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頒獎典禮暨成果發表會於11月5日舉行,智慧局「2024年產業專利分析與布局競賽」已圓滿落幕,頒獎典禮暨成果發表會當天除頒獎外,同時也邀請出題企業鴻海精密及台灣大哥大分享出題契機、選題的考量,及專利布局對於企業技術創新、競爭力提升與專利保護的實際助益。藉由鴻海中央智權處處長林忠億及台灣大哥大主任工程師林宗憲的分享,可以更深入了解智慧局、企業及參賽團隊之間,如何共創3贏局面。
智慧局局長廖承威致贈感謝牌予出題企業鴻海科技(左)及台灣大哥大(右);攝影:北美智權報/盧頎
智慧局局長廖承威指出,今年競賽首次實行了全面由企業出題的模式,這是一個非常大膽的改革。在第一屆競賽的時候,所有的題目均由參賽團隊自行設定,這樣雖然鼓勵了創新,但也存在一定的偏差。為了讓比賽更貼近企業實際需求,決定邀請企業界出題,讓參賽者自由選擇題目進行分析。他指出這樣的改變不僅讓企業能夠直接表達自己企業的需求,也可讓參賽者有更多與企業直接互動的機會。在出題企業將他們的專業領域知識與參選團隊分享後,參賽者所完成的專利分析報告不僅達到了企業的需求,更具備了實際的商業價值。因此這不僅僅是一次技術競賽,還促進了企業與參賽團隊的深入對話,實現了「知識共享、資源互補」。
|
|
鴻海中央智權處處長林忠億分析選擇題目考量主要有4:分別是行業前景看好、技術創新快速、競爭態勢激烈、
及未來發展潛力大;攝影:北美智權報/盧頎 |
鴻海精密出題考量:申請專利是果,看到問題是因
鴻海這次競賽出題重點針對3個領域,分別是矽光子技術、量子技術及生成式人工智慧,鴻海中央智權處處長林忠億表示,最主要的出題原則就是鴻海本身的需求,希望藉由參賽團隊的努力,可有效協助企業相關專利布局的規劃。不過,他表示可能因為領域前瞻性及題目難度較高,因此只有一支團體獲獎(由台灣科技大學組成的「八二二管理員」圑隊以《矽光子技術專利趨勢分析》奪得佳作)。
林忠億在分享時指出,量子計算技術的快速發展,帶來了前所未見的機遇和挑戰。當前,各國企業在這場技術競賽中都爭相投入,尤其在量子密碼學、量子通信等「後量子技術」領域,更是以未來的安全性和計算能力為目標。不論是台灣、美國,以及其他國家,全球科技公司已展開一場激烈的競賽。
對於鴻海來說,這不僅是技術革新,更是攸關未來競爭力的關鍵所在。若不在量子計算領域及早佈局,鴻海勢必面臨被市場淘汰的風險。為了不在這波量子浪潮中被淘汰,鴻海正積極在量子技術上佈局,確保在未來的產業競爭中佔據一席之地。從專利分析報告可見,世界各地的先進公司皆在搶攻此一前沿技術,顯示了量子技術的市場潛力和前景之廣闊。
林忠億表示,專利檢索並不僅僅是找到資料,專利分析也不僅是為了呈現數據報告。從鴻海的觀點來看,這是一項將創新洞見融入集團研發目標和流程的重要工作,讓企業能夠掌握競爭者動態,預測市場趨勢,並不斷優化自身的解決方案。
首先,專利檢索的首要目標在於透徹了解產業的發展動向,不僅要知道「競爭對手在做什麼」,而是要更深層次的理解「競爭對手做到什麼程度」。這能幫助企業發現競爭者在那些領域已經展開技術布局,也就是他們在市場中所謂的先發優勢。另一方面,鴻海也關注前沿技術的趨勢,一些參賽團隊在競賽報告中提出一些企業忽略的觀點,對於集團的策略考量起到了極大的啟發作用。
