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3期
2018 年 6 月 22 日
  北美智权官网 历期电子报   电子报订阅管理  
 
台湾专利环境大体检
王美花:不满意但尚可运作;吴冠赐:还有很大的改善空间
李淑蓮╱北美智权报 编辑部

在专利师公会10周年暨第一次专利师节庆祝活动中,台湾地区「经济部」次长王美花在致词时表示,从专利师法制定后,10年间一路走来,期间跌跌撞撞,到今天整个专利制度,虽然不太满意,但尚可运作。虽然语带无奈,但言若有憾,心实喜之。因为凡事必须要先有才能求好,专利师法生效,代表了台湾专利制度纳入正轨的第一步,而台湾的专利制度也的确渐渐的在进步。会后,北美智权报专访了台湾专利师公会理事长吴冠赐,他表示虽然过去公会作了很多努力,一点一滴的改善了台湾的专利环境及逐步提升了专利师的地位,但整体而言,仍有很大的改善空间。从专利师地位的提升、公会的定位、专利师考试的窘境、以及专利事务所的经营形态等不同面向,吴冠赐一一谈到目前台湾专利大环境急需改善的地方。

 
摄影:李淑莲

专利师地位及公会功能的提升

说到专利师地位,专利师节[1]及专利师法袍的认证通过,可以说是吴冠赐在公会理事长任内,对提升专利师地位的显著成绩。然而,在现实面,对专利业界的资深从业人员来说,拥有一张专利师证照跟没有证照的差异没有很大,尤其是资深的专利工程师,只要写出来的专利稿获得客户认可,一纸证照对他们而言,加分作用不多;反观在法律界,拥有律师执照跟没有律师执照的从业人员,却是高下立见。

针对专利师地位提升的部分,吴冠赐认为可以分个人及专利师公会2部分来谈。就个人的部分,他认为在专利师制度下,专利师不应只局限在专利稿撰写,而应该是专利、商标、著作权等等通通都要懂的从业人员,同时也要了解企业营运与研发方向,如此一来,才能协助企业进行专利管理和维权。事实上,专利师资格对已经很有经验、收入很丰厚的专利工程师来讲,加分不多;但对一些较年轻或是看得比较远的专利从业人员,像是未来要转型业务,要出国去洽谈,那专利师身份则绝对有加分作用。再者,如果有成立事务所的计划,那更是一纸证照不可少。

吴冠赐指出,在国外专利师的地位都很祟高,台湾的专利师到国外开会,都很受欢迎,很多人要跟专利师互动,但在台湾,专利师就比较没有声音,能见度也比较低。他说,就个人部分,不代表有了专利师证照后写出来的专利就比较好,或是赚钱的机会比较多,最重要还是客户是否买单,这是很现实的问题。但在整体专利师族群的部分,专利师公会有一些任务及目的,像是有系统的吸收知识、提供一个平台让专利师来演练、组团出国去推广……等等,公会有很大的功用是在这些地方提升专利师的地位及能见度,如果没有参与其中的人是很难理解的。

吴冠赐强调,专利师公会是一个针对所有IP人员(包括企业IP人、日本代理人、美国代理人、中国代理人)提供服务的公益性平台,也为各行各业的智权从业人员提供服务,不仅是专利师,也包括律师、专利工程师、专利代理人、专利行政及专利管理人员等等。这种观念跟以前不太一样,变成大家都是一伙的伙伴关系。

在经过多年的历练,吴冠赐指出专利师公会现在相当有组织,可以到世界各地去开会,这是专利师个人做不到的。而且专利师公会设有14个不同的委员会,可以吸收主管单位各种不同的资源,累积很雄厚的知识。他说:「专利师公会其中一个任务就是提升台湾业界水平及经济水平,特别是在智财权这一块。」

从现实面来看,因为专利师公会可以有系统、有组织地收集很多数据,如果主管单位有专利相关的案子要委托,公会可以游刃有余的找各方面的专家来处理。他说:「如果找很多第一线有经验的专利从业人员来集思广益,所做出来的东西会比较务实」。

就像现在主管单位为了产创条例修正而需要推动的无形资产评价,各方都在角力,又要做教育训练又要考试,而吴冠赐的看法是,当中有些部分要花比较多的时间去理厘清,像专利因为又有技术又有know-how,所以不太适合与其他无形资产像是商标和著作权等混在一起处理。他指出公会在第一时间已去拜访过台湾地区「工业局」及「智慧财产局」,在子法订定的第一时间已经切入,专利师公会的想法是只要受过相关训练及通过考试,所有人都可以担任无形资产评价师,但是,无形资产的范围很广,专利的技术也很多样,如果只是利用一些会计原则就来进行无形资产评价,那等如是缘木求鱼;评价出来的东西如果没有数据或是报告支持,别人是不会买单的。所以要在评价后还要回过头来谈可行性,像是技术买卖平台、融资的参与。

