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美國與中國現況的差距與對比,許多人都是透過媒體渲染的以訛傳訛,誤以為中國早晚要取代美國,鼓吹台灣向中倒。然而實情是,2013年美國全年GDP是16.198兆美元,中國則為9.038兆美元,美國自次貸風暴後,經濟復甦中,佔GDP比重70%以上的內需市場是全球想銷售的目標,但中國的內需市場在GDP目前仍只占40%;美國的軍事費用支出高達6400億,中國則為1880億,美國花在軍事武器上的費用比中國大了三倍多。從經濟到軍事布局上,中國還有相當大的距離要努力。 |
全世界都在關注,中國近年來經濟高速成長,21世紀會不會超越美國,20世紀以前,在地球上當老大需要靠拳頭和財富,21世紀,光靠拳頭還不夠,國家經濟象徵全球地位的順位,很多人以為,21世紀會成為中國人的世紀,事實上,很多人並不了解美國和中國的差距有多大。
根據國際貨幣組織IMF的數據,2013年美國的全年GDP是16.198兆美元,而中國是9.038兆美元,第三名的日本約6兆美元,第四名的德國約3.373兆美元,美國的經濟規模超過第二名中國和第三名日本的總和,從最新的局勢來看,美國從2008年次級房貸風暴過後,挾帶70%以上的內需消費市場,正重新回到3%以上的經濟成長率,2013年,中國GDP成長速度雖然是7.7%,但卻是最近14年來最低,這還不包含中國各省GDP數據灌水的負面影響,而且GDP成長趨勢放慢,民間消費占GDP只有約40%,進出口貿易等外來因素,對中國的經濟影響相當大,美國則是擁有全球最大的消費市場,加上強勢的消費能力,全球金融市場在美國發布零售銷售和GDP報告時,都會掀起大震盪,在投資市場有句話,美國打噴嚏,全球都跟著感冒,美國經濟對資本市場的影響力非同小可,雖然中國和美國兩國的GDP差距近年來持續縮小,但未來數年內仍然有相當大的差距。
近年來,中國和美國主要都在經濟貿易上互相攻防,美國主導的「泛太平洋戰略經濟夥伴關係協定(Trans-Pacific Partnership,TPP)」,結合亞洲與美洲地區的區域貿易協定,主要就是封鎖中國突破東亞島鏈,前進太平洋和深入東南亞,而中國主導的東協「(區域全面經濟夥伴協定,RCEP)」,目的就是跳脫美國過去主導的亞洲貿易規則,美國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經濟體,東南亞和東亞各國都明白,沒有美國參與的「自由貿易協定」,其重要性必然遠低於美國參與的貿易協定,美國是國際自由貿易協定談判不可或缺的主角,在國際外交上,美國的影響力仍然遠大於中國,尤其是對於非產油國來說,美國的影響力更巨大。
二次大戰到現在,美國的外交國策承襲英國的昔日作法,幫助老三或老四,去對抗逐漸崛起的老二,達到各方勢力的平衡,這種平衡可以有效避免出現一個具有強大的霸權,直接對美國造成軍事威脅,在歐洲,聯合英國和歐盟,制衡俄羅斯,在東亞,分別聯合日本、南韓、台灣、菲律賓,制衡中國,封鎖能夠成功打破這種平衡的可能性,只要確保中國無法透過周邊貿易完全達到自給自足的狀態,美國的目的就能達到,最近50年來,蘇聯曾經差點就突破美國的壓制,在1997年亞洲金融風暴以前,日本也曾提倡過東亞區域經濟整合,2007年以前的中東石油產國,如今中國各國面臨人民層出不窮的抗爭與革命,而2010年以前的歐盟曾經一度達到巔峰,而如今也大勢已去,這些老二們對美國始終無法構成威脅,美國在歷史的群雄爭霸中能夠站穩霸主的位置,關鍵就在於美國控制了幾乎全球的石油供應渠道,只要掌控石油系統的供需平衡。
在新的能源還未取代石油以前,石油是美國迫使非產油國在外交上屈服的最好利器,美國本身就是全球石油消費大國,同時又能調節自己的原油生產量,使用議價權和市占率對付產油國,是屢見不鮮的手段,2014年美國對俄羅斯實施經濟制裁,除了華爾街炒家在資本市場幫忙修理俄羅斯,國際油價四個月內暴跌近30%,俄羅斯國家經濟預算大幅縮水,中東產油國跟著吃悶虧,如果為了拉抬油價,減產石油反而降低自己的全球出口市佔率,放著油價暴跌,自己的營收大減,只能啞巴吃黃蓮,陪伴俄羅斯,美國對付非產油國的手段非常多,而能源戰就是最簡潔有力的作法,為了要掌握全球能源的分配和議價權,美國不得不維持全球最大的軍事布局。
根據斯德哥爾摩國際和平研究所發布了2013年世界軍費開支報告,軍費開支包括軍事基礎設施、人員工資、武器和軍事技術裝備的研發與生產、軍事訓練、軍事行動等費用,2013年,世界軍費開支總和為17470億美元,其中美國軍費開支為6402億美元,佔據世界軍費開支總和的37%,保持世界首位,這是什麼樣的概念,全球軍費支出2〜9名的總和,約略等於美國的軍費支出,這是美國為了當世界老大的代價,即使軍費支出高達美國GDP的3.8%,美國也要砸重金在國防部局上,為的就是掌握全球原物料和能源的分配,只要掌握物資的分配,美元就能維持全球最重要的貨幣地位。
