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似著名商標就一定會貶損其信譽或攀附其商譽?
歐盟2021年Puma v EUIPO - Gemma Group案
楊智傑/雲林科技大學 科技法律研究所 教授
歐盟商標法對著名商標的保護,除了一般的混淆誤認侵權外,還包括減損其識別性或信譽(淡化),以及台灣所謂的「商標搭便車行為」。但是,並非商標達著名程度,就一定可以主張這樣的擴大保護。2021年的歐盟普通法院Puma v EUIPO - Gemma Group案,認為著名商標不當然可以主張這二種保護,除非能提出足夠的證據,證明有這樣的風險。
圖一、義大利的機械製造商Gemma Group Srl之註冊商標
圖片來源:Case T‑510/19, Puma v EUIPO - Gemma Group.
歐盟商標法對著名商標之保護
歐盟商標指令、歐盟共同體商標規章中對具知名度之商標(trade mark which has a reputation)之侵害類型,幾乎一樣。對具知名度商標的侵害類型,除了一般的混淆誤認之虞外,尚包括:(1)減損識別性或聲譽,及(2)不合理地利用其聲譽(taking unfair advantage of repute)。
Puma主張,系爭商標的圖樣與Puma自己的商標,幾乎一樣或高度近似,雖然其指定使用的商品類別,與Puma的商品類別可能不類似,但因為Puma的商標屬於有知名度(reputation)之商標,也就是台灣所謂的著名商標,因而,Gemma Group申請使用該商標,也可能會貶損(淡化)Puma商標的識別性或信譽,或構成第8條(5)所謂「無正當理由不合理地利用Puma商標的商譽」(without due cause ......would take unfair advantage of the repute.......)[1]。
關於著名程度的衡量,根據歐洲法院過去的相關判例,可以包括「相關消費者」(該商標指定使用於商品服務的平均消費者)的認知,假設他們都是理性地、有充分資訊的,且會在相關環境中做出理解的觀察。救濟委員會當初並沒有對相關證據做完整的評估,就直接認定Puma的商標在衣服、運動用品方面,具「實質的、非常實質的著名程度」(a substantial to very substantial reputation)。Puma則主張,自家的商標應該享有「極高著名程度」(exceptional reputation),其著名程度已經跨越了原本商標所指定商品的相關消費者,亦即已經普及於一般公眾。
所謂「不公平的利用他人商標之信譽」,通常是指想對著名商標「搭便車」,或利用其知名度而從事交易。要證明此種傷害的危險存在,必須證明相關消費者會對兩個商標產生某種聯想,或某種連結(establish a link between the marks)。 法院認為所謂連結的概念,雖然在第8條(5)並沒有寫出來,但可由過去的判例法所建立。
從2021年歐盟普通法院Puma v EUIPO - Gemma Group案可知,縱使屬於著名商標,並不當然就存在「利用著名商標之知名度」,或者「減損著名商標識別性或信譽」,除非商標權人能提出足夠的證據,證明有這樣的事實或風險存在。
備註:
EU Trademark Regulation (EU) 2017/1001, Article 8(5)(“5. ...... in the case of an earlier EU trade mark, the trade mark has a reputation in the Union or, in the case of an earlier national trade mark, the trade mark has a reputation in the Member State concerned, and where the use without due cause of the trade mark applied for would take unfair advantage of, or be detrimental to, the distinctive character or the repute of the earlier trade mar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