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8期
2018 年 1 月 19 日
  北美智权官网 历期电子报   电子报订阅管理  
 
台湾地区推动五年人工智能计划,产学界怎么看?
吴碧娥╱北美智权报 编辑部

台湾拥有完整的ICT产业价值链,学研界长期投入在类神经网络、专家系统等理论发展,近年投入在机器人的科学研究每年至少新台币 1 亿元,服务型机器人的研发、机器学习与大数据趋势预测分析比重也逐渐增加,然而在算法上的应用研究与开发则相对较少,且从专利的角度来看,相对于其他国家或主要国际厂商而言,台湾在AI 核心技术的专利数量及布局并不多,特别是在软硬件系统整合应用与产品服务提供等方面,更是亟待突破。为促进AI核心技术及应用发展,吸引优质的AI技术人才,科技部宣布推动为期五年的AI创新研究中心计划,每年投入10亿元,并于2018年1月1日正式启动。

日前由工程科技推展中心主办的「AI人工智能产学媒合会」,邀请产学研界从不同角度探讨AI时代的科创新优势与市场机会。曾任微软人工智能团队首席亚太区研发总监的「PTT之父」杜奕瑾,将2017年视为台湾的 AI 元年,并在2017年3月创立台湾人工智能实验室。杜奕瑾出席该场媒合会时指出,以前AI只是憧憬(vision)不是真实(real),因为计算机的判断多半是错的,准确度不够还不能使用,AI 研究历经过几次低迷,甚至被认为只有机器学习(Machine Learning)、大数据数据挖掘(Data Mining)等特殊领域可行,但从2015年起,计算机在每个领域中的表现逐渐超越人类,现在计算机影像辨识比人的眼睛还准确,不仅介入能医疗辅助,就连语音识别能力也在人类之上了。2017年开始AI更是全面爆发,各行各业都有AI可取代人力之处,当有一天计算机做得比人好的时候,很多事情计算机可以取代人力,就不一定需要人做。

图一、台湾人工智能实验室创办人杜奕瑾

吴碧娥/摄影

谈人才培育:台湾还缺少AI的灵魂

而台湾地区「科技部」规划的「AI创新研究中心」,是透过整合大学、研究机构和企业等多方研究资源,以跨领域、跨校、跨国际的方式培养关键技术的人才,预计号召国内外逾300位AI专家学者投入相关技术发展与应用,目标是培育出3,000名AI人才。

图二、科技部人工智能发展与推动策略

数据源:台湾地区「科技部」

当天杜奕瑾以「眼睛是灵魂之窗」来解释AI发展的关键,其实看到东西的不是「眼睛」,而是「灵魂」,大脑透过眼睛在脑中生成图像,因此发展AI的「灵魂」才是重点。台湾产业很会生产硬件,但缺乏做灵魂的人,这在人工智能领域中是一个很好的机会,全世界在做人工智能的时候,都会运用到台湾人做的主机,台湾虽然在人工智能中扮演重要角色,但问题是就算有很强的AI学术及研发能量,国内却没有产业可以去承接,造成台湾很多研发人才成为流浪在外的高级打工仔,因为低薪、血汗的就业环境,让这些国际级的人工智能人才无法回流,台湾也将失去发展AI的利基和机会。

台湾ICT代工产业发展AI的两大方向

杜奕瑾呼吁,要思考为什么台湾无法做高附加价值、高获利的产业?人工智能对台湾是非常好的机会,可以运用在各行各业,无论是制造业、医疗、生技产业,都能创造新的工作型态和方法。人工智能的关键是「如何运用手上有的资源去做事」,就像网络刚兴起时,所有人都在思考新兴科技如何要运用,才能创造出大家没有想到的价值,这价值就是杜奕瑾所谓的「灵魂」。

台湾ICT代工产业要思考两个方向,首先是如何在原有的生产流程引入AI,增加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另一个从外部角度,如何运用现有技术帮助人工智能产业进行数据搜集,协助产业革命。前者是必须把握时机尽快投入的,后者虽然比较困难,但报酬却是非常大,台湾厂商千万不可忽略。

当全世界都绞尽脑汁在思考AI这件事,杜奕瑾看到台湾有非常好的实力,发展AI不用人口多,只需要创意就足够,他希望将AI的氛围带进台湾来,无论从硬件、软件到各产业,对台湾都是很好发展的契机,希望大家齐心齐力,将台湾打造成世界级的人工智能岛。

