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国零售业受到新冠疫情冲击,现金交易意愿低落之余,民众对于移动支付接受度更高,这样的契机促使零售业者必须加速数位转型,移动支付业者更是顺势拓展市场。由于移动支付竞争激烈,难以培养消费者的使用忠诚度,移动支付业者必须发展创新商业模式,才可能在众多对手中突围。
图片来源:Grab
疫情冲击零售业,国际支付大厂协助因应
新冠疫情加速零售业数位转型,民众对于移动支付接受度更高,移动支付业者顺势拓展市场。今年2月疫情刚爆发时,美国零售业销售额下降0.5%、欧洲纺织品和服装制造业的销售额下降50%、日本百货业的2月销售额比同期下滑10.5%、新加坡2月零售业销售额较去年同期降8.6%,由于各大通路的客流量大幅减少,零售门店面临关闭潮,纷纷关闭门店或缩时营业,Apple当时关闭大中华地区以外所有直营门店;英国Selfridges百货关4间门店、Harrods则是缩短营业时间。民众除了较少亲自前往商店,更避免使用现金,各国使用网购的民众快速增加。
面对零售业销售额大减,国际支付大厂纷纷出手因应。台湾地区资策会产业情报研究所(MIC)资深产业分析师胡自立举例,蚂蚁金服及腾讯减手续费及防疫控管,蚂蚁金服推凭证通行;腾讯推门诊地图和疫情资讯。两家业者都免收商家手续费并减免外送佣金等。台湾方面,一卡通公司和台大、清大、中山大学等8所大专院校合作,将LINE Pay Money导入校园线上点订餐系统。
美国Amazon为了大量的订单采取招募和调整对策,在美新增10万名职缺,并为仓库时薪员工加薪和提供双倍加班费;另一方面在印度暂停非必需品订单。Amazon以大数据客制推荐、动态定价与预测需求,下架恶意涨价或不实内容的商家等,Rakuten结合点数机制,掌握消费轨迹强化会员忠诚,同样也下架恶意涨价或不实内容的商家。
Grab:从共享汽车到移动支付
新加坡新创企业Grab在2012年从共享汽车开启旅程,起初和计程车业合作并获其接纳顺利打入市场,再扩大到外送、移动支付、娱乐消费及金融产品等全面性的生活服务,目前Grab已跨足8个国家、319个城市。由于乘客可用现金及GrabPay支付车资,并享有透明且固定的计价模式及乘客保险,获乘客青睐,Grab还透过奖励驾驶员机制提升乘车品质,现已成为制霸东南亚、全球第10大估值独角兽,2020年4月的累积募资金额达到99亿美元,市值推算为143亿美元。除了Grab赖以起家的乘车外送服务外,支付金融GrabPay也是Grab发展的重要领域。
图一、Grab三大服务领域
资料来源:Grab,MIC整理,2020年5月
胡自立指出,2019年12月先从新加坡推出GrabPay卡,2020年3月扩大至菲律宾和马来西亚。除了在实体商店扫码支付,也可以支付叫车服务和外送食物费用,好友之间还能彼此转账。GrabPay卡上无卡号、有效期限或CVC,以防止个人财务被盗刷,用户使用GrabPay卡消费,可以赚取GrabReward积分,GrabPay卡也可在Samsung Pay里面使用。
图二、Grab的支付金融服务GrabPay
资料来源:Grab,MIC整理,2020年5月
Grab能够成功,是因为创造多元获利方式、扩大伙伴生态系,胡自立认为,Grab的获利除了向用户收取卡费,还有海外ATM提款费、外币交易费、跨境手续费、保险费、贷款等费用;另有合作伙伴于Grab平台上架与拆帐费,像是影城票券交易费、 旅宿平台业者上架费、影视串流订阅费等。除了移动支付外,Grab还在新加坡及泰国推出借贷服务GrabFinance,申请身份必须是运行至少六个月、员工人数少于200名的合法公司,最多可贷款新币10万元,利率最低为每月0.7%,无须任何抵押品或抵押金,线上申请后,将会透过电子邮件通知申请进度,可随时网路查询还款情况。
在这次新冠疫情中,虽然Grab乘车服务业绩下滑三成,但外送食物服务逆势成长两成。Grab也推出疫情纾困及振兴服务,首先是2月上线的GrabCare提供,医护人员专属的叫车服务;3月推出GrabMart,用户可以选择向GrabMart合作商家选购商品;4月GrabAssistant上线,用户可在任意商家自由选购商品,这些都是从「需求」层面来发展服务,同时Grab也从「补助」解决问题,Grab与政府合作,为符合资格的驾驶员每天补助新币20元共3个月;GrabCar驾驶员若确诊,马来西亚政府将发放500令吉;新加坡政府将发放新币500元,GrabCare志工驾驶员若确诊,新加坡政府将发放新币1,000元。
台湾移动支付产业三大瓶颈
胡自立表示,台湾移动支付产业面临三大瓶颈:业者众多但市场相对有限、方案同质高但获利空间低、优惠战导致用户忠诚度低。根据台湾地区金管会银行局统计,2020年3月台湾电子支付实质交易金额为新台币35亿元,而「通用型」及「限定型」的移动支付业者至少有70家,截至2019年,台湾八成的用户最多只用3种移动支付App,台湾移动支付业者方案多为交易付款、规费缴纳、交通搭乘等功能,业者主要获利来源多为向商家收取交易手续费或部分的广告费,必须发掘更多的获利来源。由于台湾市场支付工具多元,消费者可使用现金、实体信用卡、电子票证、礼券、点数等方式结账,移动支付并不属于强烈「刚需」,台湾移动支付业者为抢通路数及用户而打优惠战,但无法有效提升用户忠诚度。
图三、台湾移动支付产业三大瓶颈
资料来源:台湾地区金管会银行局,MIC整理,2020年5月
数据源:2020/6/1「33rd MIC FORUM Spring 蓄势 线上研讨会」,胡自立简报资料
好消息~北美智权报有微信公众号了!
《北美智权报》内容涵盖世界各国的知识产权新闻、重要的侵权诉讼案例分析、法规解析,以及产业与技术新知等等。
立即关注北美智权微信公众号→ NAIP_IPServices
~欢迎读者分享与转发~ |
|
|
作者: |
吴碧娥 |
现任: |
北美智权报资深编辑 |
学历: |
(台湾)政治大学新闻研究所 |
经历: |
骅讯电子总经理室特助
经济日报财经组记者
东森购物总经理室经营企划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