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械樹」早期模型 / 圖片來源:SPENCER LOWELL
愛爾蘭新創公司與美國一所大學合作,使用該校研發的技術,計畫建立捕獲二氧化碳的工廠。這可能是迄今全球最大的碳捕獲計畫,清除大氣中造成氣候變遷的二氧化碳氣體。
機械樹
一家位於愛爾蘭都柏林的新創公司矽王國控股公司(Silicon Kingdom Holdings, SKH)與美國亞利桑那州立大學(Arizona State University)合作,獲得使用該校負碳排放中心主任(Center for Negative Carbon Emissions)克勞斯·拉克納博士(Klaus Lackner)所研發技術的權利,計畫建立每天捕獲100 公噸二氧化碳的測試點,並最終擴展為能夠每年減少約380萬噸二氧化碳的工廠。
因其高瘦的柱狀外觀,與像樹木一樣吸收二氧化碳的能力,這項技術也被稱作「機械樹」。與其他碳捕獲技術不同,該技術的設計不須額外的動力抽取空氣,當堆疊的碟盤完全展開後,只靠風讓空氣與碟盤內充滿吸附劑的條狀聚合物接觸,當飽和的碟盤收回底部容器並浸入水中,便開始釋放二氧化碳,此時再收集並純化二氧化碳,而碟盤則能重新展開收集二氧化碳。
低成本的碳捕獲技術
SKH 已在亞利桑那州進行為期兩年的成功測試,將在加州再進行為期兩年的測試計畫,並建造1,200 個碳淨化金屬柱,預計一年能捕獲36,500噸二氧化碳,相當於7,750輛車排放出的二氧化碳。
拉克納博士認為主要依靠風和水,而非熱和電力,將能降低成本,而高成本一直是從二氧化碳捕獲技術的發展阻礙。當機械樹達到完全商業規模時,每噸成本將不到100美元(約台幣311 元)。
新興市場
從工廠和發電廠排放廢氣中捕獲二氧化碳已經有數十年的商業歷史,但直接從大氣中吸收氣體的碳捕獲是一個只有少數公司投入的新興領域,並且在近期先後獲得了資金挹注。
目前為止,市場上有三家研發碳捕獲技術的公司,包括加拿大的碳工程(Carbon Engneering)公司、瑞士的Climeworks公司和美國的Global Thermostat公司。這三家公司均獲得外界的資金挹注。
這些公司將捕獲的高濃度二氧化碳壓縮之後,將其出售給於工業應用,包括製作碳酸飲料、合成燃料、溫室內施肥和提煉石油。
緩解氣候變遷
哈佛大學氣候科學家大衛·基斯(David Keith)是碳工程公司的聯合創辦人,他指出石油和天然氣投資只是冰山一角,人們逐漸發覺碳清除技術在應對氣候變化上可能或必須發揮作用,才是獲得日益增長的關注與資金主因。
SKH 執行長表示:「我們的目標是加速巴黎協定中規定的全球氣候目標,以促進在未來10到15年內扭轉全球碳排放。這項被動方法是碳捕獲技術的演進,它具有在相當短的時間內大規模擴展的經濟和技術可行性。」
參考資料:
Malo, S. (2019, March 5). Do mechanical trees offer the cure for climate change? Retrieved May 14, 2019.
Temple, J. (2019, May 02). Startups looking to suck CO2 from the air are suddenly luring big bucks. Retrieved May 14, 2019.
Arizona State University. (2019, April 29). ASU, Silicon Kingdom Holdings announce agreement. Retrieved May 14, 2019.
Patrick, J. (2019, May 03). ASU behind new push for “mechanical trees” to capture CO2. Retrieved May 16, 2019.
Armstrong, M., Shi, X., Shan, B., Lackner, K., & Mu, B. (2018). Rapid CO2 capture from ambient air by sorbent-containing porous electrospun fibers made with the solvothermal polymer additive removal technique. AIChE Journal,65(1), 214-220. doi:10.1002/aic.16418
如欲閱讀更多最新科學、科技新聞,請瀏覽明日科學網站:www.tomorrowsci.com
本文由《明日科學》授權轉載,以下為原文網址: 碳捕獲技術新突破!新創公司建造「機械樹」,清除空氣中的二氧化碳
【本文僅反映專家作者意見,不代表本報立場。】
Facebook
在北美智權報粉絲團上追踪我們
Please enable JavaScript to view the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