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高等教育饱和导致流浪博士成为一种诡异的社会现象,台湾博士选择到中国大陆任教的新闻屡见不鲜,但不透明的教授薪资行情却充满各种不确定性。台籍博士模拟海归博士及外专的前提下,再加上中国大陆高等教育环境诸多的变量,欲赴大陆任教职的台籍博士实宜三思。本文在分析对岸大学教师薪资之余,也分享了四位青年学者在中国大陆任教的故事,最后也探讨了博士毕业后到正式任教之间的「博士后」(Post Doctorate)制度:两岸的博士后研究员机制究竟是针对博士生训练的不足?抑或是衔接往后学术教职工作的培养机制?此议题有更多深入探讨的空间。
按台湾教育部于2011年7月 (截至2017年8月为止数据没有变动) 发布之「公立大专教师薪资明细表」(本薪+学术研究费),倘若是公立大学正式聘用人员(教授、副教授、助理教授、讲师、助教)之平均薪资而言,教授最低标准可达93,540元新台币、副教授最低标准可达78,680元新台币、助理教授最低标准可达68,990元新台币、讲师最低标准可达56,580元新台币、助教最低标准可达44,970元新台币。尤甚,虽依照不同的院系及年资有不同的加给,但公立大学教授的最低薪资有迹可寻。唯近年来台湾海内外博士毕业生数量日增,公私立大学正式职缺的有限之冲击下,博士等级的高等研究人才近年来有西进中国大陆的趋势,而大陆各大专院校配合惠台政策的措施下,聘用台湾籍博士生的趋势也慢慢显著。不过,目前台湾籍教师在大陆任教是约聘制,3年一聘,是否续聘全看学校决定,除了无法累计年资外,对于就业保障及未来发展也是充满不确定性。
不透明的中国大陆教授薪资行情
根据2014年中国大陆教育部调查显示,中国的大学教师的年收入分布为:(一)10万元人民币(亦即年薪约50万新台币)以下的:占47.7%;(二)10万 ~ 15万元人民币(亦即年薪约75万新台币):占38.2%;(三)15万 ~ 20万元人民币(亦即年薪约75万新台币以上)的:占10.7%;(四)20万元人民币以上(亦即年薪约100万新台币):占3.4%。不过,对岸的大学教授的薪资却时常让人雾里看花,笔者发现当中的薪资差距非常巨大,无法用中位数或平均数一窥全貌。
学术训练原是精神贵族的事,但中国大陆的大学教授环境已带有浓浓的商业色彩,由香港富豪李嘉诚共同出资的「长江学者奖励计划」便是一例:每年聘任特聘教授150名,聘期为5年;讲座教授50名,聘期为3年,大陆教授都以担任「长江学者」为荣。大陆高等教育由于产业化的因素,导致教授兼差赚外快创造收入变成常态,冲击原先固守研究教学本业的教授。
2008年中国大陆教育部、人事部所联合发布的「高校教师评级定岗办法」,开始实施「教授评级」。依该办法,大陆的大学教师职级共分13级,中国大陆的大学教职职称分三级(称为教授评级制):正教授(分一级至四级教授,一级最高、四级最低)、副教授(五级至七级,副教授起聘从七级开始,最多是五级)、讲师(没有严格定义的助理教授),不同级别教授在工资待遇、工作职责、名誉、退休年龄上都将有区别。
由于教授只分正教授、副教授两级才是终身制,台湾籍教师到对岸任教,视同外籍教师「外专」采约聘制,任期大概3~6年,月薪计算方式与本国不同,除非归化大陆国籍,否则难以拿到所谓的永久教职。
中国大陆大学教授的薪资条可谓满目琳琅,项目包含:校岗津贴、补发补贴校岗贴、补发补贴校岗贴二、岗位工资、薪级工资、工改保留、月度物补、职岗津贴、工龄工资、奖励工资、粮贴、副贴、粮油物补、医药补贴、租房补贴、补发住房补贴、房贴、生活补贴、政府特贴、其他补贴、校内保留、同城生活贴、同城岗位贴、同城生活费、补发工资、应发工资、养老金、补扣养老金、房租、病假、水电费、公基金、补扣公积金、工会会费、家具费、失业保险、补扣失业金、医疗保险、补退医保款、所得税、电话费、特别扣款、现金……等等,按照不同地区、学校、院系、以及年资的差异,刚入行的年轻的助理教授或讲师年薪不到5万人民币,但资深或有科研项目的教授年薪可达百万人民币,所谓的大学教授在中国大陆也是阶级分明,酬劳所得差异巨大。
四个青年学者的故事与抉择
