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權報總覽 > 反創新社會透視           
 
錯誤教育給慣老闆不加薪理由:學歷通膨、產能過剩
蔡佑駿╱北美智權報 編輯部
台灣的企業不肯給公司新人起薪高的理由之一:新人在學校學的專業跟公司要的不一樣,所以要重新教。根據行政院主計總處統計,去年台灣將近1100萬的就業人口中,508萬是大專院校以上學歷畢業,但同樣的數字在2000年的時候不過259.6萬人而已,在有將近七成的受訪勞動者認為自己「學非所用」、也就是大學學的在工作上根本派不上用場,顯示大學學歷不但對就業派不上用場、而且「通貨膨脹」、「產能過剩」情形嚴重,也成為慣老闆們理直氣壯不加薪的理由。

不鼓勵人力接受進職場工作前應有的職業教育、反而誤導台灣大量人力去念以研究教學為導向的高等教育,最後,就算罵翻了大學,卻忘了大學這樣的高等教育本來就不是企業需要的人力搖籃,企業要的其實是具有「專業、職業能力」辨識價值的職業訓練學校。

2013年,行政院主計處統計,台灣約有1096.7萬就業國民,其中366.1萬人是高中職畢業,508萬人是大專院校以上學歷畢業,其中73.5萬人是研究所畢業的高等教育學歷族群,高等教育工作者有278.3萬人集中在25〜39歲的年齡層,勞動族群中有79.7%以上是大學及專科以上學歷畢業,同樣的統計在2000年,台灣約有949.1萬就業國民,其中337.5萬人是高中職畢業,259.6萬人是大專院校以上學歷畢業,勞動族群中有62.9%以上是大學及專科以上學歷畢業。

台灣職場歷年就業者教育程度數據來源
http://tinyurl.com/las9fep

這些勞動者耗費至少七年時間在高中和大學學習,很多出社會工作的勞動族群在台灣,都有類似的經驗和感概,畢業後和自己的實際工作內容相比,根本學非所用。(根據台灣三家大型人力銀行2013年的統計平均,約70%是「學非所用」,只有30%是「學以致用」的情況。)

1994年台灣開啟了一個廣設大學的時代,台灣每年全部大學生從20幾萬人,碩士生2萬多、博士生低於1萬人,2103年已經大幅提升,大學生103.5萬人,碩士17.7萬,博士3.1萬人,越來越多人體位到,原來學位也會有「通貨膨脹」,教育系統透過升格的手段,大學和學院汗牛充棟,但學歷的價值卻越來越貶低。

但是更詭異的是,台灣許多產業和企業卻不時發表聲明,訴苦找不到適合的員工,企業們希望教育界能培養更多適合產業界雇用的人力,培訓適合產業技師原本應該是技職學校的作用,但因為技職學校式微,而且企業界吝嗇不願意出錢培訓人才,只好把苗頭轉向高等教育,社會逐漸遺忘大學教育不是「職業訓練所」,而是研究目標為考量,教育政策和社會理想逐漸和現實違背,高等教育系統造成了學歷數量暴增、學歷價值嚴重下降、國家教育資源分配嚴重錯亂,除了少數台清交成之類的大學文憑,企業願意認同「具備識別價值」以外,學歷的價值每況愈下,學歷越高,勞工的收入和就業環境,未必會比學歷低的來的好,台灣行政院長江宜樺自己曾說,自己的博士學生到很多大學兼課湊時數,月收入只有約2萬出頭,投資在攻讀博士的價值嚴重縮水。

在歐美等已開發國家,大學教育是為了將研究和教學結合起來,並且確立大學自治和學術自由的原則,增強國家科技、政治、醫藥、商業和人文等專業領域的研究等級,中學以下教育則是國民基本教育,高中教育則是高等教育和基本教育之間的銜接橋梁,近年來,歐美人口結構呈現倒金字塔,改變了就業市場結構,年輕人的大學教育比例逐漸提高,因為高學歷的薪資和就業率都比較理想,但是在美國爆發次級房貸金融風暴以前,歐美人15〜18歲左右就出社會工作,累積許多工作經驗,等找尋到自己的興趣之後,20歲左右再回到學校進修,25〜30歲再逐漸回到職場,把自己所學技能和工作經驗結合,職場上逐漸成為管理階層,為企業和社會奉獻,而沒有經歷高等學校進修的人,則在自己喜歡的領域工作,慢慢的成為資深的員工,不需要刻意再進入高等教育進修。

但是在台灣,許多年輕人幾乎都是從小一路求學到高中或大學,後來廣設大學以後,幾乎人人都念到了大學,2008年以後,碩士和博士數量大增,大多數年輕人都是23歲才進入社會工作,而且進入職場後,工作內容和學校所學通常不相容,兩者和自己真正的興趣可能又有很大的落差,但台灣職場重視學歷,所以又很難立刻轉換到其他領域求職,只好硬著頭皮在自己不喜歡的工作上繼續熬,台灣很多年輕人或同事都有類似的經驗,許多人把年輕的光陰耗費在學校,不是學校求學沒有意義,而是不知道自己所求為何,沒有一個發展主軸,那樣的求學沒有目的,就算有好成績也不踏實,只是在應付交作業,拖完時間得到學歷文憑,在這樣的前提下,縱使年輕人有高學歷,依然無法發揮所學,加上還沒進入職場,沒有工作經驗,根本無法得知自己對哪項工作有興趣。

