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五月,正当美国的疫情全面爆发、企业开始缩减资本投资时,美国一家远距医疗厂商AmWell反而接获了高达1.94亿美元的创投投资,而且参与其中的投资人也不乏日本武田、德国安联集团等要角。AmWell能获得创投青睐的原因很简单:新冠肺炎疫情。
「过去两个月里,我们的业务成长速度比前两年还快,」在新闻稿里,AmWell的CEO表示,监管法规的松绑以及保险制度的完善,美国社会对于远距医疗的需求会愈来愈大。而获得这笔融资之后,也让AmWell离IPO(股票初次公开发行)又更近了一步。
图1:AmWell在疫情蔓延当中抓住发展机会,成功达到创投资金。
数据源:http://www.amwell.com
至于台湾,虽然表面上社会受到疫情影响的冲击有限,但许多产业在这段时间内早已发生了不小的变化。举例来说,知名的连锁烧肉品牌「干杯」旗下专攻高档市场的老干杯,在五月中时就推出了午、晚餐的便当外送和外带服务,而且食材完全比照店内的规格,一份的和牛牛五花便当价位更将近900新台币。
台湾餐饮业正在适应疫情造成的消费改变
这个举动除了考验台湾消费者对高价便当的接受度,也是考验传统主打店内体验、专人服务的老干杯,能否在疫情影响下迅速应变。毕竟当疫情影响时间已经愈拉愈长,就算严重程度已经减轻,但人们的消费和生活型态,都已经因为这次疫情发生改变。
更尴尬的是,未来发生全球性传染病的频率,可能愈来愈高。台湾「工研院」产业科技国际策略发展所生活与生医组组长张慈映分析,2003年的SARS到2012年的MERS之间相隔了约9年,但MERS与新冠肺炎(Covid 19)之间只隔了8年。「传染病的出现时间已经缩短,」她表示,大规模传染病的突然爆发,在未来很可能变成常态,「我们必须预先准备好防疫措施,来因应下一次未知病毒的来袭。」
这也催生了时下正热络的「0接触」经济。在疫情爆发之前,消费者使用外带、外送服务的目的往往只是方便;但在疫情当中,因为要尽可能减少人际之间的传染机会,反而成为消费型态的主流,造就一波新热潮。张慈映也引用美国消费者研究公司Firstinsight在七月发布的调查报告,指出愈来愈多的美国消费者已经转为「门市自取(BOPIS)」的消费模式,「整体看来,美国消费者减少了30%的实体店铺消费,却增加了21%的网络购物。」
现在,甚至连传统的医疗院所,也必须跟上「0接触」的趋势。原本在疫情的冲击下,人们就会自发性减少非必要医疗行为和到院频率,但对于确实有医疗需求,尤其是必须定期追踪回诊的慢性疾病族群来说,就陷入了防疫与看医生的两难;也因此,过去半年内,美国的远距医疗产业呈现了惊人的成长。
因应「0接触」经济,新赢家可能正慢慢浮现
图2:Teladoc刚在5月初完成一桩并购,扩大远距医疗的服务能量
图片来源:http://www.teladoc.com
举例来说,在产业一片缩减支出的声浪中,美国远距医疗龙头Teladoc在八月初时,逆势出手并购了Livingo Health。前者是连结企业、员工、医生的在线虚拟平台,让企业员工可以免去冗长的预约排队,直接在在线获得专业医师的诊疗;后者则是数字化的健康管理平台,透过数据分析技术来追踪、预测客户的健康状况。换句话说,虽然两家公司的强项分别是第一线诊疗和后端分析,却有着不需与病患面对面的提供服务的共通点,未来的发展充满想象空间。
报复性消费是一时的,产业变革才是永远的。疫情固然对各行各业都造成冲击,但能够最先适应新常态、并从中找到新机会的,才有可能是新时代中的赢家。
数据源:
「普建医疗科技国际队:畅谈台湾科技防疫超实力!」研讨会,2020/07/24
好消息~北美智权报有微信公众号了!
《北美智权报》内容涵盖世界各国的知识产权新闻、重要的侵权诉讼案例分析、法规解析,以及产业与技术新知等等。
立即关注北美智权微信公众号→ NAIP_IPServices
~欢迎读者分享与转发~ |
|
|
作者: |
蒋士棋 |
现任: |
北美智权报资深编辑 |
学历: |
(台湾)政治大学企管系 |
经历: |
天下杂志记者
今周刊记者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