- 助理教授A是河北人,在香港拿到理工类科的博士,继续在香港作博士后很容易,但要申请到香港8所大学的教职却不简单,回到北京也是教职寻求不易,所以A老师便把教职地图向广州、深圳、及珠海珠三角地区一带推展。事实上,A老师也坦承珠三角一带的教授待遇会比其他地区更好,例如当初招聘会上,华南理工大学的讲师年薪可达18万,深圳大学的年薪是24万、广州大学年薪是25万。香港博士还勉强可视为海外博士,但却会面临六年内若无法升等就要走人的关卡,最后A老师为了研究资源方便取得,最后选择落脚深圳,但仍然有怀抱去北京任教的梦想。
- 副研究员B是江西人,在北京的中国人民大学拿到博士,专攻政治学及国际关系领域,毕业后可选择继续留在人大作博士后,但由于地方党校提供他一个工作机会,他便前往任教,专门替地方干部上政治课,副教授职位月薪大概9,000人民币。他两年后跳槽到另一所地方大学的任教,但因该校地处偏远,加上认为自己需要更多的研究资源,所以最终落脚到上海社科院去。现在偶尔兼课之余,更能专心于研究工作及发表文章,B老师时常说自己多年辗转各地,有着丰富的调查研究经验,但也感慨类似像政治学及国际关系等学科,需要在北京或上海这种大城市才能施展拳脚。
- 副教授C是南京人,大学及硕士都在南京大学就读,后来以优异的成绩拿到奖学金前往新加坡国立大学深造,并在国立大学拿到化工博士。C君担任了一年的博士后即回到南京地区的大学任职,奋斗三年后现在年薪可达30万人民币,顺利地完成五子登科的理想。不过,由于南京近年来房价大涨,C君认为现在的薪水即便付完房贷也有可能负债,所以和院内其他教授一起合作申请更多的科研项目,教学、研究、课题等工作让C君分身乏术。C君当初以为选择学术一途可拥有更多的时间,能自由抱持学术理想,但后来发现国内学术环境犹如一般职场或商场,许多老师之所以有奔钱、奔官、奔项目的冲动,背后都同样是因为的经济诱惑或是经济压力。
- D君是台湾人,拥有国立大学商管博士的优异学历,在台湾虽然有不少的学术发表和大学兼课机会,但为了追求更好的学术待遇,加上中国大陆惠台政策措施的风向,于是便前往位于珠海的中山大学南方学院任教。针对台籍博士,学校会有不同的聘用方法与薪资,待遇不输台湾的助理教授薪资水平,甚至有住房和机票的加给。此外,南方的大学会比北方的大学更具活力,但D君坦承除非是在台湾具有学术声望的教授,来到大陆任教才会受到较好的礼遇,年轻的教师在中国大陆会面临适应上的问题,倚靠过去在台湾的学术背景,其实在大陆申请科研经费和发表一流学术期刊未必有优势,也怕日后回到台湾找教职是否能衔接的上?D君认为会有越来越多的台湾博士来大陆找机会,一来是台湾已面临少子化及大学整并的时刻,二来大陆这边招募动作会越来越积极,一推一拉的情况下,不如及早来卡位。
台籍教师赴中国大陆任教的风险
当台湾籍教师取得资格证后,就必须缴纳「三险一金」(养老保险、失业保险 、医疗保险、住房公积金)等费用,在缴纳后即可享有中国大陆公民基本的社会福利保障,在近年来大陆惠台政策的影响下,校方一开始积极招募台籍博士可采用如启动费、安家费、团队建设费等短期吸引作法,但这并非长期且固定的薪资,该种政策优惠及经济诱因能否长期持续也是一大问号。另外,值得一提的是「特聘教授」及「讲座教授」制度,也吸引不少台湾退休教授前往对岸任教,所谓的特聘教授:奖金每年20万元人民币(未满100万台币);讲座教授:奖金每月3万元人民币(月薪近15万台币)。
两岸对于大学教授的分级制度都仿效美国,也就是「教授」(Professor)、「副教授」(Associate Professor)及「助理教授」(Assistant Professor)等,但中国大陆对于助理教授一职没有严格的分类,但「博士后」岗位的工作却不少,运气好的海归博士生也有一毕业就拿到副教授职缺的,但普遍都需要经过博士后或讲师的历练。
在台湾能于博士毕业后即拿到副教授的职缺已经是上世纪的产物,现在台湾博士都必须经过博士后、项目助理教授等历练,才有机会取得专任的助理教授,四十岁之前能拿到副教授职缺都已算凤毛麟角了。或许因为先进国家高等教育发展较为发达,博士学位变成进入学术圈的门坎,而博士后研究员作为一个工作职位,有时才算是学术生涯的起点,台籍博士较少在对岸担任博士后研究员工作,有时在大陆争取教职上也有吃亏之处。
博士太多怎么办?博士后(Post Doctorate)研究员的培养机制是否完善?
