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9期
2021 年 6 月 23 日
  北美智权官网 历期智权报   订阅北美智权报  
 
人工智能AI人才何处觅?Google、Microsoft搜括最多
李淑莲/北美智权报 编辑部

最近几年,不管是媒体报导、市场调研、产业报告、创投焦点,都不约而同的指向了AI人工智能产业,看来AI已经在不知不觉间渗透百工百业,就像是半导体一样,在未来几乎每个产业都少不了AI。但与半导体不一样的是,除了最高阶的先进制程外,半导体的技术可以说是相对的成熟,所以基本上人才的获得难度不算太高,只要薪酬符合市场行情,员工的招募应该不难,但能否留住人才,特别是顶尖的人才,则是另外一个议题。相对于半导体及资通讯技术,AI人工智能仍是发展中的技术,就算是目前应用比较普及的语音识别、计算机视觉、机器学习、深度学习……等等,仍然有许多不成熟的地方有待改善,也没有统一的标准可以跟随。另一方面,虽然AI技术的发展历史可以追溯到1956年达特矛斯(Dartmouth)会议,迄今已有超过60年历史,但事实上,AI应用的起飞及大量企业投入也不过是这10年左右的事,相关的人才培育亦然。因此,人才严重缺乏的现象是可以理解的。AI的人才究竟有多缺?一家国外专利事务所负责人举了这样一个例子,虽然有点夸张,但却可贴切描绘现况:「假如你是一个半导体、5G、物联网人才,你还是要飞到我们公司来面试,不会享有什么特别待遇;但如果你是一个AI领域的人才,就算你身处月球,我们也会想尽办法飞过去跟你面谈。」

在过去10年间,随着全球AI人工智能迅速发展,世界各国无不费尽心力投入相关领域的人才培育。据北京清华大学人工智能研究院知识智能研究中心发表的 《人工智能发展报告2011- 2020》(下称报告)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底为止,全球人工智能领域学者数量共计155,408位,覆盖120多个国家,主要集中在北美、欧洲及东亚地区。其中,值得关注的是「高层次学者」的名单。

报告所指的高层次学者是AI 2000的最具影响力学者名单 (AI 2000 Most Influential Scholars)。[1]2021年度AI 2000推出200名人工智能全球最具影响力学者和1800名提名学者,分布全球,其中美国占大多数,达1,164人次,占比58.2%,中国大陆在学者规模上位列第二,为222人次,占比11.1%。与此同时,二百多位学者在多个领域上榜,比如 Yoshua Bengio 在五个领域取得杰出科研成果。[2]

报告中的「AI人才」指的是入选 AI 2000榜单的 2,000位高层次学者。由于同一学者会入选不同的领域,因此报告经过去重处理后,得出AI高层次学者共计1,833位。如以地区分类,则美国AI高层次学者的数量最多,有1,244人次,占比62.2%,超过总人数的一半以上,而且是第二位中国大陆196人次 (占比9.8%)的6倍以上。德国位列第三,是欧洲学者数量最多的国家;其余国家的学者数量均在100人次以下。人工智能领域高层次学者人数前十大的国家如图1所示。

图1. 人工智能领域高层次学者人数排名前十大国家

来源:AMiner

Google拥有最多AI人才,Microsoft、Facebook紧随其后

虽然这里的人才指的是高层次学者,但这些学者不是都藏身在学研机构中作研究、写论文的。事实上,也有不少被大企业网罗,投入AI的应用开发。图2是人工智能领域高层次学者人数排名前十大的单位,当中有7家学研机构,3家企业。当中,有9家是美国的单位,排名第九的北京清华大学是唯一的中国学术单位,不得不说美国在AI人才的培育及取得上,占了很大的优势。从图2可见,全球人工智能领域高层次学者人数前十大单位中,居首位的是美国的Google,拥有 135人,也是唯一一家高层次学者数过百的机构;另外2家企业分别为Microsoft (80人)、Facebook (51人) 。

其中,Google人才的领域分布与Microsoft明显有所区隔,反而与Facebook重迭比例较高。Google人才主要分布领域包括计算机视觉、自然语言处理、语音识别、安全与隐私;而Microsoft人才主要分布领域则为数据挖掘、信息检索与推荐、数据库、人机交互、可视化及计算机网络。