至于其他像是生产流程、经营管理、工程参数等等,都是knowhow。这些东西都会影响到技术的价值,所以必须有一些懂专利的人,去制作一些专利地图、专利布局等等,才知道专利能不能实施,执行力道有多强……,如此一来,才会真正了解这个专利的价值,有时候还要整个专利家族来评估。吴冠赐指出这些都需要有经验的第一线专利从业人员来执行,而专利师公会愿意在技术报告的部分提供支持,像公会今年刚成立了无形资产评价委员会,就这方面提供专利师全方位的完整训练[2]

主管单位该给公会及专利业界的支持及协助

回想当年,吴冠赐觉得以前大家都很保守,就算是现在,会经常参加公会活动及对专利师公会有感觉的专利师应该也不会超过5成。另外有5成根本不会跟公会打交道,这些隐性的公会会员有些原本就是从事专利工程师的工作,即便考上了专利师,在加入公会后,还是做他原来做的事情,从事他原本的工作。这一类型的会员对原本赚的钱就很满意,也不需要与外界打交道,而另外一类型则是有兴趣于处理会务的,但为数不多。

反观日本的弁理士会(即专利代理人协会),其理事长、副理事长都是受薪的专职人员,这样才能更客观及更全心的投入会务。在经费的部分,日本弁理士会接受政府经费补充,日本政府给弁理士会不少奥援。至于韩国更是如此,韩国专利代理人公会每次出国开会时,政府都会补贴很多钱;另外政府也会给他们很多经费去进行项目。反观台湾专利师公会却没有从政府拿到很多支持,公会要做的事情也很多,也要到处开会,但却一点也没拿主管单位的钱,都是自掏腰包的。单就国际化的部分,公会除了要到不同国家去开会外,还常与国外智财业界互动频繁。

就台湾专利业界的部分,吴冠赐认为比较重要的问题是:「案源在那里?」。如前文所提,专利师可以做的不只是专利说明书的撰写,还要能帮企业进行检索,如果没有前案,才会动手准备撰写;另外还有规划,像是申请多少件专利及申请那些国家。在后端的部分,当专利事务所撰写了很多专利之后,也可以协助企业评估这些专利究竟好不好用。吴冠赐指出,「事实上,整个专利的生命周期都是专利事务所可以提供服务的,但目前主管单位并没有给台湾本土的专利事务所太多的空间,像是很多时候主管单位一些案子,都只会找国外的和尚来念经,或是给非专利业界的人来处理。其实如果要去处理这一些,很多有经验的人都已经在国内业界了,为何还要外求?我觉得主管单位在制订专利相关的政策或配套时,都应该先鼓励台湾本土专利业者来参与」。

此外,针对国外的部分,国外也有不少企业来台湾申请知识产权,包括专利及商标。吴冠赐认为主管单位应提供足够的经费,让国内IP从业人员到国外参加会议或是开研讨会,让国外企业及事务所可以清楚了解台湾的专利状况,像是台湾专利需要独立申请、台湾并没有加入PCT,所以专利要如何申请……等等议题;并到处去跟国外相关单位互动,以提高能见度。目前台湾地区「智慧局」本身这部分作得不多。吴冠赐认为这部分如果能积极的运作,那对国外企业或学研机构来台湾申请专利会有鼓舞的效果。他指出 「这种类似是产业推广,像农业、观光业可以在国际媒体以打广告或是参展方式推广,专利产业也一样。主管单位如果在这方面没有足够的人力或是资源,可以委托专利师公会或是事务所来进行。即便专利师公会或是事务所本身要提拨与主管单位相同金额的经费,应该也有很多事务所乐意,因为不仅可以把整个专利市场做大,同时也能确保主管单位把钱用在刀口上」。

专利师考试改进空间很大    建议仿照美国

历经了10届的专利师考试,也如同王美花次长说的,「虽不满意但尚可运作」。不过,吴冠赐对「尚可运作」现况不太满意,计划今年底前再次与考试委员沟通,以仿照美国专利代理人考试为目标,进行改革。

谈到现在专利师考试的窘境,吴冠赐指出专业考试的应考资格与应考题目本来应该要相呼应,所以其他国家都限定专利代理人的应考资格是理工科系背景,或是修读过一定数量理工学分的。但当年制定专利师考试资格时,因为有很多不同科系的人才也想来考,所以应考资格便全部开放,结果变成考上的人跟市场所需要的人不能相呼应,情况显得很无奈。为了改善这种情况,往后便陆续加入了一些简单及基本的理工科目,像是普化、普物这些,但最后出来的结果却变成了普化、普物及微积分,除了科目越来越多之外,题目也变得越来越难。

吴冠赐表示,在106年初专利师公会去考试院拜会的时候,曾跟考试委员提过,要将考试录取标准放宽一点,从10%提高到16%,所以去年录取的人数才翻了一倍,从30多人提高到70多人。事实上,台湾IP从业人员报考专利师的决心很淡,因为在很多事务所中,专利工程师的地位不会因为考上专利师而提升,也不会因为没考上专利师而不提升;这跟法律从业人员有没有律师证照是完全不同的状况。