林忠億也提到,專利報告的價值之一,在於揭示競爭對手布局的地理範圍。當看到某個企業在特定地區的專利佈局有突增或變化時,即可能是一個重要信號,反映了該企業的策略轉變或潛在計畫正在啟動。這些資料在產業與競爭態勢的分析中至關重要,可以幫助企業了解產業動向的背後,競爭者的布局和資源分配策略,從而進一步預測可能的市場變動。
今年的競賽帶給了林忠億很大的啟發。無論是報告的分工、內容結構、還是視覺化呈現,團隊合作的細緻度一目了然。某些團隊的報告甚至超過了100頁,團隊成員有條理地分工,包括誰負責檢索、誰負責報告、誰負責繪圖和圖表,這樣的協作精神讓他看到了未來人才的潛力。
除了團體合作,創新思維也是鴻海極為重視的一環。對於企業來說,簡單的統計圖表和產業趨勢的報告,雖然能提供基礎資訊,但鴻海希望看到的,是參賽團隊能從不同角度為企業提供全新的見解。能提出鴻海之前未曾發現的產業特點、技術突破,這些才是專利分析真正的價值所在。
林忠億表示,參賽者們的表達能力與專業熱情也給他留下了深刻印象,「看到了團隊成員對比賽的投入,並非單純為了完成作業,而是對這項工作展現出真正的興趣。這份投入讓我們相信,他們不僅在技術上達到了專業水準,也具備進一步發展的潛力。」
對鴻海而言,在專利分析中,專利不僅是一項技術成果,更是一種動機的反映:「我們通常會問:為什麼這個企業會提出這樣的專利?這意味著他們發現了什麼問題?想要解決什麼痛點?以AI為例,企業在專利中提出的每一項技術解決方案都指向了一個潛在需求或市場缺口。問題可能只有一個,但解法卻有千千百百種,我們希望能透過分析,找到更有效的解決方案,或是利用這些資訊優化我們企業本身的技術路線。」
林忠億認為Apple公司是產業中的一個典範,從專利文件中人們往往無法看出他們的實際產品意圖,直到產品正式推出後才豁然開朗;鴻海希望能透過競爭者的專利資料,預測對手未來的產品或技術走向,從而在市場上搶佔先機。
最後,林忠億強調專利檢索在鴻海是所有研發人員的一項必備技能,但要推廣這項技能確實具挑戰。對許多新進的工程師來說,專利檢索是一個陌生的領域,往往不知如何開始。若能在學生時代打下基礎,未來進入企業後必將得心應手,也減少了公司在教育訓練上的壓力。他指出智慧局提供的GPSS(全球專利檢索系統)工具不僅免費且功能強大,是一個非常寶貴的學習資源;希望大家可多加利用此一資源,將專利檢索作為職場進步的利器,並透過競賽,讓專利檢索成為未來人才的必備技能。
|
|
台灣大哥大主任工程師林宗憲表示台哥大希望透過專利布局,捱動技術創新;北美智權報/盧頎 |
台灣大哥大:從競賽看見專利布局與創新的力量
台灣大哥大主任工程師林宗憲表示,在這場由智慧局主辦的競賽中,來自產、學、研的專家及技術團隊齊聚一堂,透過這個專業的專利平台,不僅展示了企業的技術實力,也讓企業與參賽團隊有機會和來自不同領域的夥伴交流學習,相當難得。
● 參賽的初衷:專利布局對技術發展的關鍵意義
林宗憲指出,台灣大哥大一向重視技術創新,尤其是專利布局。專利不僅是企業保護技術成果的工具,更是推動技術發展和市場佈局的重要手段。台灣大哥大高層對專利布局的支持,來自於對未來技術趨勢的洞察:因為好的專利布局不僅能讓企業在市場競爭中保持優勢,也能為企業帶來更多靈感,促使技術持續突破。因此,台灣大哥大積極參加這次競賽活動,目的就是藉由團隊努力,透過專利布局的策略來更深入了解市場趨勢,並保護公司的核心技術。
