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應用

台灣地區近年生技相關專利發展概況

作者╱生物技術開發中心技轉組 林宗賢

2009.3.30
 

文章綱要:
台灣地區生技相關專利概況
台灣生技相關專利授權與競爭力分析
結 論

綜觀全球人類經濟的發展,由過去的勞力密集、資本密集、技術密集、知識密集,到目前被稱之為「知識經濟」(Knowledge-based Economy)時代的這個「新經濟」型態,主要是靠著運用新的技術、員工的創新、企業家的毅力與冒險精神,作為經濟發展之原動

力(參考文獻1)。但每一種經濟型態都會經歷形成、成長、成熟和消落等四個階段,隨著時間的轉變,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Organization for Economy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簡稱OECD)表示,到了2030年,將是生物經濟(Bioeconomy)的時代(參考文獻2);未來的20~30年間,在環境、氣候、能源因素以及健康方面的考量下,生物科技勢必會日漸受到人類更多的關注,並投入其發展與研究。在這樣的經濟發展趨勢下,這幾年來,台灣在生物技術與專利上到底情況如何?未來又有些什麼值得我們投入的?從歷史資料上,也許可以找出一些端倪。

台灣地區生技相關專利概況

依據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資料指出,生物技術專利的分類,包括IPC分類號A01H1/00、A01H4/00、A61K38/00、A61K39/00、A61K48/00、C02F3/34、C07G(11/00、13/00、15/00)、C07K(4/00、14/00、16/00、17/00、19/00)、C12M、C12N、C12P、C12Q、C12S、G01N27/327及G01N33/(53*、54*、55*、57*、 68、74、76、78、88、92)等分類號之專利(參考文獻3),係關於生活(everyday lives)、健康改善(improving health)、環境(environment)與農業(agricultural)、工業(industrial)及能源(energy)生產等相關領域範圍之專利(參考文獻4)。

因此,以下將以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之IPC分類,針對台灣地區生技相關專利進行觀察(針對已公告之發明專利),可以發現,台灣地區已公告之生技相關專利似乎於2004年之後達到高峰,並於2005-2007年維持一定水準,但2008年則有顯著降低,相關公告之專利僅剩122筆(圖1);若以其占各年公告發明專利之總數量來看,相關專利在2003年以前皆不到0.7%,但在2004年達1%,之後除2006及2007年分別占約0.78及0.86%外,2005與2008年則都占約1%,表示相關技術及專利在台灣發展空間相當地大。

圖1 台灣地區生技相關發明專利歷年公告情形

資料來源:台灣專利資料庫

再細部針對專利權人進行觀察,可以發現,2007年以前,台灣地區專利權人生技相關專利數量幾乎呈現歷年成長趨勢,並在2007年之後正式高於非台灣地區專利權人之專利數量,達到104筆專利(圖2);另若就其占各年度生技相關專利的數量來看,2001年之後,台灣地區專利權人占生技相關專利之比例明顯呈現穩定成長,並在2007年超過50%,表示台灣對相關領域投入的狀況愈趨明顯,到了2008年,雖然總專利數量有明顯下降,但是台灣地區專利權人所占專利數量比例亦維持約60%的高比例。

圖2 台灣地區生技相關發明專利專利權人區分

資料來源:台灣專利資料庫

台灣生技相關專利授權與競爭力分析

授權(License),是智慧財產權中最普通也是最常見使用的方式,與「移轉」(Transfer或Assign)最大的不同處在於「移轉」是指智慧財產權所有人(例如專利權人)將其所擁有的權利讓與給受讓人,也就是俗稱的「賣斷」,一旦移轉之後,權利所有人就不再對該智慧財產權擁有任何權利(參考文獻5)。

相對地,以專利來說,授權則是指專利權人保留其權利,在一定的情況之下,經專利權人同意(約定實施)或在符合法律規定(強制授權或特許實施,專利法第76條)的情況下,被授權人(Licensee)在支付一定的對價(權利金Royalty)後,得以在合理的授權範圍內,合法的利用或實施該專利,最常見的授權主要有專屬授權與非專屬授權兩類:

一、專屬授權(Exclusive License):
是指專利權所有人對特定專利只授權特一被授權人在特定時間與地區實施其專利。如為專屬授權,專利權人就不得再授權其他第三人在該特定之時間或地區實施其專利權,也不得自行實施其專利權。由於專利法並未對授權實施的內容有特別之限制,因此專利權人若不願意將其所有的權利都授權給一個特定的被授權人時,亦可考慮以銷售之區域、時間或產品等不同事項作區隔,再分別以專屬授權方式授權給不同的專屬被授權人。

二、非專屬授權(Non-Exclusive License):
是指專利權所有人在一定區域、時間內,可對同一項專利同時授權給二位以上的被授權人實施。因此,專利權人可以隨時在同一時間或地區內,對同一專利授權給其他第三人或自行實施其專利權。目前,在專利授權實務上,還是以非專屬授權方式最為常見。