图2. 人工智能领域高层次学者人数排名前十大单位

来源:2021年AI 2000,AMiner

AI人才培育  高校任重道远

从图2《人工智能领域高层次学者人数排名前十大单位》中明显可见,AI领域高层次人才培育及养成有很大部分是从学校着手的,因此才会出现十大中学研单位的数目比企业多一倍的现象。

以中国大陆为例,从2018年起开始重点发展,主要藉由高校成立AI学院研究院 、设立AI专业课程的方式来培养AI人才。 教育部在《高等学校人工智能创新行动计划》中提出,要加强人工智能领域专业建设,形成「人工智能 +X 」复合专业培养新模式。当时目标是到 2020年建设100个「人工智慧 +X 」复合特色专业课程,设立 50 家人工智能学院、研究院或交叉研究中心,并引导高校通过增量支持和存量调整,加大人工智能领域人才培养力度。

在台湾地区的部分也不遑多让,笔者粗略的统计,在最近3年已经有近20家大专院校成立AI人工智能相关学位/学程(附表1)。虽然没有打出「人工智能 +X 」的口号,但事实上各大专院校相关的AI学位/学程就是以「人工智能 +X 」的概念打造出来的。像是医护起家的中台科技大学于2020学年增设人工智能健康管理系,目标培育能将AI技术导入健康产业和医疗院所的人才;以工科起家的大华科技大学2020学年增设「智能制造工程系」、「智能车辆与能源系」; 中信金融管理学院于2019学年度起,设立全台第一个人工智能学系(AI系),课程目标以人工智能、区块键、云端运算与大数据等四大方向为主轴;马偕医护管理专科学校成立人工智能暨医疗应用科……等等。以上各校的例子均是在学校本身的专长(X)上,再加上人工智能技术,以达到「1+1 > 2」的加乘效果。

附表1. 台湾地区近3年新增之AI人工智能相关学位/学程

学校名称

AI相关系所或学程名称

台湾大学

资讯工程学系人工智能硕士班

中台科技大学

人工智能健康管理系

文化大学

信息管理学系硕士在职专班人工智能与巨量数据组

长庚大学

人工智能学士学位学程 (民国111年申请成系)

中兴大学

人工智能与数据科学硕士在职学位学程

亚洲大学

人工智能博士学位学程

中原大学

电机信息学院人工智能应用学士学位课程

淡江大学

电机工程学系硕士班人工智能物联网组

中华大学

资讯工程学系学士班人工智能组

圣约翰科技大学

人工智能应用学士学位学程

大华科技大学

智能制造工程系、智能车辆与能源系

华夏科技大学

智慧车辆系

昆山科技大学

智能机器人工程系 (原计算机与通讯系改名)

台北医学大学

人工智能医疗硕士在职专班

成功大学

人工智能科技硕士学位学程

人工智能与信息学系硕士在职专班

台湾交通大学

人工智能技术与应用硕士学位学程

中信金融管理学院

人工智能学系(AI系)