吴冠赐认为,从需求面来看,市场上需要各种领域的专利师,像是电机、机械、化工、生物科技、设计……等等,可是现在的专利师考试已经到了没有办法分辨的地步。主要是因为现在专利师考试有自选科目,因为设计科目比较容易得到分数,所以学电机的、化工的、机械的……全部都去选设计,变成全部录取的考生都是考设计的,让现在的考试变得有一点糟糕。吴冠赐表示可以考虑改变为考不同科目的有不同的录取名额限制,或是以目前台湾专利不同类型的案件量来设定考不同科目的录取名额。

吴冠赐同时也提出了另外一种思维:如果全部人都要考一样的科目,那最简单就是参考美国的方法,只要限定曾修读一定数量理工学分的报考资格,那全部人便可以考一样的科目。他强调如果真的要开放全部人都可以来考,那至少在考试科目上不要让应考人太投机,一个制度如果可以让人很投机,那就干脆不要这个制度,如果把一个制度搅烂,最后没人要考,那对大家也没有好处。

专利师公会计划今年会再去找考试院讨论专利师考试的事,建议仿照美国,应考资格可以分大学毕业科系是理工技术背景的(Category A),及非理工相关科系毕业者(Category B)可以修读一定数量的理工学分,以符合应考资格两类。就像已修读一定法律学分可以去考律师一样,吴冠赐认为如果要解套的话,学美国的制度是最好的。如果应考人还是学生的话,可以在学校内选修,如果是已经毕业的,就可以去修学分班。吴冠赐表示他有去访问过文科及商科的教授,他们都非常赞成仿照美国专利代理人的考试资格,认为学文科或商科的如果修了一定数量的理工学分就可以应考,那除了可以增加知识外,跨领域的养成对以后的发展很有帮助。

吴冠赐指出,其实考试院的委员什么科系都有,反而是理工科系的比较少,所以他们对这种想法应该能理解及接受。但因为今年时间比较紧迫,所以希望明年可以完成修正,从第12届专利师考试开始,把现有专利师考试中的理工科目通通拿掉。吴冠赐表示改变要一步一步来,先学美国制,来为目前困境解套。如果一下子减少了2个考试科目,考试的人就会变多。吴冠赐强调这种考试方式好处很多,像前文曾提过专利师不一定只是撰写专利说明书,像现在如果学商科的考上专利师,也可以从事专利管理及专利运营的工作。

事务所经营模式,应改为有限责任制

最后,吴冠赐提到台湾地区的事务所经营模式,其实是与世界脱轨的。因为不管日本、英国……,世界上专利大国的事务所都可以选择采有限责任合伙制的经营方式,唯独台湾规定专利事务所要采无限责任制,这是相当不合理的。

吴冠赐指出公会已尝试推动有限责任制很久,但一直没有成功,最大的原因是保险问题没法解决。但他认为有限责任制其实不需要跟保险挂勾,业者只需要去揭露赔偿额度即可。他说「有时候即便是无限责任,所得到的赔偿也不见得比有限责任制多。另一方面,很多行业的危险性都比专利代理高,但这些行业也是有限责任制,为什么专利代理就要负无限责任?这是一个永远想不透的问题」。

事实上,专利事务所如果采有限责任制,可以用登记资本额来作为赔偿依据,然后客户自然会去参考及选择,所以不一定要与保险配套。吴冠赐表示专利师公会曾经跟许多保险公司谈过,但很多保险公司不愿意承保。因为保险业者对专利代理不熟悉,觉得专利代理很复杂。另外一个原因可能是因为市场不太,因此保险业者也不愿意花时间去钻研。

如果有限责任制一定要缚保险,吴冠赐会持比较悲观的看法,所以他建议可以让有限责任与无限责任制并行,让业者自行选择。对规模大的事务所来说,因为资本额高,所以有限责任可能反而对客户比较有利;反观一些小型事务所因为资本额低,有限责任制不利吸引客户,也可以选择继续采无限责任制。申请人也可以自由选择委托那一种事务所服务。

 

备注:

 

作者: 李淑莲
现任: 北美智权报主编
学历: (台湾)文化大学新闻研究所
经历: 半导体科技杂志(SST-Taiwan)总编辑
CompuTrade International总编辑
日本电波新闻 (Dempa Shinbun) 驻海外记者
日经亚洲电子杂志 (台湾版) 编辑

 


 





感谢您阅读「北美智权报」,欢迎分享智权报连结。如果您对北美智权电子报内容有任何建议或欲获得授权,请洽:Editorial@naipo.com
本电子报所登载之文章皆受著作权保护,未经本公司授权, 请勿转载!
© 北美智权股份有限公司 & 北美联合专利商标事务所 版权所有 234 台湾地区新北市永和区福和路389号五楼 TEL:+886-2-8923-73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