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3期
2018 年 6 月 22 日
  北美智权官网 历期电子报   电子报订阅管理  
 
区块链及虚拟货币正挑战各国金融监理的能耐
林士清/台湾地區台湾经济研究院助理研究员

华尔街日报曾歌颂区块链技术是近500年来金融领域最大的突破,金融科技虽便利消费者在金融产品上的使用,但冲击传统金融秩序的事件也一再上演。如何平衡「金融创新驱动」与「金融监理强化」,成为关注的焦点。关于比特币现象兴起、虚拟货币及代币众筹的规范、区块链概念的极致是去中心化等云云,确实让各国金融监管机构疑惑且恐惧。倘若虚拟货币的制造和发行不再需要一个类似中央银行的货币主管机关,这个趋势绝对是难以想象的场景,问题的复杂性也超越现行金融监管治理的范畴。

中国藉由十九大召开的政治契机,解决金融监管体制中「一元多头」、「三龙治水」的问题,包含一行(中国人民银行)三会(银业监督管理委员会、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等金融业分业监管的格局。中国大陆实行金融分业经营体制时间不长,关于一行三会如何有效地联合监管,要合理分工,避免监管套利等,始终是金融体制监管设计的一大难题。尤其近年来金融贪腐事件频传,银行和金融机构加杠杆的事态日益严重。现下金融监管体制是依据人民银行法、商业银行法、证券法、保险法和银行业监管法的规定实施具体的金融监管。计划赶不上变化,金融监管体制的改革只是茶壶里的风暴,笔者近年来注意到自比特币、区块链等虚拟货币及金融科技大行其道,主管机构似乎无法理解互联网金融的庞氏骗局,大幅冲击中国金融监管体制的能耐。

现象:比特币旋风席卷中国金融市场

比特币风潮引起中国金融市场内投资者和技术者的注意,投资者看好比特币背后的运作逻辑,技术者对挖矿增值有着疯狂的偏好。拜区块链技术兴起之赐,利用一串使用密码学方法相关联产生的数据块,而新增的数据块总能连结到上一个区块,即整条区块链的尾部。比特币对等网络将所有的交易历史都储存在「区块链」中,所以区块链可以看作记录着比特币交易的账本。该概念在中本聪的白皮书中提出,中本聪将数据处理者命名为「矿工」,将数据处理活动称之为「挖矿」,参与处理区块的客户端可以得到一定数量新发行的比特币,以及相关的交易手续费。支持比特币者而论,比特币是真正的电子黄金,源于2100 万枚的产量恒定,比黄金更能抵抗通货膨胀;但反对比特币者看来,几乎是「21 世纪郁金香」,为最简单荒谬的金融骗局。

在比特币的虚拟世界中,中国矿机占了 80%,输出了 75%的演算力,70%的比特币乃中国制造。因为中国提供廉价的电力,为比特币网络创造极高的演算力,对于如何理解比特币的密码学及神秘性,也让比特币议题在中国持续发烧。中国金融市场对比特币的偏好,其实是基于物联网时代,物联网的商品、设备引入区块链,都将可追溯、鉴定、评估。从酒类至国宝文物的真伪鉴定,乃至数字货币编程、智能商务合约等,区块链技术将使每个环节都鉴定,建立起真正的互联网信用。倘若区块链技术坚如盘石,挖矿成本不断上升,而全球央行长年滥发货币,等如给予比特币大幅提升价格的成长空间,甚至连法定数字货币都向此靠拢。

电子货币明显比纸币有应收帐款、交易成本低、使用安全性较高等优势。比如,纸币撕成两半就不能用了,但是电子货币即使撕成两半,而电子货币是一串代码,当达成某种交易的时候,甲方支付给乙方一半的代码,此时双方都不能直接使用该货币,直到交易完成甲方支付给乙方剩下的代码,即可以解决供应链上应收账款,电商支付,理财资金托管等众多问题,根本就不需要第三方支付;甚至在支付这个方式及动作上,也不太需要银行、不需要银联网联。比特币是否要受到国家金融体系监管,也是辩论不休的议题。

比特币钱包使用者可以检查、储存、花费其持有的比特币,其形式多种多样,功能可繁可简。当然,随着货币体系进行数字化,而是以网络新技术推出全新的加密电子货币体系,也容易成为犯罪手段及缺乏法定监管的灰色地带。是以,中国金融监管机构度对比特币向来是疑惑且恐惧的。因为比特币最大的特点在于网络运算所提供的技术支持,使虚拟货币的制造和发行不再需要一个类似中央银行的货币主管机关,比特币等虚拟货币若大行其道,人类历史将首次进行去中心化的货币系统,这个概念对中国金融监管体制是难以想象的场景。