 马偕医护管理专科学校

人工智能暨医疗应用科技

辅仁大学

人工智能及信息安全学士学位学程

数据源:各大专院校,制表:李淑莲,2021年6月22日


附表2.  中国大陆70所高校人工智能学院、研究院、研究所名单

高校名称

学院/研究院 名称

成立时间

华中师范大学

人工智能教育学部

2020年5月

北京师范大学

人工智能学院

2019年6月

华东理工大学

人工智能与智能制造交叉研究院

2019年5月

中国人民大学

高瓴人工智能学院

2019年4月22日

北京大学

人工智能研究院

2019年4月

厦门大学

人工智能研究院

2019年4月

上海电力大学

上电-临港人工智能学院

2019年4月

浙江理工大学

纺织工业人工智能研究院

2019年4月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智慧矿山与机器人研究院

2019年4月

西安交通大学

人工智能学院

2019年1月22日

东南大学

人工智能学院&人工智能研究院

2019年1月4日

华中科技大学

人工智能与自动化学院、人工智能研究院

2019年1月

西北工业大学

虚拟现实与人工智能研究院

2019年1月

西南大学

人工智能学院

2018年12月26日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人工智能海洋联合研究院

2018年12月1日

山东大学

人工智能国际联合研究院

2018年12月

中南大学

中南大学-深兰科技人工智能联合研究院

2018年12月

大连理工大学

人工智能大连研究院

2018年10月22日

福州大学

人工智能学院&人工智能研究院

2018年10月14日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人工智能产业研究院

2018年10月

电子科技大学

人工智能研究院

2018年9月27日

南京邮电大学

人工智能学院

2018年9月20日

南通大学

南通大学智能信息技术研究中心

2018年9月

四川大学

人工智能研究中心

2018年9月

华东政法大学

人工智能与大数据指数研究院

2018年8月

烟台大学

人工智能研究院

2018年7月31日

北京科技大学

人工智能研究院

2018年7月21日

北京邮电大学

人工智能研究院

2018年7月19日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人工智能学院&人工智能研究院

2018年7月2日

南京理工大学

人工智能学院&人工智能研究院

2018年7月2日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人工智能学院

2018年7月

海南大学

大数据与人工智能研究院

2018年7月

华东师范大学

人工智能研究所

2018年7月

清华大学

人工智能研究院

2018年6月29日

浙江理工大学

人工智能研究院

2018年6月25日

重庆理工大学

重庆两江人工智能学院

2018年6月9日

西南交通大学

人工智能研究院

2018年6月6日

哈尔滨工程大学

人工智能研究院

2018年6月

湖南工程学院

人工智能产业学院

2018年6月

浙江大学

人工智能协同创新中心

2018年6月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人工智能学院&人工智能研究院

2018年5月27日

吉林大学

人工智能学院

2018年5月26日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人工智能学院

2018年5月17日

南开大学

人工智能学院

2018 年5月16日

哈尔滨工业大学

人工智能研究院

2018 年5月5日

天津大学

人工智能学院

2018年5月

天津师范大学

人工智能学院

2018年4月25日

河北工业大学

人工智能与数据科学学院

2018年4月23日

山东科技大学

人工智能学院

2018年4月21日

清华大学&南京市

南京图灵人工智能研究院

2018年4月20日

长春理工大学

人工智能学院&人工智能研究院

2018年4月16日

南京大学

人工智能学院

2018年3月6日

重庆邮电大学

人工智能学院

2018年2月7日

上海交通大学

人工智能研究院

2018年1月18日

湖北工业大学

人工智能学院

2018年1月13日

湖南工业大学

人工智能学院

2018年1月

武昌理工学院

人工智能学院

2018年

北京交通大学

人工智能学院

2017年12月13日

西南政法大学

人工智能法学院&人工智能法律研究院

2017年12月6日

苏州大学

人工智能研究院

2017年11月19日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人工智能学院

2017年11月2日

中国科学院大学

人工智能技术学院

2017年5月28日

中山大学

智能工程学院

2017年5月11日

同济大学

人工智能研究院

2017年5月7日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类脑智能技术及应用国家工程实验室

2017年5月

北京协和医学院

医学人工智能研究中心

2017年4月

北京联合大学

机器人学院

2016年5月

湖南大学

机器人学院

2016年4月26日

复旦大学

类脑智能科学与技术研究院

2015年3月

山西农业大学

智能工程学院

2013年12月

西安工业大学

人工智能与仿真研究所

1994年

数据源:清华大学人工智能发展报告 2011-2020


参考数据:


备注:

 

好消息~北美智权报有微信公众号了!

《北美智权报》内容涵盖世界各国的知识产权新闻、重要的侵权诉讼案例分析、法规解析,以及产业与技术新知等等。

立即关注北美智权微信公众号→ NAIP_IPServices

~欢迎读者分享与转发~


作者: 李淑莲
现任: 北美智权报主编
学历: (台湾)文化大学新闻研究所
经历: 半导体科技杂志(SST-Taiwan)总编辑
CompuTrade International总编辑
日本电波新闻 (Dempa Shinbun) 驻海外记者
日经亚洲电子杂志 (台湾版) 编辑

 


 





感谢您阅读「北美智权报」,欢迎分享智权报连结。如果您对北美智权电子报内容有任何建议或欲获得授权,请洽:Editorial@naipo.com
本电子报所登载之文章皆受著作权保护,未经本公司授权, 请勿转载!
© 北美智权股份有限公司 & 北美联合专利商标事务所 版权所有 234 台湾地区新北市永和区福和路389号五楼 TEL:+886-2-8923-73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