在全球高等教育竞争的时代,先进国家和顶尖学府已将博士后研究员视为重要的高阶人力资源,美国可谓全世界最早透过制度及经费来培养博士后研究员的先驱,约翰霍普金斯大学早在1876年成立研究基金补助卓越研究的青年学者,并开启此机制的迅速发展,于是博士后研究制度为美国在高等教育及科技发展持续领先各国的关键。中国大陆则是在诺贝尔物理奖得主李政道博士的游说下,于1990年在国务院及人民银行的挹注下成立「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透过组织与经费的带动下,无论是国家资助或自筹经费的博士后研究员,逐渐成为中国大陆各主力大学及研究机构的生力军。
历经三十多年以来博士后员额和工作站数目持续扩张,当中亦不乏得过中国青年科学奖的博士后研究者,但从数量上的快速扩增来看,其中以工学及理学的比率最高,加总高达61%,若加上医学领域则突破70%。从前较吃香的海归博士(俗称海归),却也因为大学教职僧多粥少影响,近年来也出现求职困难,变成「海带」(回中国找不到教职的待业博士)。影响所及,大陆学界也出现培养博士过多,出路过少提出少收博士生的声浪,无法消化的博士就变成博士后员额臃肿的梦魇。中国大陆目前有2000多间大学,几乎都是政府主导的公立大学,有所谓的985高校、211高校、C9联盟(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复旦大学、浙江大学、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这些研究型大学因预算经费庞大,已成为培养博士生及博士后工作站的大本营。
环顾欧美先进国家及顶尖学府,将博士后研究视为重要的人力资产及增加研究产出的利器,对其态度及待遇认真比照学术人员对待,吸引其他国家博士毕业生带着研究计划去争相投靠。中国大陆自改革开放后开启一连串的高等教育扩张,即便高等教育的普及可带动国民素质的提升,却也显示中国大陆高等教育的教职缺已显饱。博士后研究员在中国大陆成为一种职业风尚,俨然成为高校的正式职缺的编制,但对于博士研究员的研究绩效及工作站实际之运作程序,主管机关缺乏完善审查与奖优汰劣的评估机制,更因缺乏纵向及横向的均衡流动,而导致学术竞争的生气不足,博士后研究员时常因为要帮上级处理行政事项或杂务,压缩到独立研究自主的空间。
台湾的博士后制度相较中国大陆的发展较早,不过当前因高教失衡的扩张与教职缺日益饱和下,科技部前身之国科会已摒弃2008年因应全球金融海啸降低失业率而扩增博士后员额的作法,改对博士后员额采取限缩措施。严格来说,两岸的高等教育机构皆有并不信任自己本土培养博士的气氛,所以博士毕业后进入学术圈泰半得经过博士后加工培训,两岸的博士后研究员该机制究竟是针对博士生训练的不足,抑或是衔接往后学术教职工作的培养机制,有更多探讨的空间。
【本文只反映专家作者意见,不代表本报立场。】
|
|
作者: |
林士清 |
现任: |
北美智权报专栏作家
台湾经济研究院/助理研究员 |
学历: |
北京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博士班
国立台北大学公共行政暨政策研究所
国立台湾大学政治学系国际关系组&中国大陆研究学程 |
经历: |
台湾经济研究院南台湾项目办公室/组长
台湾经济研究院区域发展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员
台湾经济研究院研究一所/兼任助理研究员
行政院青辅会青年国是会议/咨询委员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