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关村「国家知识产权制度示范园区」在2003年成立,可视为中关村的知识产权元年。从该园区成立以来,十年间专利申请量是成立前15年总和的16.7倍。如果把时间往回推,可发现从2003年到2014年,中关村企业收入与专利申请量同步成长,印证了两者间相辅相成的关系。而北京市知识产权局藉由《中关村知识产权领军企业培育方案》,培养联想、百度、北汽福田、京东方等27家「专利过千」的知识产权领军企业,并给予政策、资 金、专利服务各方面的优先支持。
由台湾地区“工业总局”和北京知识产权保护协会主办的「京台知识产权」论坛刚于2015年10月30日顺利落幕,工业总会秘书长蔡练生及北京市知识产权局局长汪洪在会中签署了「京台知识产权交流合作备忘录」,双方也分享各自在知识产权创新与应用的发展经验,两岸的知识产权交流又往前更迈进了一步。
图一、工业总会秘书长蔡练生(图左)及北京市知识产权局局长汪洪(图右)在2015年10月30日签署「京台知识产权交流合作备忘录」。
图二、工业总会秘书长蔡练生(图左)及北京市知识产权局局长汪洪(图右)在产官学界见证下,完成「京台知识产权交流合作备忘录」签署仪式。
当前中国正在兴起「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浪潮,北京市知识产权局高度重视对外交流与合作,藉此提振知识产权的实力,2014 年7月世界知识产权组织落户北京,双方于今年签署《中华人民共和国北京市人民政府与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关于加强知识产权合作的谅解备忘录》,开启了北京市与世界知识产权组织交流合作的新篇章,下半年又与台湾签署合作备忘录。
图三、北京市知识产权局局长汪洪
汪洪在「京台知识产权论坛」开幕致词时指出,「中关村知识产权一条街」于今年10月正式启动[1], 重心将摆在吸引世界顶级创新要素于中关村聚集发展,并展开知识产权的高端服务。北京和台湾在科技、文创等领域早已有许多合作,而在知识产权领域方面,已经连续三年在北京举办「京台知识产权研讨会」,北京和台湾目前都面临经济转型、经济发展的转变,将进一步推动京台双方在创新、知识产权的交流与合作。汪洪指出,透过「京台知识产权论坛」,能够交流双方在知识产权创新、运用与保护的最新发展,期待这次签订合作备忘录之后,能够建立更宽广的合作平台,在人员交流、讯息共享、企业服务各方面开展更加务实的合作。
台湾地区“智慧财产局”局长王美花当天也前来见证「京台知识产权交流合作备忘录」签署仪式。王美花表示,大陆的企业成长是「快、狠、准」,相较之下台湾企业则是稳健发展。中国大陆的大型企业已有能力应付跨国专利诉讼案件,未来可能会有更多专利诉讼案件在大陆发生,她希望藉由举办专利论坛,让两岸企业可以互相学习和交流。
图四、台湾地区“智慧财产局”局长王美花
中关村变身成为北京专利申请重镇
在本次的「京台知识产权论坛」中,汪洪也以中关村的发展为经验,分享知识产权如何推动经济转型。北京中关村将从过去大众所熟知的「电子一条街」,转型为「创新创业大街」,未来三到五年,中关村即将彻底告别传统电子卖场业态,预计在2017年,中关村将形成创新创业、科技金融、文化创意等新型业态集聚区。2003年至2014年间,中关村示范区总收入年平均成长率为25.8%,中关村企业专利申请量年平均成长达到29%,12年来共计申请专利19万9,940件,占园区企业累计总申请量的96.6%。
图五、北京与中关村专利申请量比较
数据源:2015/10/30「京台智慧财产权论坛」汪洪简报
2014年,中关村示范区企业年度专利申请量首次突破4万件,北京市企业的有效发明专利为5万4,574件,中关村企业有效发明专利3万5,483件,占全市企业有效发明量的65%,中关村已然成为北京市专利成长的重要支撑力量。
图六、2014年中关村示范区企业专利申请情况
数据源:2015/10/30「京台智慧财产权论坛」汪洪简报
企业经营规模越大 越重视知识产权
中关村「国家知识产权制度示范园区」在2003年成立,可视为中关村的知识产权元年。从该园区成立以来,十年间专利申请量是成立前15年总和的16.7倍。如果把时间往回推,可发现从2003年到2014年,中关村企业收入与专利申请量相似的增长轨迹,印证了两者间相辅相成的关系,且随着经济体量的逐年增加,两者发展的轨迹更为相似。
