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6期
2024 年 05 月 15 日
  北美智權官網 智權報文章分類/搜尋   歷期智權報   訂閱北美智權報  
 
太空經濟發展潛能不可小覷
林昱均╱科技業分析師

儘管業界對於太空應用存在不同意見,但未來十年將經歷重大轉變,相關的公共部門投資持續擴大,日本、秘魯、沙烏地阿拉伯和泰國等國家都投資太空計劃,而印度成為第一個在月球南極附近登陸太空船的國家,都彰顯出太空經濟在已開發與開發中國家的潛力。


圖片來源 : shutterstock、達志影像

正如我們所知,太空已經在改變世界,各行業的現有企業和新進業者都應該做好準備,利用其作為太空基礎設施的經濟、社會和地緣政治利益,支援的技術在日常生活中變得越來越普遍,每個行業都可以透過促進航太工業的標準化和協調性、可近性和可用性成為航太工業的推動者,同時,不同利害關係人之間的合作將是關鍵,而技術創新和金融競爭力也將在決定太空經濟的發展軌跡方面發揮重要的作用,基於太空數據獲取的改善和太空進入成本的降低,到2035 年,太空經濟的市場規模預計將達到2.3 兆美元,太空活動和應用也變得更加多樣化,太空旅遊聽起來不再像科幻電影中的場景,而是欸來可以逐漸實踐的服務。

太空經濟在ESG的應用案例

一、災害預報及減災
太空技術可以透過提供即時資訊來減輕日益頻繁和嚴重的自然災害的影響,從而徹底改變預警能力,雖然當前太空技術已經在災害預警和管理中扮演重要角色,但預計該應用在未來將會倍增,先進的感測器與更低的延遲將透過以下方式提供更有效的效益:(1)監控自然災害和地面狀況,隨著越來越多的衛星影像可用,公共機構將改善對災害的評估並最大限度地縮短反應時間;(2)隨著衛星通訊的改善,即使在偏遠地區,急救人員也可以發出早期警報並提供持續更新;(3)透過增加衛星定位數據,可以快速識別受影響的人群,從而優化急救人員和疏散團隊之間的協調能力;(4) 衛星數據和分析將有助於預測火災可能在何處、在何種條件下發生以及可能達到的規模。可以採取不同規模的緩解措施,包括提前在附近駐紮急救資源並提前疏散人群。

同時,衛星也能做更多事:監測和減少全球氣候變遷的努力,舉例而言,甲烷是一種溫室氣體,而老舊工業基礎設施的逸散性洩漏可能是氣候變遷的主要原因,因此,不少新創公司正在製造衛星來檢測這些洩漏問題,這種方式比在數百或數千公里的管道上部署感測器更具成本效益,擴大這項能力將有助於政府、產業和環保組織及早查明排放量並減輕其影響,預計每年可能減少 600 萬噸甲烷排放,讓太空衛星成為減輕災害和氣候風險的主要驅動力。

二、人道救援
各國政府和組織將越來越多地利用天基能力來應對人道危機並減少犯罪活動,利用廣泛的太空能力將提高應對世界各地人道主義危機的效率並減少所需的時間,透過匯集數據並部署分析,政府和國際組織能夠(1)識別關鍵基礎設施風險,包括自動監控故障可能對當地社區造成巨大風險的措施(例如水壩和核電廠);(2)加強打擊犯罪和人口販運,包括情報收集和邊境管制監測;(3) 通報處理移民和難民的政策,優化資源分配和調度。

同時,透過改善教育、經濟活動和自然資源的機會,太空經濟有望在解決不平等問題上發揮關鍵作用,太空工具提供的效益能彌補當前的數位鴻溝,在需要時提供教育和醫療保健服務,並實現精確監控農業、自然資源和環境變化,在大多數偏遠地區,衛星通訊是唯一可用的連線形式,隨著衛星星座提供更便宜、更廣泛的連結,普羅大眾可以輕鬆接觸到數位經濟。

在每種情況下,充分發揮潛力
太空能力的提升取決於三個關鍵因素:1) 解決方案必須易於使用和定制,2) 負擔能力、盈利能力和風險之間需要保持平衡,3) 公共和私營部門的專業知識必須協調一致,因此,建構適應性解決方案需要國家資助和企業參與者的密切協調,而合作的例子正在全球出現。

各國積極運用太空經濟解決自家問題

太空能力為國家提供獨特的戰略優勢,同時推動創新、支持競爭和改善外交定位,許多國家因此全面參與其中,基本上可從使用程度與能力區分為三大類。

第一類:已建立太空能力之國家(印度、日本)
印度正在繼續投資其太空能力,其計劃主要旨在滿足近 15 億人民的社會經濟需求,印度太空經濟已經見證的爆炸性增長,特別是登月計劃,使印度成為第一個將太空船降落在月球南極附近的國家,同時,為了將政府資助的技術商業化,印度設立協調機構和知識交流平台,而私部門公司正在推動具有成本效益的衛星發射、為不斷增長的人口提供天基通訊以及為農業和基礎設施發展提供影像資料。

