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精选
2015 年 10 月 21 日
  北美智权官网 订阅电子报
 
小心!合法手段窃取营业秘密 不用挖角也能偷
吴碧娥╱北美智权报 编辑部

公司营业秘密被竞争对手抄走,一般最先想到的就是员工将机密外流,尤其是离职员工。其实,恶性挖角、窃取数据等非法行径未必是罪魁祸首,有更多时候「合法手段」才是祸根,像是业务团队为争取订单,在不设防下对客户泄漏公司成本与毛利、甚至是产品的Know-how与技术;而你所以为的「客户」,也有可能是雇用自竞争对手的商业间谍,以买卖交易为名,行窃取营业秘密之实!

当公司有营业秘密外流时,通常都是非技术员工先发现,而且大多数也不是用技术方式侦测到的。被害公司往往是收到客户通知、公司同仁的爆料才知道,或是市场上突然间多出了一个竞争对手,才知道有营业秘密外流,却苦于不知道如何「抓鬼」?

中华数字科技顾问吴毅勋日前在「企业研发能量改造研讨会」中,分享企业营业秘密保护的实战经验。吴毅勋发现,恶性挖角、窃取等非法行径未必居于大宗,有更多时候「合法手段」才是祸根,像是业务团队为争取订单,往往轻易对客户泄漏公司成本与毛利、甚至是产品的Know-how与技术,殊不知客户也有可能为竞争对手所雇用。

图一、中华数字科技顾问吴毅勋以实务经验,剖析企业如何避免商业机密外流。

摄影/吴碧娥

商务竞争会如何获取对手的机密呢?

比方说,若A公司有心想学B公司的技术,只要透过C公司下单给B公司,就能顺利获得B公司的产品规格。既然成为B公司的客户,A公司还有两种手段可以获得对方机密,第一种是请下单的C公司告知B公司,要去工厂稽核,但实际去稽核的人并非来自C公司,而是由想探看敌情的A公司员工伪装前往。很多公司没有思考过,工厂参访也是容易泄漏营业秘密的一环,若有客户要求查核,记得要严格控管参访的动线,可能的话应把重要的机台型号贴起来,以防走漏生产的相关秘密信息。

另一种就是收到产品之后向B公司提出产品客诉,因为B公司会回复报告给客户解释,A公司的目的就是藉由质疑产品,以获取更多产品制造的信息。公司在撰写客诉报告时,务必区分给仅供内部的版本,以及提供给客户的对外版本,在服务客户和避免泄密之间小心拿捏。

成本毛利也是高风险的营业秘密

另外,大部分公司会认定有高风险的营业秘密,都是跟技术相关,其实成本毛利的计算也是一项重要的Know-how,除了技术人员外,有些公司干脆挖角对手的财务主管,为的是知悉竞争者的产品毛利和获利状况,就能挑比较有利润产品的去抢订单。因此,成本计算公式、产品毛利率、供货商列表、出货明细、核心干部薪资成本,都属于隐藏高风险的公司机密,建议成本的计算公式,最好是设定在系统里,知悉公式的员工越少越好。

根据统计,公司内部的恶意人员,92%是男性、56%具有技术背景、75%是在职员工、65%决定跳槽或创业,主要窃取内容包括软件或原始码数据、产品设计图或配方、公司商业计划、客户资料和公司固定资产;会铤而走险的原因,通常是希望在新公司获得优势。因此,在员工离职前的90天,是稽核的黄金期,不过公司需留意的是,不可24小时监看员工所有的电子邮件和计算机屏幕,也不能架设监视器监看员工,否则会有违反员工隐私之虞。

以电子邮件为例,员工离职90天的信件可能多如牛毛,又不能一封封查看,吴毅勋建议,可从所有加密附件的邮件开始稽查,检视其传送的对象是否适当。员工常会将信寄给外部的非公务用信箱,这不见得就是泄漏营业秘密的征兆,最可疑的行为,还是「将一般业务用的数据加密,传送给非合作伙伴」,若发现这种异常邮件行为,通常都是警讯。

而公司又该如何管理机密文件夹的「备份」呢?最经济便利的方式,就是透过「网络芳邻」的工具来做备份与中央控管,或是透过内部的文件服务器,提供公司指定的备份文件系统。如果公司有足够预算,也可以考虑国外盛行的企业私有云,但千万不要使用Dropbox等没有权限管理功能的在线数据同步软件,对公司来说风险极高。

公司机密≠营业秘密

不过,公司所认定的机密,在法律上不见得会是秘密,重点是如何使公司的「机密」变成「秘密」。《营业秘密法》上有三项要件,包括 「合理保密性」、「秘密性」和「价值性或实用性」。其中,「合理保密性」的争议最大,究竟何谓「合理措施」?益思科技法律事务所律师萧家捷引用过去台湾地区“最高法院”的判决指出,当希望受保护的信息为计算机数据时,为每个用户设定授权账号、密码,就是常见的管制措施。至于是否构成营业秘密,最终还是要透过诉讼,经由 法官的判断才能定夺。

萧家捷认为,网络时代要保护营业秘密越来越困难,真正具有高度价值的营业秘密,还是越少人知道越好。其实,大部分的员工并不会因 为少许的利益而去冒违法的风险,公司平时就要做好营业秘密的管理,透过教育训练中强化员工的观念与意识,在员工离职前进行访谈和签署保证书,都有助于预防 一般营业秘密的流失。

 

作者: 吴碧娥
现任: 北美智权报资深编辑
学历: 政治大学新闻研究所
经历: 骅讯电子总经理室特助
经济日报财经组记者
东森购物总经理室经营企划

 


 



感谢您阅读「北美智权报」,欢迎分享智权报连结。如果您对北美智权电子报内容有任何建议或欲获得授权,请洽:readersvc-cn@naipo.com
本电子报所登载之文章皆受著作权保护,未经本公司授权, 请勿转载!
© 北美智权股份有限公司 & 北美联合专利商标事务所 版权所有 234 台湾地区新北市永和区福和路389号五楼 TEL:+886-2-8923-73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