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0年代由於廣播科技的發展,使得歐洲境內商業電視台陸續成立,並可以在其他國家撥放其節目。於是,為了制訂電視廣播監管最低共同規則之框架,因此歐盟於1989年訂立電視無國界指令(Television without frontiers,TVWF Directive (89/552/EEC))[5]。TVWF先後於1997年與2007年進行修正。1997年導入來源國原則(country of origin),即視聽節目僅需要符合產出來源國的法令,無須受到播放國家之限制[6]。2007年則將隨選視頻(Video on Demand)之服務納入管制。2010年擴大電視無國界指令之範圍,並更名為歐盟視聽媒體服務指令(Audiovisual Media Services Directive, AVMSD)。
2015年後,歐盟開始正視媒體匯流的現象,除了啟動修正「視聽媒體服務指令」程序;以及因應媒體匯流現象,歐洲法院2015年10月25日'在C-347/14 New Media Online GmbH v Bundeskommunikationssenat(以下簡稱 New Media Online)[8]案對於適用「視聽媒體服務指令」的視聽內容,有新的詮釋。
本案涉及知名的奧地利報頁出版商,其成立New Media Online網頁,並提供TirolerTageszeitung線上版本。這個網站有一個以「視頻」為標題的子網頁,該子網頁編輯了300多個不同長度的視頻(長短約在30秒到幾分鐘之間)。這些視頻涵蓋了各種主題。絕大多數的視聽內容可以獨立成立,並且與網站上提供的文字的材料無關。鑑於這些特點,奧地利監管機構Komm Austria將數位版報紙視頻部分,分類為隨選視頻媒體服務。出版商因而向奧地利法院,提出監管機關分類正確性之質疑,而法院針對分類問題,進而向歐洲法院提出兩個AVMSD指令的適用範圍之諮詢:
歐盟決策體系分為三大機構:1歐洲執委會:負責決策及立法的提案、監督執行。2.歐盟理事會:理事會成員來自各會員國,屬於部長層級會議,故又稱「部長理事會」。理事會負責投票表決執委會之提案,採多數決。3歐洲議會:有785位議員,由歐洲各國公民直接選舉,五年一任,代表全體歐洲公民。歐盟的決策權與立法權,由議會與理事會共享,法律提案需經議會表決同意才算通過。倘若理事會及歐洲議會無法達成協議時,理事會與議會必需針對提案內容展開協商尋求共識。詳見European Economic and Trade Office, Reporting on the European Union, A Guide for Journalists 2007 Update, also available at www.eeas.europa.eu/.../guideforjournalists_en.pdf
Franklin DehousseKarel Van Hecke, TOWARDS AN AUDIOVISUAL MEDIA SERVICES DIRECTIVE:AN ANALYSIS OF THE COMMISSION’S PROPOSAL, 2006, avail at aei.pitt.edu/.../060606-AudioVis.directive.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