另一國家是日本,日本的太空投資促進了技術進步、國際合作以及該國在太空探索、研究的成果正在呈現,日本擁的航太產業在世界上名列前茅,並正在對太空探索進行大量投資,特別是隼鳥小行星採樣任務和用於微重力實驗的國際太空站模組,而日本的生態系統是全球最具合作性的生態系統之一,在建立公共、私人和國際夥伴關係方面處於領先地位,例如與美國合作,提高密集城市地區的移動物體追蹤能力,以及部署跨產業合作夥伴關係以發展能力,例如與豐田合作開發現代月球運輸。

第二類:發展中的新興國家(沙國、泰國)
隨著進入太空的民主化,新興和成長中的太空國家也​​正在投資以取得太空能力。例如沙烏地阿拉伯正在進入太空,以幫助達到國家多元化經濟發展並建立以技術為中心的產業,近年來,該國在太空技術和探索方面進行了大量投資,2023 年第一批沙烏地阿拉伯太空人訪問國際太空站時就證明了這一點,沙烏地阿拉伯 2030 年願景計畫包括在未來十年投資 20 億美元發展航太產業並擴大其能力的計畫,這些投資目的在在促進科學研究並加強國家安全。

第二是泰國,該國正在提升其太空技術能力,透過創新解決方案改善公民的生活,2022 年,泰國啟動一項五年計劃,以泰國為基地進行衛星設計和開發研究,首先是用於地球觀測的 TSC-探路者衛星,為了支持太空發展,泰國計劃開發價值數十億美元的國內太空市場,並正在開發國內發射場以支援亞洲的發射需求。最後是秘魯,秘魯利用衛星提供的連接來弭平當地社區之間的數位鴻溝並教育年輕人,自 2019 年以來,秘魯實施「Internet para Todos」計劃,利用太空和非太空營運商之間的夥伴關係,增強農村地區的網路連線,秘魯教育部實施一項農村學校連通計劃,對網路存取和數位教育資源進行投資,透過衛星支持偏遠社區。

第三類:國防安全
該類別以烏克蘭為主,烏克蘭的衝突顯示商業太空應用在地緣政治衝突中的作用日益增強。面對入侵,烏克蘭利用商業和國際合作夥伴的太空能力進行防禦。這包括收集有關部隊行動和位置情報的地球觀測數據、協調軍事行動和指揮部隊的天基通信以及幫助部隊在偏遠地區複雜地形中導航功能。

軍事上對此類太空能力的依賴也凸顯各國部署、保護和保衛其太空基礎設施的必要性。事實上,各國正積極嘗試將防禦平台與太空網路日益整合的模組嵌入地面、空中和海上軍事裝備的先進通訊和導航模組,用於國防和民情回應的衛星服務,規模從當前的 10 億美元增加到 2035 年的 30 億美元,例如國防後勤單位利用衛星資料追蹤偏遠地區的軍事供應鏈。

一個潛力龐大的市場機會

到2035 年,太空將成為一個價值數兆美元的產業,大致與半導體產業的規模相當(預計2030 年左右將達到1 兆美元),寧夠出現在日常生活的各個方面,10年後,消費者可能還不知道,正是太空科技讓他們在山裡健行時可以透過智慧手錶進行對話,甚至能夠為他們提供一些拯救生命的藥品,這使得他們能夠收到即將發生的極端天氣事件的警報,與互聯網的早期類似,透過新的空間數據、服務和訪問,公司將加快尋找創收方式和成本效率,儘管政府可能會採用這些商業衛星服務,但他們也將繼續投資於國防和民用應用。

 

【本文僅反映專家作者意見,不代表本報立場。】

作者: 林昱均
現任: 光電大廠財務分析師
學歷: 國立政治大學 財政所
經歷: 零售龍頭經營企劃分析師
四大會計事務所專員

 

 

Facebook 在北美智權報粉絲團上追踪我們       

 





感謝您閱讀「北美智權報」,歡迎分享智權報連結。如果您對北美智權電子報內容有任何建議或欲獲得授權,請洽:Editorial@naipo.com
本電子報所登載之文章皆受著作權保護,未經本公司授權, 請勿轉載!
© 北美智權股份有限公司 & 北美聯合專利商標事務所 版權所有     234新北市永和區福和路389號五樓 TEL:+886-2-8923-73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