另外,尚有如交互授權(Cross-Licensing)等,也就是雙方各擁有之專利或技術互相授予對方使用。交互授權的積極目的在於授權方係以「本身專利技術之使用」交換「得以利用對方研發之優點」,簡言之,雙方基於交互授權,而得以利用對方的專利技術,進而運用於其產品製作方法或產品之改良。交互授權對於促進原來技術之改良極大之正面意義,尤其以科技產業而言,產品之日益精進及創新為其產業存在之關鍵,因此經常利用交互授權而達到產品改良或減低成本(參考文獻6)。

如觀察台灣地區近年生技相關專利授權狀況,於台灣專利資料庫,針對其專利資訊中有揭露專利「授權」資訊者進行觀察,可以發現,近年台灣生技相關專利卻僅於2000、2002、2003、2004及2005年分別各1篇專利有授權記錄,其中除2000年為法國「賽諾菲-安萬特公司」授權給「賽諾菲聖德拉堡股份有限公司」,專利名稱為「含蛋白質之安定凍乾調配物;分析套組」之專利外,2002-2005則每年皆為「工業技術研究院」授權於「華聯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之專利,至於2007及2008年,推測因專利剛公告,尚未或仍有授權的進行,因此未來仍可持續觀察,至於目前已揭露授權之專利,則如下表所示(表1):

表1 台灣地區近年生技相關發明專利授權概況
年度 公告號 專利名稱 原專利權人/國別 被授權人 異動資訊
2000 397687 含蛋白質之安定凍乾調配物;分析套組 賽諾菲-安萬特公司 / 法國 賽諾菲聖德拉堡股份有限公司 34 卷 12 期 公告專利權授權實施登記
2002 513485 微區域性強化載片及其製備方法 財團法人工業技術研究院 / 台灣 華聯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33 卷 33 期 公告專利權授權實施登記
2003 523548 高密度官能化載片及其製備方法 財團法人工業技術研究院 / 台灣 華聯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33 卷 33 期 公告專利權授權實施登記
2004 I223069 高活化載片及其製備方法 財團法人工業技術研究院 / 台灣 華聯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33 卷 32 期 公告專利權授權實施登記
2005 I245771 微區域選擇性活化之疏水性晶片及其製備方法 財團法人工業技術研究院 / 台灣 華聯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33 卷 33 期 公告專利權授權實施登記
資料來源:經濟部智慧財產局

最後,再以現行衝擊指數(Current Impact Index,CII,為衡量國家專利對世界各國專利的重要程度或影響力之一項指標,亦即專利被引用頻率。)來觀察台灣生技相關專利之表現(圖3)。

圖3 2007 年度台灣發明專利之現行衝擊指標CII 表現

註:以第一發明人所屬的國別為依據
資料來源:經濟部技術處委託台灣經濟研究院研究報告「產業創新系統之能量與競爭態勢分析-以專利分析為基礎」,2008年

以台灣來說,台灣地區2007年度發明專利平均之現行衝擊指標為0.85,低於2006年的0.91;以29項細部之技術領域觀察,2007年度農業與食品加工機械設備、化學工程、紙品製作工具機、材料與冶金、熱加工與其設備、太空技術與武器及電力設備與工程暨電能等7項領域之CII數值大於1.0,至於生物科技領域,則為29項技術領域中CII值數最低之領域,間接表示雖然在相關研究上有所增加(量),但內容之深度或廣度(質)在未來發展上實在有相當大地努力空間(參考文獻7)。

結 論

在台灣,政府為加速生技產業之發展,過去幾年來經行政院核定的專業生物技術園區計有七個,包括「台北南港生物技術園區」、「新竹生物醫學園區」,農委會推動的「屏東農業生物科技園區」、彰化縣「國家花卉園區」、台南縣「台灣蘭花生物科技園區」、宜蘭縣「海洋生物科技園區」以及嘉義縣「香草藥草生物科技園區」等(參考文獻8)。

同時為推動台灣生技產業成為下一波「兆元產業」,2007年政府更積極打造南港生物技術園區、竹北生醫園區與南科高雄路竹園區等三座指標性生技園區,希望透過這三座生技園區以及結合科學工業園區帶動我國生技產業之聚落延展,讓台灣成為全球生技產業發展的重鎮之一。

可見,台灣生技發展是值得期待地,除研發的更深入外,如何在資訊公開狀況下,建立良好授權制度,活化智財的應用,則是未來仍需積極努力的目標。

■參考文獻
1.
張宗傑,知識經濟,遠距圖書服務系統,國家圖書館。
2.
E. Richard Gold & Matthew Herder & Michel Trommetter(2007/12),The Role of Biotechnology 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s in the Bioeconomy of 2030,OECD。
3.
Brigitte van Beuzekom & Anthony Arundel(2006),OECD BIOTECHNOLOGY STATISTICS – 2006。
4.
The bio-based economy: its longer-term future and potential impacts,About The Bioeconomy to 2030,OECD at:http://www.oecd.org/about/0,3347,en_2649_36831301_36884233_1_1_1_1,00.html
5.

授權 - 何謂「授權」(2005/10/03),專利E教室,經濟部智慧財產局。

6.

林鴻六,郭雪芳;專利授權暨技術移轉合約。

7.
中華民國科學技術年鑑97年版(2008/11),財團法人國家實驗研究院科技政策研究與資訊中心。
8.
詹宜兒(2008/10/08),我國主要生技園區現況,生物技術開發中心ITIS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