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人恐怕很難想像,打拼了這麼久之後,儘管生產力的水準早已明列世界的前段班,可是我們的實質薪資還處於開發中國家水準,「CP值」成了台灣勞工階級最貼切也最諷刺的形容詞。
根據2013年行政院主計處人力運用報告數據,30歲以下的年輕世代,接近60%的年輕勞工,平均薪資低於3萬台幣。2013年,全台灣受薪階級858.8萬人,全體勞工至少41%的月薪不到3萬台幣,對於大部分的勞工來說,扣除生活經常性支出,其實手上可支配的所得並不多,大多數人低薪資在台灣變的越來越普遍,跟許多已開發國家相比,台灣勞工的待遇簡直是被壓榨,稱為「奴工」一點也不誇張。
表1:2013年台灣受薪階級勞工平均每月薪資級距人數分布(按照年齡區分)
|
勞工人數
(萬) |
未滿20000元 |
20000~29999元 |
30000~39999元 |
40000~49999元 |
50000~59999元 |
60000~69999元 |
70000元以上 |
15~19歲 |
10.7 |
66.1% |
26.8% |
2.7% |
0.0% |
0.0% |
0.0% |
0.0% |
20~29歲 |
190.8 |
9.8% |
47.6% |
27.1% |
7.5% |
3.6% |
0.8% |
0.6% |
15~29歲 |
201.5 |
12.8% |
46.5% |
25.8% |
7.1% |
3.4% |
0.7% |
0.6% |
30~39歲 |
276.2 |
4.2% |
33.9% |
33.6% |
15.6% |
8.6% |
4.0% |
3.5% |
40~49歲 |
221.4 |
6.6% |
27.3% |
29.1% |
15.4% |
9.8% |
7.9% |
8.1% |
50~59歲 |
134.5 |
11.4% |
29.5% |
28.3% |
14.1% |
10.7% |
6.7% |
9.8% |
60歲以上 |
25.2 |
21.1% |
31.2% |
27.1% |
17.1% |
7.0% |
8.5% |
14.6% |
資料來源:行政院主計總處
圖1:2012年各國製造業勞工薪資成本(以美元計價)
資料來源:https://www.conference-board.org
許多開發中國家的勞工成本比台灣還高
放眼全球,就能了解台灣勞工究竟有多悲慘。根據美國民間經濟研究組織Conference board的統計,以製造業來說,歐洲許多國家的企業,負擔的員工成本普遍相當高,至於勞工成本較低的國家,則遍布全球各地的新興市場,其中台灣勞工的實質時薪成本為倒數第五名。台灣企業所負擔的勞工成本主要在於直接薪資和勞工保險,從數據來看,台灣勞工實質時薪成本對於企業造成的負擔其實相對小很多,甚至比許多低國民所得的國家還輕微,巴西、愛沙尼亞、斯洛伐克、阿根廷等國的企業實質時薪成本,甚至還比台灣高。
圖2:1995〜2012年製造業生產力(每小時工作的效率輸出)跨國比較
資料來源:The Conference Board, International Labor Comparisons program
台灣勞工成本相對便宜,但是勞工素質如何呢?從統計數據來看,1995〜2012年期間,台灣製造業勞工每小時的工作效率大幅成長,成長幅度名副其實超英趕美,台灣製造業勞工的生產力提高空間可以力拼許多已開發國家,但是產品的附加價值和價格不夠高,生產力所產生的總產值低於已開發國家,但是單純比較生產力成長幅度的話,台灣勞工並不差。全球生產力成長最多的兩個國家是南韓和捷克,勞工的生產力相當驚人,開發程度較高,但還未達到已開發國家水準的國家,生產力成長幅度普遍相當高;反而是已開發國家的生產力提升在1995〜2012年期間顯得相對緩慢。
圖3:1995〜2012年各國製造業生產力成長、輸出成長、工時成長情況
資料來源:The Conference Board, International Labor Comparisons program
薪資低加上生產力高 台灣勞工「CP值」世界一流
