清潔能源汽車的製造設施。雖然中國大陸已主導電動車產業鏈的主要環節,但美國透過IRA法案引導企業赴美投資,並限制電動車售價,給予輕型車最高7,500美元、商用車最高40,000美元、二手車最高4,000美元的稅收抵免(詳見圖五),為美國電動車市場帶來誘因,刺激廠商進一步大量生產更多BEV/PHEV,並鼓勵消費者採購電動車。
圖五、IRA對於電動車的稅收抵免
圖片來源:資誠科技產業研究中心整理,2023/07
而在地緣政治持續發酵之下,除了前往美國投資生產製造,於墨西哥設廠亦是許多廠商經營美國市場的新選擇。
Tesla宣布打造超級工廠,帶動墨西哥汽車產業發展
按美墨加協定(US -Mexico -Canada Agreement;USMCA)規定,包括引擎、變速器、車身等汽車關鍵零組件,於區域內採購率達75%以上時,可視為100%區域內採購的零件。
墨西哥汽車協會(Asociacion Mexicana de la Industria Automotriz;AMIA)統計,2022年墨西哥輕型車市場規模109萬輛、進口量73萬輛,67%車輛仰賴進口;但同年墨西哥產量331萬輛、出口286萬輛(86.4%),其中有245萬輛是出口到美國(85.7%),包括美國GM和Ford、德國VW和BMW、荷蘭Stallantis集團、RNM聯盟、日本Toyota和Mazda、韓國Hyundai等車廠都已前往墨西哥布局生產,以因應日漸擴大的美國電動車市場需求,並擴大投資轉型電動車的生產線。
而Tesla在今年3月的投資者日上,發布了第五座超級工廠決定選在墨西哥新萊昂州首府蒙特雷,將複製特斯拉上海超級工廠模式,在墨西哥斥資50億美元蓋全球最大工廠,計劃將在2024年投產,力拚年產量2000萬台,為了配合Tesla的生產計劃,相關供應鏈廠商也必須開始布局。鄭雯隆表示,墨西哥受惠於地緣政治與美墨加貿易協定,成為經營美國市場的製造設廠新選擇,台灣電動車供應鏈廠商為響應美墨在地化政策,再加上當地政府亦提供資金補助或稅收優惠吸引外資,台廠供應鏈已陸續群聚於墨西哥生產,前往美墨設廠投資已成為近年電動車市場主要趨勢,未來將打造北美科技製造業的新供應鏈。由於美國電動車造車新勢力的產品設計及供應鏈仍尚未成熟,建議台灣廠商可提前卡位,加深未來合作機會。
資料來源:
2023/7/11,資誠聯合會計師事務所《美墨電動車供應鏈布局研討會》,鄭雯隆簡報。
備註:
作者:
吳碧娥
現任:
北美智權報主編
學歷:
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
經歷:
北美智權報資深編輯
驊訊電子總經理室特助
經濟日報財經組記者
東森購物總經理室經營企劃
Facebook
在北美智權報粉絲團上追踪我們
Please enable JavaScript to view the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