挑战:对虚拟货币及代币众筹ICO的管制束手无策

比特币卷起千堆雪的背后是区块链技术的成熟而致,区块链近年来备受全球资本市场关注,属于理性与非理性的综合。理性因素在于:区块链技术的成熟增加与产业的结合,区块链技术的应用集中在数字版权交易、供应链管理、供应链溯源等与实体经济结合紧密的领域;非理性因素在于,很大一部分人还是关注数字加密代币的应用及其投机行为。应该看到,区块链的应用场景超出只发行代币,未来随着和产业的结合,以及在推动实体经济中发挥作用,区块链的技术价值会越来越多的被释放出来。

区块链是以区块结构存储数据、多方维护、使用密码学技术保证传输,与访问实现数据存储之技术体系,例如比特币的运算逻辑背后,就是一种去中心化的记录技术。区块链硬件主要由比特币挖矿机的制造、贩卖厂商,以及区块链路由器提供商构成。挖矿机专为区块链挖矿提供运算力,区块链路由器则以利用用户闲置带宽进行挖矿服务。事实上,区块链1.0去中心化及数字货币、演进至区块链2.0的智能型合约及金融应用、即将迈入区块链3.0的可编程社会及生态建构、及区块链迅速发展等,都对政府监管带来棘手的难题。是以,怎么正确地评估虚拟币首次公开发售/数字货币首次代币众筹(ICO) 的风险与价值?顿时成为洛阳纸贵,各方都想一窥究竟。

ICO最大的优势在于突破地域的限制,全球的投资者均可进行投资,融资项目发展初期的资金,可不再受限于第三方金融机构,融资精力可得到大幅释放。然而,ICO的风险在于投资者议价能力较低,对于融资项目的估值难以确定,导致失败风险遽增,加上ICO监管真空的状态下,政策和法律难以保证投资者的权益。对类似银监会与证监会而言,ICO的监管已成为无可回避的问题。此外,因全球对ICO的监管暧昧不明,地域性的限制作用让游资管制问题,处理起来更为棘手。

目前欧盟、加拿大、澳洲、新西兰、巴西、日本、韩国等,对于ICO采取开放的态度,例如日本交易所集团(JPX)便带头成立区块链联盟,强化日本在区块链的影响力。而英国则采取保守的态度,金融市场虽未明确禁止ICO,但投资者必须自行承担法律风险;美国则采取放任的态度,允许各州明订ICO的游戏规则,但时常导致金融监管部门意见相左。然而,俄罗斯和中国大陆对ICO则采取严厉的监管措施,俄罗斯反对加密货币,并逐步推动对ICO的监管框架;大陆的人民银行发布「关于防范代币发行融资风险公告」,直指ICO为非法行为。然而,上有政策,下有对策,ICO在区块链和互联网的带动下变得更加全球化,中国大陆作为个别地域,即便采取更严格的监管措施,也无法阻止投资者对ICO的疯狂与追逐。

ICO的出现确实挑战中国金融监理的能耐,很多国家近日祭出强烈的监管手段,例如:中国人民银行宣布:由于许多ICO项目涉嫌从事非法金融活动,为保护投资者,将禁止各类代币发行融资活动。事实上,代币众筹在大陆遂即引发未经批准非法公开融资的行为,包含:涉嫌非法发售代币票券、非法发行证券以及非法集资、金融诈骗、传销等违法犯罪活动,监理单位早已认定ICO乃严重扰乱经济金融秩序,并打算屏蔽所有虚币交易和代币众筹等网站。当然,即便虚拟货币和区块链科技有重大潜力,但监理单位对代币众筹的过度管制是否会扼杀金融创新的发展,是一项值得深入的金融科技议题。

意涵:区块链的极致是去中心化

控管金融风险的责任已从单一国家规范提升至全球金融的统一监理,自2009年G20峰会后便成立「国际性金融稳定委员会」(FSB)作为全球性金融机构,实施更严厉的监理规范,亦积极研拟新型态的金融管理体制,希冀关注金融科技已评估对稳定金融体系造成各种正面或负面的影响。事实上,基于全球金融海啸后「大到不能倒」的问题,FSB在2014年施行「总损失吸收能力」(TLAC)的法规,强烈要求最具影响力之银行系统,必须在2019年减少16%风险及产权资产总损失吸收能力,至2022年需将比例从16%上升至18%,并依据「第三代巴赛尔协议」对资本要求及财务比例等,以渐进方式调整资本适足率(BIS ratio),即以银行自有资本净额除以其风险性资产总额而得之比率,反映以信用风险规范为主,共同制订对银行资本充足协议的规范。