如果把製造業勞工工時成長和輸出成長合併比較,可以發現,台灣製造業的生產力成長幅度其實相當高,主要在於輸出成長相當多。1995〜2012年,各國勞工的工時普遍都有減少趨勢,但台灣勞工的工作時間沒有減少,勞工工作時數世界第一的新加坡,工時則是成長最多。換句話說,許多國家的生產力成長幅度提升,是靠著較少的工時,但台灣則是維持一樣的長時間工作,新加坡則是賣命來工作。對於勞工來說,這種提高生產力的方式其實相當悲情,因為台灣勞工的薪資成長幅度是相當低的,工作時間越長,企業增加的報酬並不會回到勞工身上。評估各國的製造業勞工待遇相關數據,台灣勞工算是最對得起台灣企業的工人,以相對較少的待遇,拚出企業更多的生產力,可惜台灣企業生產力所創造的價值,和企業回報給勞工的待遇一樣慘烈,至於歐洲、美國、英國、澳洲等已開發國家,近年來社會反而更加強調勞工的權益。
圖4:2007〜2012年各國製造業薪資成長和通貨膨脹的相對關係
資料來源:The Conference Board, International Labor Comparisons program
除了台灣勞工的薪資悲情以外,2007〜2012年,台灣通貨膨脹和薪資成長的相對關係,也突顯了台灣勞工的困境。世界各國製造業勞工的薪資成長,幾乎都高於當地的通貨膨脹,換句話說,勞工工作所得的收入,可以換取的物資數量是有所成長的,像是南韓、瑞典和挪威的勞工收入成長扣除通貨膨脹的成長幅度更是位居前三名,台灣製造業最大的競爭對手南韓更是世界第一,雖然勞工工時相當長,但是獲得的平均待遇也是明顯提升,辛苦工作算是相對有回報。
但是台灣則不是如此。台灣、加拿大、英國的勞工,在2007〜2012年期間,平均薪資成長幅度甚至比當地的通貨膨脹還低,也就是說,工作所獲得的名目薪資成長,相對於該國的物價上漲,其實是不划算的,工作的收入能換取的物資相對減少了,對當地人民來說,這樣的經濟環境會產生較高的生活痛苦指數。人民的實質感受就是口袋的鈔票縮水了。行政院公布的台灣勞工實質薪資,十多年來長期呈現下降趨勢,這是全球大部分國家都沒有的情況,可是從許多統計數據來看,台灣長年的通貨膨脹率大多維持在2%附近,算是相對平穩的物價波動,和許多已開發國家相比水準相當,如果和大部分的新興市場做比較,台灣的通貨膨脹其實相對低水平,所以台灣的問題不在於通貨膨脹太高,而是台灣勞工的薪資成長實在是太低了。
圖5:1982~2013台灣製造業勞動力情況
資料來源:行政院主計總處,作者製表
近年來 台灣勞工環境日益艱困
在全球化的經濟下,世界各國的製造業勞工待遇都會受到全球景氣的影響。從許多數據來客觀比較,可以發現2000〜2012年,許多國家的製造業勞工工時減少了,但台灣沒有減少。2012年,許多國家製造業勞工的待遇相當高,但台灣相當低,2007〜2012年,許多國家勞工的待遇有明顯提升,但台灣沒有提升,1995〜2012年,許多國家勞工貢獻給企業的生產力平均每年增加不到5%,但台灣勞工拚出6.5%的成長率,2007〜2012年,許多國家勞工的薪資成長高於當地物價成長,但台灣沒有。近年來,台灣製造業勞工處於最艱難的環境,但愛拚的勞工,依然給台灣經濟拚出了生產力,即使他們沒有獲得相對應的回報。從台灣經濟成長中獲利最多的,可能是企業或少數資本家,但絕對不會是台灣勞工。
圖6:1998年8月至2013年8月台灣上市公司平均每股獲利盈餘
資料來源:行政院主計總處,作者製表
有些企業家則會在媒體上喊冤,因為全球長年經濟表現不佳,大環境不好,勞工和老闆們共體時艱,不過事實上,長年來台灣上市企業仍然有累積了相對理想的獲利盈餘,除了2001〜2003年和2008〜2009年這段期間賺的錢比較少以外,台灣企業大部分的年份都是獲利相對理想,所以台灣企業並不是沒錢,只是沒分給勞工,甚至連企業股東的獲利都比勞工高。當員工不如當股東,台灣勞工的待遇,每年都令人感嘆,但每年乎都沒改善。
【本文僅反映專家作者意見,不代表本報立場。】
部落格『外匯是穩定投資的天堂』 (http://joejoeyourmoney.pixnet.net/blog)
|
|
作者: |
Joe(蔡佑駿) |
現任: |
北美智權報專欄作家、
全台最大外匯部落格『外匯是穩定投資的天堂』主編、東森電視台財經固定來賓、聯合理財網專欄作家 |
經歷: |
壹電視、東森、非凡電視台財經來賓 、非凡周刊專欄作家、經濟日報專欄作家、聯合理財網專欄作家、經濟日報外匯擂台連三屆冠軍 |
|
|
|
Facebook |
|
在北美智權報粉絲團上追踪我們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