制造业、服务业是台湾的机会,呼吁政府加速开放

台湾地区「工研院」巨量信息科技中心主任余孝先指出,人工智能历经几波起伏,这算是AI第三波大浪潮,机器学习领域的变化最大,带来的机会也最重要;但在AI快速发展之余,也要小心各种泡沫化。在AI产学媒合中,产业界会挑是对台湾产业有帮助的主题,要谈机器学习,最重要的是要有「资料」(data),而台湾有什么独特的数据可以供机器学习运用?美国总统川普正在大举提倡制造业回流美国,未来趋势并非降低劳动成本,科技变化会造成整个产业的大移转,随着人工智能的进展,不需降低制造成本就能让制造业回流。余孝先认为,制造业同样是台湾的机会,因为制造业数据是我们自己拥有的,不像其他社交媒体(Social media)数据掌握在Google、Facebook、阿里巴巴等国外大厂手里,虽然用来练兵很快,但要有实质的产业效益很难,因为资料掌握在他人手里。除了已有工厂、制程、流程的改进和创新,国外报告也显示,未来对于AI投资最大的会是财务金融产业,因为AI将会破坏原来的游戏规则,新科技会创造出很多新机会,尤其会是服务业。

图三、工研院巨量信息科技中心主任余孝先

吴碧娥/摄影

余孝先强调,人工智能的产学合作要对台湾有影响力,因此以制造业、金融业、医疗业为优先,但若是涉及「监理沙盒」((Regulatory Sandbox)),台湾成功的机会就少一大半,因为必须设立一些制度来突破现有的限制,台湾不像大陆本身就是一个沙盒,根本不需要监理,当台湾还在谈开放的时候,其他人都已经做得差不多了。但余孝先认为,这不代表台湾要放弃,而是要促使政府更快速开放才行。

AI利与弊

而在AI产学媒合会中,仍有许多对于AI疑虑的声音,像是AI究竟会取代人类工作还是创造新的机会?发展AI是否会危及人类?对此杜奕瑾响应,从蒸汽火车发明的时代,人类面对产业移转就不乏这样的恐慌,AI只是科技进步的一个延伸,AI虽然强大,但目前在理论性的推理上仍有局限,换个角度想,「如果家里请了保母是否就能取代妈妈?」计算机只是越来越有能力代替人类处理的事情,同时也会释放出更多新的就业机会。AI只是产业转型的过程,虽然会取代过去人类的工作,但也会创造出更多高附加价值的就业机会。AI完全取代人类并非不可能,但目前来看还需要有很长的进步时间。

图四、台湾地区人工智能学会理事长许辉煌

吴碧娥/摄影

台湾地区人工智能学会理事长许辉煌表示,台湾地区人工智能学会已经成立22年,超过200位学界教授参与其中,2017年在台湾地区「科技部」大力推动下,产学研界更加重视人工智能发展。学界将人工智能分为强弱两种,有意识、有情感、可以思考的「强人工智能」,这是人类比较害怕的部分,很多人呼吁要立法限制人工智能,应该是针对「强人工智能」这部份,或是AI在战争上的应用。不过现在技术研发的重点仍在「弱人工智能」,就像众所皆知的AlphaGo,也只是在处理解决特定的问题而已,从过去科技的历史来看,对于AI不用过度担心;另一方面则是大家对于AI进展期望太高,许辉煌认为,虽然AI发展已有显著进步,但应用条件还是在非常限制的环境下,很多人都担忧AI会取代人类,因此协助社会大众了解AI很重要,若有疑虑误解要先破除;反倒是资安这块比较让人担心,要注意黑客一旦入侵可能造成的漏洞。

 

作者: 吴碧娥
现任: 北美智权报资深编辑
学历: (台湾)政治大学新闻研究所
经历: 骅讯电子总经理室特助
经济日报财经组记者
东森购物总经理室经营企划

 


 





感谢您阅读「北美智权报」,欢迎分享智权报连结。如果您对北美智权电子报内容有任何建议或欲获得授权,请洽:Editorial@naipo.com
本电子报所登载之文章皆受著作权保护,未经本公司授权, 请勿转载!
© 北美智权股份有限公司 & 北美联合专利商标事务所 版权所有 234 台湾地区新北市永和区福和路389号五楼 TEL:+886-2-8923-73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