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每一個國家裡,餵飽人民的肚子絕對是執政者最重要的工作。幸運的是,台灣早已進入了富庶國家的行列,但專門餵飽人民肚子的農業,卻在政府銳意發展工商業之際日漸邊緣化。要是再繼續這樣下去,農業可能將會從這片土地上消失了。 |
5月20日,民進黨主席及總統候選人蔡英文在台灣農業高峰論壇的閉幕式中發表了對於台灣農業的觀點。明年的這一天,她將很有可能站在總統府前,以總統當選人的身分進行就職演說;但是在那之前,她在今年520的演說內容卻僅能用「差強人意」來形容。
這場演說的主軸是「讓農業成為一個有競爭力的產業」,而蔡英文也點出了台灣農業的內憂和外患分別是食安以及貿易全球化,並且認為提升農業生產技術以及經營行銷能力是解決內憂外患的方法。只可惜,她花了大量的時間討論食安以及產銷履歷,但對問題真正的核心:如何讓農業有利可圖卻輕輕帶過。
農業在台灣的規模有多大?從1978年開始,農業占年度GDP的比例,已經不足10%。從正面的角度看,這代表工商業發展蓬勃,人民不用守著一方水田看天吃飯,但若考量到台灣仍有為數眾多的台灣農民、廣大的農地以及國家每年編列的高額各式補助預算,就會發覺若要提升農業產值,並不僅是鼓勵青年務農或是改進食安水準可以達成。
圖1:我國歷年農業佔GDP比率與農業成長率
資料來源:農委會
農地太過破碎 不利於農業長期發展
與其他產業比較,農業最大的特色就是農地的先天條件與農民的耕作技術會相互制約最終的農業生產力。根據清大教授彭明輝的分析,台灣每單位農戶的平均耕地面積僅1公頃左右,比鄰近的韓國(1.37)和日本(1.56)都小,甚至總面積只比台灣略大一些的荷蘭,其單位農戶的平均耕地面積居然可以高達20.4公頃(圖1)。
圖2:世界各國每戶農地面積(單位:公頃)
資料來源:台灣農業的困境與挑戰,彭明輝的部落格
農地過於破碎,使得農業難以累積壯大所需的資本。當每一農戶的耕地使用面積有限,農民就會減少投資機器設備協助耕作的意願,只能一直維持以人力為主的耕作模式。如此一來,農業的生產成本無法實質下降,利潤也無法提高,農民也沒有資金引入新的農業技術,只能夠繼續用勞力賺取微薄的報酬。在無利可圖的情形下,農地擁有者只好選擇轉售或者蓋豪華農舍當民宿,造成農地價格高漲,更不利於農業發展。
諷刺的是,台灣的農地之所以如此破碎,大半得歸功於60年前的「三七五減租」和「耕者有其田」兩項土地政策,尤其後者打破了台灣傳統上大地主小佃農的經營模式,演變成如今的小農耕作型態。60年後,當年散盡農地的大地主們因為投入實業經營,造就了一波波紡織、重工、科技業的產業興起,但當初的佃農雖然成為地主,農業在政策的資源分配上反而更加邊緣化,農民的生計以及農業的發展自然好不起來。
因此,若要認真振興農業,首要之務就是增加農業的資本積累。2010年時農委會推出「小地主大佃農」政策,企圖扭轉上述的困境,可惜因為三七五減租(佃農所繳納地租以全年收穫量的37.5%為上限)的限制,使得地主和承租人都興趣缺缺。當年制訂農地租金收益上限有其時代背景,但現在的經濟情況已經與當初大不相同,繼續維持此一規定不但不符合市場原則,更限制了農地的使用效益。盡早停止三七五減租的持續施行,才是發展農業的第一步。
台灣農業技術豐沛 但市場化能力太低
第二則是積極引進創投資金。台灣並非沒有農業技術;相反地,在全球的熱帶國家中,台灣大概是唯一有農業技術輸出能力的國家,從早期的國家農耕隊到後來的農友種苗公司,乃至於農委會所轄的各試驗所,都證明了台灣在農業上的技術實力,甚至在民進黨執政時期,農委會也師法經濟部成立了專責農業技術發展與商業化的科技處。真正的問題這些技術與市場距離太遠,而農民又被傳統的農產運銷體系制約,導致這些研發能量總是事倍功半。為了解決這個問題,必須要積極鼓勵創投業者與農企業合作,並且因應農業的特性設計適合的法規。舉例來說,如果放寬農民以農地作價入股的規定,就能夠提升農民改以企業化經營的意願;又或者鬆綁農委會在農業技術移轉上的管制,也會增加創投投入的機會。
第三,若要提升經營行銷能力,只著眼在食安以及生產履歷上只是治標不治本。食品業者之所以膽敢在食品的產製過程中動手腳,大多都是因為本業利潤太糟;如果這個產業本身的利潤豐厚,誰會願意為了省幾塊錢的成本鋌而走險?因此,在討論食安或生產履歷時,應該用「興利」而非「防弊」的角度來設計政策,例如強化地理標示與產品的連結、重新設計品牌形象、以市場需求作為商品設計基準等等。
舉例來說,過去幾年內泰國致力於泰國菜的國際化推廣,雖然表面上只是增加了赴泰旅遊的人數以及泰國菜餐廳在他國的數量,但因為每道菜的工序、佐料、食材都已經標準化,不管哪個國家、哪位廚師要做泰國料理,都必須參考這整套標準。換句話說,泰國輸出的不只是幾道菜式,連帶泰國的整條食品業相關供應鏈,都順勢與國際接軌,從一罐蝦醬到一把空心菜,都可以是國際市場趨之若鶩的出口商品。這樣的大戰略才能夠真正帶動農業振興,並且從根杜絕食安問題。
簡言之,想要提升台灣農業的競爭力,唯一的策略與作法,就是把小農變成大農、大農變成強農,然後強農才有機會成為富農。這需要的不是過渡性質的補助或防弊為先的食安管制,而是大幅改變現有農產結構、積極導入企業化經營的革新手法。希望一年後蔡總統正式上任時,別再搞錯重點了。
資料來源:
- 蔡英文:讓農業成為一個有競爭力的產業,重新擦亮台灣農業的招牌,民主進步黨網站,2015年5月20日
- 台灣農業的困境與挑戰,彭明輝的部落格
- 「國發基金對農業生技及創新創業之投資」-輔導農企業進入資本市場執行情形說明資料,立法院第8屆第7會期經濟委員會第10次全體委員會議,2015年5月4日
- 壹、針對農業綠色補貼、對地補貼之推動現況及未來規劃;貳、針對工廠管理輔導法所定輔導規定執行現況專案報告,立法院第8屆第7會期經濟委員會第13次全體委員會議,2015年5月25日
- 中華民國102年度中央政府總決算審核報告,監察院審計部全球資訊網
作者: |
蔣士棋 |
現任: |
北美智權報資深編輯 |
學歷: |
政治大學企管系 |
經歷: |
天下雜誌記者
今周刊記者 |
|
|
|
Facebook |
|
在北美智權報粉絲團上追踪我們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