2013年全球前十大軍費支出國家
2013年全球前十二大軍費支出佔GDP比重較高的國家
2013年,全球主要貨幣中,美元的市占率約43.5%(87%÷2,貨幣交易必為兩種貨幣,總交易量200%),第二大的歐元約16.7%,而人民幣約1.1%,評估美國在全球市場掌握的實體貿易量與金融市場的證券交易量,從數據來看,認為人民幣在未來數年可以取代美元的預測,很明顯是無稽之談,因為兩者的市占率落差實在非常大,即使中國的GDP能超越美國,美元是全球最重要貨幣的地位依然不動如山。
美國和中國之間的經濟競賽,全世界都在看,事實上,美國的外交政策和中國有很大的落差,中國的模式是企圖同化周邊鄰國,例如新疆、西藏、香港、台灣,透過經濟和外交雙管齊下,對更遠的國家則是使用經濟貿易的利誘或威脅方式,能源方面則是和中東產油國、俄羅斯合作,但這些都是區域勢力的整合,只要不影響美國的維持區域勢力的平衡,美國不會有太大的反彈意見,吞併西藏和新疆,並不損害美國利益,美國可以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但如果是併吞台灣、菲律賓、日本等太平洋島鏈的國家,企圖跑出美國的封鎖,那麼美國就會出現反彈聲浪。
美國不會去佔領土地或者在政治上同化別人,美國在全球各地的軍事布局,背後的目的都是經商牟利,美國要的是建立一個穩定的市場,讓各國在市場上貿易,美國再透過貨幣系統牟利,大家都需要美國維持秩序的市場,美國出錢派兵保護大家,美國國防部2013年的原油消耗量約9000萬桶,一年原油花費至少100億美元,一年軍費支出超過6400億美元,美國花這麼多錢,大家繳點保護費給美國也是很合理,只要不要企圖推翻美國,中國在東亞市場當角頭老大,美國並不會介意。
大多數人關於美國對中國的防堵戰略,總是有很多陰謀論,文字描述聳動如同小說一般,美國是相當務實的國家,維持區域秩序穩定性才是美國最關注的核心,二次大戰後,美國完全封鎖住日本的軍事發展和政治外交,而美國在日本的軍事基地和日本本身的軍事部屬,也能抑制俄羅斯遠東地區的海洋擴張,從此美國等於控制了整個太平洋,只要美國能控制關島和沖繩,那麼太平洋就是美國的海權範圍,鎖住東亞島鏈,中國就無法向外獲得龐大的海洋資源和遠洋航線控制權,只要中國乖乖的在東亞島鏈不踏出雷池一步,美國不會有實質的軍事行動。
從實務上來看,美國透過美元系統和能源貿易系統,等於掌握了全球大部分的經濟活動,而美國和中國並非如此嫉惡如仇,兩者所追求的目標並不同,美國要的是貿易市場和維護自身的利益,中國則是繼續擴大他的區域霸權,兩者的直接軍事接觸點在太平洋東亞島鏈上,只要日本、南韓、台灣、菲律賓等據點沒有明顯倒戈到中國,美國對中國依然是檯面上相敬如賓,檯面下相敬如冰,兩國的雙邊貿易依然維持成長,美國持續向中國購買商品,中國則持有美國大量國債,兩國依然互相向對方投資,商業上在商言商,只要不損害美國利益或國土安全,美國樂於和中國狼狽為奸,而中國在國際上也很識相,和美國在國際外交上的衝突,大多都是小型事件,對於美國和中國之間的尷尬緩衝地帶,例如台灣、北韓、俄羅斯等國的議題,美國和中國很少有直接的正面衝突,不會刻意引起大規模的軍事衝突,造成大量的經濟損失。
對於台灣來說,剛好處在東亞島鏈的位置上,其實是相當危險的局勢,站在中國那邊,等於和世界第一強權敵對,站在美國那邊,等於和中國敵對,最慘的情況是,兩邊都得罪,先被中國打一次,然後再被美國打一次,如何選邊站,化危機為轉機,台灣需要有靈活的外交策略,因為台灣同時是美國和中國對陣的最前線,從上述內容分析判斷,中國落後美國的情況,不管是經濟、貨幣、外交還是軍事實力,實在還有很大的差距,這也是為何日本、南韓、菲律賓都很識相的倒戈向美方,順勢加入美國的經濟貿易範圍,識時務者為俊傑,與其成為美國的敵人,不如成為美國的朋友,大爭之世,爭於實力,目前根本沒有必要倒向實力還落後美國一截的中國。
部落格『外匯是穩定投資的天堂』 (http://joejoeyourmoney.pixnet.net/blog)
作者: |
Joe(蔡佑駿) |
現任: |
全台最大外匯部落格『外匯是穩定投資的天堂』主編、東森電視台財經固定來賓、聯合理財網專欄作家 |
經歷: |
壹電視、東森、非凡電視台財經來賓 、非凡周刊專欄作家、經濟日報專欄作家、聯合理財網專欄作家、經濟日報外匯擂台連三屆冠軍 |
|
|
|
Facebook |
|
按讚馬上加入北美智權報粉絲團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