作为「货币」定义的区块链,远比作为「技术」定义的区块链更为复杂,当前区块链监管最大的挑战乃区块链和金融技术的结合,倘若使用者透过代币或积分参与区块链的激励作用扩大,区块链应用价值就会近似于金融资产,进一步增加系统性的金融风险。然而,若将虚拟货币定义为资产而非货币,承认其提高金融经济效率和包容性的优势。例如,日本和澳洲已承认比特币是一种合法的支付方式,澳洲政府甚至更进一步并废除比特币商品的服务税。然而,虚拟货币延伸的逃税争议、非法洗钱、不当融资等问题,此外,虚拟货币到底得证券范畴?还是商品范畴?成为中国大陆金融监管的两难,区块链发展的极致就是去中心化,亦是挑战金融监管制度的极限,于是虚拟货币合法化在中国金融市场是极具管制争议的话题。

区块链不是新的技术革命,区块链是开发和应用的相关技术,结合新的模式和场景而产生大量的变革。区块链技术成熟和产业的结合更为紧密了。早期区块链技术主要的应用场景在加密数字代币,但新一波的区块链概念显示技术应用集中在数字版权交易、供应链管理等与实体经济领域。当然,随后的虚拟货币价格暴涨及暴跌,遂顺势引出区块链受瞩目的契机,区块链的应用场景要远大于仅在发行代币领域的应用,透过和产业供应链的密切接触,更多的区块链技术的价值和功能会被释放出来。尤甚,区块链技术引发虚拟货币之中「币圈」和「链圈」的区别:前者指在区块链上发行加密数字货币进行价值交换;后者是用区块链技术解决业务问题,介于币圈和链圈的综合,就是近期沸沸扬扬的「以太坊」。

所谓的加密技术或虚拟货币,皆是在信息不对称、环境不确定、管制不到位的前提下,大幅冲击满足当今经济活动赖以发展的信任体系。以币圈为代表的比特币系统成功风行多年后,让部分全球金融机构开始意识到危机:作为比特币背后支撑的区块链技术,对金融带来的潜在影响远高于想象,因为区块链可以让参与者在没有中央权威机构监督的状况下,可透过网络协作对彼此的互相协作建立起信心。站在维护金融安全的角度来看,为避免创造投机的产品,中国官方认为在无法确定虚拟货币作为支付工具的机制之前,比特币及其交叉产品的推广需要慎重。是以,区块链推展下的虚拟货币,发展有技术上的必然性,但虚拟货币的推出不必过分着急,以防止成为过度投机的产品。

小结:多中心化诠释来解除管制上的心魔

区块链不仅是一种共享账本的技术,也导致在分布式商业网络中多边或双边交易的去中介化。例如:虚拟货币绕过法律监管,借助非传统管道筹集巨额资金,对于金融监管产生重大的挑战,中国官方虽然看重区块链技术的特色,但非常避讳虚拟货币和金融机制上产生难以管制的冲突。关于金融管制的疑虑,笔者倒是建议金融监理机构对虚拟资产交易或虚拟货币的监管,其实取决于技术成熟程度,区块链的去中心化既然会引起虚拟货币在金融管制的灰色地带,不妨刻意淡化去中心化的疑虑,改以分布式或多中心化的概念来诠释区块链,更符合当前中国大陆金融场景的实际应用。

 

【本文只反映专家作者意见,不代表本报立场。】

 
作者: 林士清
现任: 北美智权报专栏作家
台湾地区台湾经济研究院/助理研究员
学历: 北京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博士班
台湾地区台北大学公共行政暨政策研究所
台湾地区台湾大学政治学系国际关系组&中国大陆研究学程
经历: 台湾地区台湾经济研究院南台湾项目办公室/组长
台湾地区台湾经济研究院区域发展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员
台湾地区台湾经济研究院研究一所/兼任助理研究员
台湾地区行政院青辅会青年国是会议/咨询委员

 


 





感谢您阅读「北美智权报」,欢迎分享智权报连结。如果您对北美智权电子报内容有任何建议或欲获得授权,请洽:Editorial@naipo.com
本电子报所登载之文章皆受著作权保护,未经本公司授权, 请勿转载!
© 北美智权股份有限公司 & 北美联合专利商标事务所 版权所有 234 台湾地区新北市永和区福和路389号五楼 TEL:+886-2-8923-73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