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圆一直贬,赴日旅游消费的人次也屡创新高。但除了订机票排行程,这波日本振兴经济对台湾应该还有更深一层的含意。过去不可一世的大型日本企业,现在都正尝试各种方法以重返往日荣光,也让一直是技术跟随者的台湾有了可以赶上甚至超前的机会。就算我们因为文化等因素,没办法直接买下日本企业,但要是能买下他们握有的关键技术专利,再搭配我们自己的研发团队和制造能力,台湾产业跃进的契机可能就在这里。
从业界到民间,台湾一直对日本商品有着难以抗拒的信任与喜爱。在消费的层次来看,质量优良的日本舶来品自然很容易受到消费者喜爱,但对企业来说,对于日本太过依赖就不见得是好事了,尤其是台湾命脉的制造业,每年都得从日本进口大量的精密仪器或关键零组件,形同产业命脉被日本紧紧地掐着;但是,现在我们有机会反转这种现象,方法就是:买专利。
虽然长期经济不振,但是Corporate Japan仍然能在全球占有一席之地,靠的正是质量均佳的研发实力。根据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的调查,近十年来,以日本作为专利合作条约(PCT)第一局的专利申请量,一直高居全球第二(仅次于美国),遥遥领先中国、韩国以及德国等竞争对手(图1)。
以企业别来看,2014年全球前五名的PCT申请人中,日本企业也占了两名(松下电器、三菱电机);而根据经济合作发展组织(OECD)的调查,近20年来日本每年在研发上的支出占国内生产毛额(GDP)的比率从不到3%增加到3.5%,比美国还高,显见即使经济不景气,日本也不愿意牺牲研发上的投资。
图1:1990~2014专利合作条约(PCT)前五大申请国案量变化
数据源:世界知識產權組織(WIPO)
就质的角度来看,日本企业的研发能力也已经足以跟美国平起平坐。根据汤森路透(Thomson Reuters)的全球百大创新机构调查,2014年时日本企业所占的比例40%,首度超越美国位居世界第一(图2)。这项调查的依据除了专利获证量外,更把获证率、引证数以及在他国申请状况列入评比,以反映某项发明的真实价值。
事实上,从2011年首次执行此一调查以来,日本就是唯一能跟美国匹敌的国家,而且每年都在成长。如此质量均佳的研发成果,正是台湾企业应该好好把握的机会。
图2:2014年TOP 100 INNOVATORS调查结果:依国别分
数据源:Thomson Reuters | Top 100 Global Innovators
这两年来,台湾企业思考的主轴,都是直接并购日本企业,但真正成功的案例却不多,反而碰壁的比比皆是。在博凯(White & Case)律师事务所五月初的「高科技企业的风险管理」研讨会中,博凯日本分所的木下万暁(Kinoshita Mangyo)分析,对于日本人来说,由于文化因素,要把整家公司出售给外国人总是充满许多犹豫,例如在日本相当普遍的终身雇用制,就让许多外国投资者却步,而日本企业也因此对外国资本相当审慎。这也是为什么许多跨国并购案,最后都以失败收场。
照片:White & Case日本分所律师木下万暁
摄影:蒋士棋/北美智权报编辑部
但另一方面,当生产设备与销售网络日渐普及、而生产和运输成本也日渐低廉时,只要能获得关键技术,就能够建立品牌并且生产产品,而生产制程的管理能力,正是台湾的优势。木下万暁补充,日本企业的「好学生」文化,让他们不会轻易地终止任何一项专利,使得大多数的日本企业手上,都握有许多闲置未曾商品化的专利技术;而经历了二十年的低度成长后,日本企业对于处分此类非企业核心资产的态度也日趋开放。因此,只要能在其中挖出黄金,对于急需技术升级的台湾厂商来说,绝对能带来不小的帮助。
早从1980年代的台湾“经济部长"赵耀东,一直到现任台湾“央行总裁”彭淮南,都曾经公开向产业界警告台湾长期对日本入超对经济的负面影响,只不过历经近三十年的发展之后,台湾重度仰赖自日本输入技术的现象依然没有改变。
当然,长期而言从头就把根基扎稳,才是研发的正道,但当环境变化越来越快速、产业游戏规则也全面改写中的时候,台湾不能只想着抢订单,而是应该把目标放在抢关键技术了。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才能够看得更远;若能成功站在日企的关键技术上,台湾的产业界也许就能看到一个光明的未来。
作者: |
蒋士棋 |
现任: |
北美智权报资深编辑 |
学历: |
政治大学企管系 |
经历: |
天下杂志记者
今周刊记者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