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论是为了取得市场、增强研发能量、延揽人才,企业并购都可以快速达到目的。但在台湾,并购却是企业经营者相当陌生,也不常使用的工具,使得企业发展速度相对缓慢,也错失成长的好时机。现在,正是生技业寻求快速成长的时机,也该好好认识企业并购了。
台湾生技产业过去给人的印象是只有市值没有产值,也就是股价表现虽然亮丽,但营收总是差强人意,甚至还没有实际产品。不过,在2018这个印象终于被扭转了,台湾生物产业协会理事长李钟熙指出,台湾120家上市柜的生技公司中,去年的收入大约为2千5百亿元,比前一年(2017)成长了11%;在新药的研发上也有相当进展,有300件正在进行临床试验,「其中有170件是在美国FDA Approval的阶段,更已经有6个药物在美国、欧洲市场进入销售阶段。」
既然有了市值、也有了产值,下一步自然要加快成长速度,扩大规模;但筹资困难的问题也一直存在,尤其台湾即使是中型的生技公司,规模也都太小,不一定能获得投资人青睐。这个时候,并购就成为业者应该考虑的选项。
小有成就后,台湾生技业开始面临成长考验
图1:台湾生物产业协会理事长李钟熙
摄影:蒋士棋
其实,在国际生技业中,并购活动一直方兴未艾。资诚联合会计师事务所副所长曾惠瑾指出,今年一月,日本的武田药厂(Takeda)完成收购爱尔兰药厂Shire的全部程序,总金额将近19兆台币,使武田成为全球第八大的制药公司。同样是今年一月,美国的施贵宝(BMS)则是以740亿美元买下专攻免疫疗法的Celgene,取得在癌症治疗领域的领先地位,显见并购的重要性。
不过,为什么现在要谈并购?「因为这个世界愈来愈没规矩!」台湾并购与私募股权协会荣誉理事长黄日灿指出,台湾的产业向来以代工为主,不需要自己担心市场,但这一、二十年来,产业变化太快,传统的自我内部成长渐渐追不上产业变化速度,「坦白说,只要不出国门,待在台湾就不用紧张,可是真正的竞争跟市场都在海外。」他提醒,并购绝对不是企业经营成功的万灵丹,但为了应付愈来愈快速的变化,台湾企业绝对得把并购当作选项之一。
从统计数字也可以看出全球与台湾在并购上的一热一冷。从2014~2018年间,全球每年的并购金额,大约介于2兆至4兆美元间,不过黄日灿最重视的却是案件数。「单看金额不准,因为总是有买贵或买便宜的时候,」他补充,过去五年内,每年的并购案件数都维持在两万件左右,这代表不管景气好坏,「企业都有并购的需要」。
并购至今仍非生技业重要选项
那台湾呢?「生技产业的占比太低,实在很难说形成什么趋势,」黄日灿表示,台湾产业的并购活动中,还是以资通讯(ICT)产业为主流,生技业只有7%,不论案件数或金额都难以跟国际相比,而且国内业者的内部并购,以及外国资金来台并购加起来,就已经占了80%的案量,台湾业者向外并购只有20%,无助于规模的提升;但值得注意的是,相较于国际上,制药产业为生技业并购的大宗,在台湾反而是医疗器材产业的并购案例最多。「这是因为ICT产业也开始切入医材,」黄日灿补充,台湾愈来愈多的创业案例是工程师与医师的结合,成为生技业的亮点。
图2:台湾私募与并购股权协会荣誉理事长黄日灿
摄影:蒋士棋
既然并购这么重要,实务上该怎么进行呢?黄日灿建议,可以参考台湾科技业中,过去发展出的四种模式:
- 大联大模式:同业共组产业控股
在控股公司的架构下,子公司可以保持相当的独立性,又可以共享资源,节省管理成本。
- 联发科模式:并购整合。
透过收编、整合同业,不断扩大自身的规模与业务能量,成为产业龙头以及全球性的竞争地位。
- 佳世达模式:跨业投资。
透过并购进军生医领域,缩短进入新产业的时间,并且开拓全新的发展机会。
- 诠鼎模式:退场转型。
当本业已经趋于饱和,不如趁早转进其他领域。「大家想想看,如果诠鼎没有把公司卖掉的话,我们今天有微热山丘的凤梨酥可以吃吗?」
总结来说,黄日灿认为,不论靠并购成长或自发性内部成长,考验的都是企业领导人的策略能力。他引述《蓝海策略》作者金伟灿的一句话:「企业领导人要思考的不是明天,而是后天」,他解释,「你要先想清楚,希望后天的自己变成什么样子,才能决定明天该做哪些准备,以及从今天开始,自己该做好那些调整。」
资料来源: 生技医药并购论坛,资诚联合会计师事务所,2019/03/22
好消息~北美智权报有微信公众号了!
《北美智权报》内容涵盖世界各国的知识产权新闻、重要的侵权诉讼案例分析、法规解析,以及产业与技术新知等等。
立即关注北美智权微信公众号→ NAIP_IPServices
~欢迎读者分享与转发~ |
|
|
作者: |
蒋士棋 |
现任: |
北美智权报资深编辑 |
学历: |
(台湾)政治大学企管系 |
经历: |
天下杂志记者
今周刊记者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