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7期
2017 年 12 月 22 日
  北美智权官网 历期电子报   电子报订阅管理  
 
要成功进军海外市场,先放下本位主义
蒋士棋╱北美智权报 编辑部

「新南向」的口号喊得震天响,但该如何出手对许多厂商来说仍然是混沌一片。1987年就到马来西亚经营医药通路,之后又在当地设厂制造,并且一步步将营运范围扩大到东南亚其他国家,公司也在吉隆坡交易所顺利上市的永信东南亚控股总裁李芳信认为,南向既不困难,但也不简单,最重要的还是得放下本位主义,彻底成为当地的一份子。

台湾台中永信药品第二代当中,年纪最小的李芳信回忆,当年跨足东南亚,背后有着不得不的原因。「1987年台币大幅升值,我们必须要往外找新的生产基地,」然而,原本只是到马来西亚找当地的代理商洽谈合作生产,却因为对方的内部问题,最后变成李芳信全盘接下代理权,直接操盘永信在马来西亚的营销业务。

这只是第一步。李芳信回忆,虽然1987年就接下代理,但移转生产基地的目标,反而是在1990年买地、1992年开始盖厂后才逐渐实现。「俗话说『水到渠成』,大家的想法都是先盖工厂生产,再慢慢找销售管道,但产品做出来如果卖不掉,自己就被大水淹死了。我们刚好相反,是先有通路之后才盖厂,才没有一下被淹死。」2004年,永信在马来西亚投资的子公司:永信东南亚控股(YSP SAH)成功在吉隆坡证交所上市,以马来西亚为基地,也把制造、营销的触角布建到越南、寮国、印度尼西亚、泰国等地。

南向将面临在地割喉战

李芳信认为,企业外移的目的可以分成五种:「为了便宜的劳工、为了取得原物料、或是卫星工厂跟着主要供应链走,这三类都是直接或间接的外销;第四类是圈地为王型,例如在当地经营农渔业,可能内销外销各半,」他强调,地主种就是想永信一样,在当地生产、当地销售,完全以内销为主。「经营内销市场就是跟当地人打巷战、割喉战,」李芳信解释,为了外销市场而外移,最终目的都是为了降低成本,在经营的本质上差异不大;但经营内销市场就是要抢当地人的生意,「尤其像我们做学名药的,你能做的别人都可以做,凭什么要分你这个外国人一杯羹?」

永信东南亚控股总裁李芳信

摄影:蒋士棋

根据自己的经验,李芳信认为,企业在开拓南向市场时,第一步一定要先在地化。「严格来说,并不存在『东南亚市场』这个概念,因为每个国家都不一样,」李芳信举例,东南亚国家中,历史上曾分别为英国、法国、荷兰长期殖民,政治社会制度都受到深远影响。「就算同样都是英国殖民地,马来西亚是联邦制国家,可是缅甸长久是军政,在运作上也大不相同。」

因此,即使这些国家已经成立了东盟经济体,但经济整合的程度并不高。例如东盟国家中,唯一未曾被殖民统治的泰国,对于内销市场的保护仍然极其严密。李芳信透露,「我们马来西亚卫生部长曾经跟泰国的卫生部长谈判,会议上只提出一个问题:为什么马来西亚对泰国的药厂发出了一千多张的药品许可,可是泰国只对马来西亚开放40多项?这里面显然有不公平!」

放下身段,投入深耕才能站稳脚步

至于在地化的方法,还是得靠多看、多听、多问。李芳信建议,一定要加入当地的商会,台商组织也不能放过,对于各式各样经营相关的法令限制,也必须反复确认之后再做出决定。「台湾现在很热中取得清真认证(Hala Certification),但伊斯兰教在每个国家当中是不一样的:在中东国家,伊斯兰教不但是唯一的宗教,也是法律,在马来西亚伊斯兰教虽然是国教,但也允许别的宗教存在,至于印度尼西亚,只是全世界伊斯兰教徒人数最多的国家,」他提醒,取得清真认证的难度未来将越来越高,而且台湾又是个以猪肉为主食的国家,其中的投资报酬率必须充分衡量。

最重要的是,必须放下台湾的本位主义思考。「在那边台湾人跟英国人、日本人一样,都是『外国人』,」李芳信提醒,在东南亚国家,台湾人的身分并没有比较占优势,「不要以为人家会迷信台湾来的比较好,尤其像我们做西药的,马来西亚人完全是走英国那一套,怎么会相信一个华人的品牌?」此外,也不该把南向当作口号,「经营市场应该要永续,不管哪个政党执政都一样;日本人从二次大战结束后,一直维持在东南亚的经济投资,这种精神才是我们该学习的。」

 

数据源:

 

作者: 蒋士棋
现任: 北美智权报资深编辑
学历: (台湾)政治大学企管系
经历: 天下杂志记者
今周刊记者

 


 





感谢您阅读「北美智权报」,欢迎分享智权报连结。如果您对北美智权电子报内容有任何建议或欲获得授权,请洽:Editorial@naipo.com
本电子报所登载之文章皆受著作权保护,未经本公司授权, 请勿转载!
© 北美智权股份有限公司 & 北美联合专利商标事务所 版权所有 234 台湾地区新北市永和区福和路389号五楼 TEL:+886-2-8923-73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