图七、中关村企业总收入与专利申请量发展轨迹
数据源:2015/10/30「京台智慧财产权论坛」汪洪简报
汪洪指出,中关村企业对知识产权的重视程度,随着经济越发展而提高;当企业经营规模越大,就更加重视知识产权。2010年,北京市委、市政府提出在中关村示范区实施「十百千工程」,目标在培育一批收入规模在十亿元、百亿元、千亿元级的创新型企业。「十百千工程」虽然只占中关村企业的3%,却创造50%以上的经济收入及专利申请量。
图八、中关村历年专利申请进程
数据源:2015/10/30「京台智慧财产权论坛」汪洪简报
此外,为了进一步提升中关村企业的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能力,北京市知识产权局和中关村科技园区管理委员会联合实施《中关村知识产权领军企业培育方案》,企图打造一批「专利过千、质量过硬、管理规范、运用科学」的知识产权领军企业[2] ,2014年10月,联想、百度、北汽福田、京东方等27家企入选首批知识产权领军企业[3] ,将获得政策、资金、专利服务各方面的优先支持。其中,京东方、联想、北京奇虎科技三家公司,更名列2014年大陆发明专利申请的前十大。
除了奖励知识产权领军企业之外,对于中关村占比高达84%的小微企业,也推出《中关村小微企业知识产权帮扶计划》,提供包括专题培训、法律咨询、专利挖掘、一对一帮扶等协助,2015年前八个月,中关村1,532家小微企业共申请7,205件专利,占比达整体申请量的24%。
图九、中关村小微企业知识产权帮扶计划
数据源:2015/10/30「京台智慧财产权论坛」汪洪简报
审查员实践基地 直接将资源服务引进中关村企业
为了让国家专利局专业的审查资源,和中关村企业的创新资源之间能加强交流,2010年成立「北京(中关村)审查员实践基地」,五年来一共派遣专利局十个审查部门的328名专利审查员,直接服务企业[4] ;并针对联想等中关村领军企业的98件重点发明专利申请案进行巡回审查,加快发明专利授权进程。
汪洪表示,中关村发展30年来,政府在做的事情实际上只有一件,就是持续地构建创新创业生态系统,培育创新创业和尊重知识产权 的文化氛围,政府驻点为园区发展提供公共服务就是很好的例子。另一方面,北京也率先成立知识产权法院,打造「行政司法」双轨并行的创新保护环境。
图十、中关村知识产权服务组织体系
数据源:2015/10/30「京台智慧财产权论坛」汪洪简报
推动创新 政府应思考如何正确挹注资源
台湾经济研究院研究三所所长林欣吾在论坛中响应,中关村这几年的成果,政府挹注的资源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让中关村创新活动得以快速进展。「政府的资源」加上「业者的动机」,是促进创新的重要关键,而由机会所带来的发展的动机,也会带动市场的创新运作。林欣吾认为,虽然台湾市场比较小,但若政府能挹注资源到正确的地方,提供好的机会给业者养成创新的能力,将能缔造更多成功的创新案例。
图十一、台湾经济研究院研究三所所长林欣吾
从两岸整体研发投入比较,2013年台湾研发经费占GDP的2.99%,研发经费金额为261亿美元,中国大陆则为2,946 亿美元,研发经费占GDP的2.02%,两岸研发投入的规模非常悬殊,但台湾成长速度仍高过于中国大陆。不过,两岸在创新研发发展有日益接近的趋势,从2013~2014年美国发明专利影响力来看,台湾虽在申请数量赢过大陆,若以CII(专利被引证的次数)相较,大陆的CII指数是高过台湾的,意味着在 专利申请的「质」方面,台湾仍要加强改善专利的撰写质量,让申请的专利能够产生真正的影响。
表一、2013~2014年美国发明型专利专利影响力
数据源:USPTO Weekly Data;台经院研三所整理,2015年6月
备注:
- 参考数据:2015-10-13《中关村知识产权一条街正式启航》。
- 参考数据:《关于实施中关村知识产权领军企业培育计划的通知》。
- 参考数据:《[媒体广场]北京日报:中关村首批知识产权领军企业培育名单出炉》。
- 参考数据:《2015年北京(中关村)审查员实践活动正式启动》。
作者: |
吴碧娥 |
现任: |
北美智权报资深编辑 |
学历: |
政治大学新闻研究所 |
经历: |
骅讯电子总经理室特助
经济日报财经组记者
东森购物总经理室经营企划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