● 出題考量:偽冒資訊偵測、遠距醫療與智能客服
台灣大哥大在此次競賽活動共選定了3個主題,分別是偽冒資訊偵測、遠距醫療與智能客服解決方案。每一個主題都緊扣實際需求與未來技術發展趨勢。
(1) 偽冒資訊政策:在全球資訊化的時代,人們每天接收到的資訊中,有相當一部分為偽冒資訊。這些資訊的真偽、準確性如何辨別,成了許多企業和個人關注的焦點。台灣大哥大透過AI技術,協助偵測並過濾偽冒資訊,降低假訊息的風險。這樣的技術應用已經擴展至多個場域,不僅提供了企業决策的可信依據,還有助於提升資訊安全。
(2) 遠距醫療技術:從疫情期間的緊急需求到後疫情時代的常態應用,遠距協作和醫療已成為許多企業的日常工具。台灣大哥大推出的遠距協作系統已經被多家企業採用,公司也持續不斷研發其在不同應用場景中的擴展性,例如結合更多互動功能及安全技術,為企業和用戶提供更優質的遠距醫療體驗。
(3) 智能客服系統
客戶體驗是企業競爭力的重要一環。為此,台灣大哥大開發了智能客服系統「小麥」,這是一個結合了AI技術的客服系統,能夠提升顧客服務的精準度與效率。透過智能客服,企業能更快回應客戶需求,提供更高的服務價值,同時也讓企業的服務效能大幅提升。
● 創新社團與內部專利布局培訓
林宗憲表示,在台灣大哥大,創新並非只停留在技術上,更是融入企業文化。台哥大成立了「發明人工作社團」,透過這個平台,來自不同部門的員工可以發揮各自的專長,彼此交流想法,共同成長。台哥大一直鼓勵員工勇於創新,提出更多具有實際應用價值的技術想法,並藉由專利布局來保護寶貴的創意成果。
透過社團活動,台哥大為員工提供專利知識和實務案例的培訓,讓大家在互動中理解專利布局的要領,進一步將知識應用到實際工作中。這不僅促進了員工的專業成長,也為公司的專利數量與品質帶來了顯著提升。這些由內而外的創新活動,可讓台哥大的研發團隊在技術上不斷進步,也帶動了公司在專利布局上的累積與突破。
● 專利對企業發展的重要性
隨著市場競爭越來越激烈,專利不再是企業的一個「選項」,而是必須要有的資產。專利佈局分析能幫助企業在競爭中占據有利位置,識別潛在機會,甚至是避免不必要的風險。透過精心的專利佈局,企業能夠建立技術壁壘,提升自己的技術影響力,並在市場中占據領先地位。
林宗憲強調,專利佈局分析不僅是企業保護創新成果的工具,還能為企業帶來更多的合作機會,助力企業在技術領域內的快速發展。他表示在這次專利佈局分析競賽中,台哥大學到了很多,也看到了專利對企業未來發展的重要性。希望未來更多的企業能夠意識到專利的價值,並積極投入到專利佈局與分析的過程中。這樣不僅能保護自己的技術,還能為企業的長遠發展鋪路。
延伸閱讀:
- 智慧局「2024年產業專利分析與布局競賽」成果揭曉 8支優秀團隊脫穎而出
作者: |
李淑蓮 |
現任: |
北美智權報總編輯 |
學歷: |
文化大學新聞研究所 |
經歷: |
北美智權報主編
半導體科技雜誌(SST-Taiwan)總編輯
CompuTrade International總編輯
日本電波新聞 (Dempa Shinbun) 駐海外記者
日經亞洲電子雜誌 (台灣版) 編輯 |
|
|
|
Facebook |
|
在北美智權報粉絲團上追踪我們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