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各地許多消費者以集體訴訟方式對高通提起訴訟,加州北區地區法院的Lucy H. Koh法官於2017年10月11日作出初步判決。認為:1.原告等人具有反托拉斯法之損害。2.原告等人就高通與Apple間的交易,具有憲法第三條之訴訟適格。3.原告等人可主張高通違反加州卡特萊特法,4.原告等人可提起全國範圍的集體訴訟。5.原告等人不能援引聯邦休曼法請求損害賠償。6.原告等人可以主張高通違反加州不公平競爭法認為消費者可以作為原告,提起反托拉斯法訴訟。
在前一篇文章中已經介紹過,Lucy H. Koh法官認為,原告等消費者具有反托拉斯法之損害。本文將繼續介紹其他爭點。
高通與Apple間獨家交易安排是否有憲法第三條之訴訟適格?
依照美國憲法第3條(Article III)之訴訟適格要求:(1)原告受到事實上的損害,亦即法律保護的利益受到侵害,該利益必須是具體特定,且該侵害為事實上或即將發生(actual or imminent),並非推測或假設;(2)該損害可以合理的追溯到系爭行為;(3)該損害「可能」「以有利判決獲得救濟」[1]。
原告等人另外也主張高通違反「加州卡特萊特法」(Cartwright Act),違反該法的要件之一,乃是基於違法目的,「兩人以上的資金、技巧或行為之組合」(a combination of capital, skill or acts by two or more persons for any of the following purposes:)[6]。
但加州地院的Lucy H. Koh法官認為,其他州避免讓被告負過高反托拉斯法賠償責任的考量,在本案並不存在。主要理由在於,本案的被告高通是加州公司,而非其他州的公司。別的州可以為了保護該州的公司,而禁止間接購買者對該州公司直接提起訴訟,但別的州並不需要保護加州的公司。甚至,若適用其他州法,以禁止對高通求償,僅因為被告的違法行為主要發生於加州,這樣對其他州的州民不公平[23]。
高通並不爭執,其行為可能違反休曼法第1條和第2條。但是其主張,根據克萊頓法(Clayton Act)第4條,間接購買者不能請求損害賠償。克萊頓法第4條規定,任何人的企業獲財產,因為反托拉斯法禁止之行為而受害時,可以請求損害賠償[26]。而根據過去最高法院在Ill. Brick Co. v. Illinois案的解釋,間接購買者不能提起損害賠償訴訟,即便直接購買者將其損害轉嫁給間接購買者[27]。
法院指出,在1980年的Royal Printing Co. v. Kimberly Clark Corp.案[28]中,就Ill. Brick Co. v. Illinois案創造了兩個例外:(1)直接購買者受被告控制,(2)直接購買者與被告共謀。但在本案中,晶片的直接購買者OEM廠,並不符合這兩種例外[29]。
但是原告主張,根據2003年第九巡迴法院在Freeman v. San Diego Ass’n of Realtors案[30]的見解,「如果直接購買者沒有真實可能性向供貨者提起反托拉斯法訴訟,間接購買者就可以請求損害賠償」。法院認為本案也不符合這個條件。在本案中,OEM廠並非沒有提起訴訟的可能性。例如Apple就直接對高通提起訴訟,主張其違反休曼法第2條。因此,就原告根據聯邦休曼法請求損害賠償的部分,法院接受高通的看法,駁回原告的請求[31]。
加州不公平競爭法(California Unfair Competition Law)
最後,原告也援引加州的違反加州不公平競爭法(California Unfair Competition Law ,簡稱UCL)。高通主張,如果原告不能證明有反托拉斯法損害,或不能提起全國的集體訴訟時,法院應駁回這部分的主張。但前面論述中,法院指出,原告確實具有反托拉斯法損害,也可提起全國範圍的集體訴訟,因此,加州北區地區法院駁回高通這部分的請求[32]。
結論
就這起美國消費者對高通所提起的集體訴訟,加州北區地區法院的Lucy H. Koh法官認為:(1)原告等人具有反托拉斯法之損害;(2)原告等人就高通與Apple間的交易,具有憲法第3條之訴訟適格;(3)原告等人可主張高通違反加州卡特萊特法;(4)原告等人可提起全國範圍的集體訴訟;(5)原告等人不能援引聯邦休曼法請求損害賠償;(6)原告等人可以主張高通違反加州不公平競爭法[33]。
備註:
In Re: Qualcomm Antitrust Litigation, case No. 17-MD-02773-LHK, at 16 (N.D. Cal. 2017).
Kolling v. Dow Jones & Co., 137 Cal.App.3d 709, 187 Cal.Rptr. 797, 805 (1982).
In Re: Qualcomm Antitrust Litigation, at 18.
Id. at 18.
Id. at 18.
Id. at 18.
Id. at 18.
Id. at 19.
Id. at 19.
Id. at 20.
Id. at 20.
Id. at 21.
Id. at 21.
Id. at 21.
Id. at 21.
Id. at 21.
Id. at 21.
Id. at 22.
15 U.S. C. § 15 (“(a) Amount of recovery; prejudgment interestExcept as provided in subsection (b), any person who shall be injured in his business or property by reason of anything forbidden in the antitrust laws may sue therefor in any district court of the United States in the district in which the defendant resides or is found or has an agent,…”).
Ill. Brick Co. v. Illinois, 431 U.S. 720, 730 (1977).
Royal Printing Co. v. Kimberly Clark Corp., 621 F.2d 323, 326 (9th Cir. 1980),
In Re: Qualcomm Antitrust Litigation, at 23.
Freeman v. San Diego Ass’n of Realtors, 322 F.3d 1133, 1145–46 (9th Cir. 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