年輕人搞反了求學和工作的順序,應該先進入職場,然後試著找到自己所喜好的工作,進一步針對自己有興趣的領域求學,帶著實務經驗和學術知識融合學習,如此一來,才能達到高等教育學以致用的效果,但台灣企業的傳統陋習,選拔人才只透過「學歷」來篩選判斷,當然台灣人腦筋轉得快,再度運用「炒短線」的作法,「補習」,從公職、法律、電腦軟體相關運用、醫藥、教師、研究所,不管是那種考試,通通都可以透過補習,在短期內大量填充筆試所需的反覆背誦和記憶性資訊,取得高學歷,然後用高學歷彌補實務經驗不足的問題,老闆要高學歷,求職者就給你高學歷,假能力。

結果台灣高等教育主要是提供三種人進修,一種是父母建議、自己沒主見或者畢業後不知所措,所以只好繼續回到學校「假讀書」,取得學歷以便未來爭取工作機會,第二種是考進軍公教等公務機關的公務員,因為學歷提升可以加薪或升等,所以願意再重返校園,慢慢的「洗高學歷」,第三種是真的想進行學術研究,但台灣國內「有效研究」的大學並不多,所以國內高等教育成為攻讀國外高等教育的「跳板」,先求得台灣的學歷,再進一步爭取海外高等教育的門票,結果台灣高等教育既不是為了學術,也不是為了研究,而是職場訓練所,完全失去了原本的學術意義,但這樣的職場訓練所又不訓練員工技術,而是為了成就學生畢業光環,於是台灣的大學教育變成非常詭異的機構。

另一個大問題則是,大學生在學校所學的專長、技術,在就業市場上沒有相對應的需求,或是需求量非常低,結果造成大學生畢業後的工作內容,往往和所學內容不相干,很多人選了當年所謂的「熱門科系」,可是當下最熱門的產業,隨著科技進步和時間推演的影響,十年河東,十年河西,等學生畢業後,該產業很可能走向衰退,例如1998〜2002年時,台灣最興盛的是電子業和科技業,當時高中生理組選填科系首選都是電子、資訊和電機,當這些高中學子經過數年大學畢業出社會後,直接就面臨能力相似的同儕大量湧出,供給增加速度趕不上需求增加速度的結果,導致科技人才的平均薪資無法明顯提升,甚至跟不上通貨膨脹的速度,尤其是科技展業,當產品研發成熟以後,商品價格隨著工廠量產會越來越低,但學生又如何預測在下一個景氣循環中,產業的主流趨勢在哪裡,這樣才能在就學期間,就努力往那個方向邁進,學術界畢業出社會時,剛好搭上該產業的興盛波段,而非跟著大眾隨波逐流,能做到這樣精準預測的人少之又少。

所以大學畢業生流向調查是非常重要的參考資料,可以有效的引導青年學子日後的選取校系判斷,很可惜台灣政府近幾年才開始做,可是各大學院校調查的主因是因為,有機會爭取到教學卓越計畫的金額,所以才紛紛跟進調查,通常是調查畢業一年和三年的數據樣本,後來甚至取消畢業三年的調查,只調查畢業一年的畢業生就業動向,男生可能還在當兵,或者有人繼續升學,數據調查取樣完全變調,這樣重要的調查工作,教育部主導之下運作的亂七八糟。

2006〜2008,網路科技和電子商務帶來的全球產業加速變革,美國勞工局統計,新技術逐漸取代了許多傳統的辦公室員工和白領階級,美國近年來成長超過30萬個管理職缺,但辦公室員工的職缺卻減少約200萬個,而能源業和醫療業的工作職缺大幅增加,建築業和銀行業職缺大幅減少,不同科系學生畢業5年後的薪資情況和市場供需,變化往往非常大,政府必須要做好這些統計,才能有效的引導人才和年輕學子往適當且適合自己的目標發展。

自由市場機制是很殘酷的,當求職者的工作技能可以輕易找到替代者,或被自動化機械取代,國家勞動力被浪費,國家教育資源維持死板配置,政府不知道隨著市場機制變動來靈活調整,最後造成熱門科系擠破頭,冷門科系維持虛胖,學生擠不進熱門科系,就去冷門科系晃到畢業,然後被資本市場淘汰,或者學士畢業讀碩士,碩士畢業讀博士,自以為不管念什麼,「念完博士光環就能找到理想工作」,結果只能待在家當失業者,或者到「學非所用」的工作崗位上班,台灣的教育和職場問題,還有很大的改善空間。

 

部落格『外匯是穩定投資的天堂』 (http://joejoeyourmoney.pixnet.net/blog)

作者: Joe(蔡佑駿)
現任: 全台最大外匯部落格『外匯是穩定投資的天堂』主編、東森電視台財經固定來賓、聯合理財網專欄作家
經歷: 壹電視、東森、非凡電視台財經來賓 、非凡周刊專欄作家、經濟日報專欄作家、聯合理財網專欄作家、經濟日報外匯擂台連三屆冠軍

 


Facebook 按讚馬上加入北美智權報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