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巴巴創辦人造訪台灣時,曾經指出台灣產業發展的盲點就是創新都是老企業家在談;而連續五年的台灣創新企業20強榜單中,也未曾有新創事業入列,反而有不少「長青」企業年年進榜。當然,大企業內部也可能充滿創新活力,但政府該做的,到底是繼續往根基穩固的大企業臉上貼金,還是對資源有限但創意無窮的中小企業拉上一把?
經濟部與美商波士頓顧問公司(BCG)近年來共同協辦的「台灣創新企業調查」,表揚國內的企業在創新事蹟方面的發展。根據經濟部描述,今年度排名第一的台積電的創新事蹟包含:開放創新平台(Open Innovation Platform)概念,打造堅強的物聯網生態系統,坐穩全球晶圓製造龍頭寶座。同樣以物聯網技術與創新應用而獲獎的還有華碩、鴻海與大立光電,而獲獎的服務業與金融業,則是以大數據分析、雲端平台、行動 App 等創新科技服務受到肯定。 (註:台灣創新企業20強)
大多數網路讀者看到這份名單的想法,不外乎是「這是十幾年前的復古名單吧!」、「守舊企業名單?」、「這些企業的創新在哪?能賺比較多錢的企業不等於是創新企業?」,甚至很多人質疑,公布這樣的名單意義何在?似乎只挑選大型企業,完全看不到中小企業和新創企業,甚至變相鼓勵台灣企業朝傳統製造業或傳統營運模式看齊。這種錦上添花的表揚形式,對於改善台灣產業結構和產業升級幾乎沒啥幫助。
2008年以前,網際網路對全球經濟的影響力還不夠強勢,台灣是國際著名的代工科技大國,當時中國的科技產業競爭力還不夠,許多科技產業即使沒有創新改革,靠著歐美訂單,還是可以穩定獲利,而台灣人口穩定成長,民間消費成長力強,許多服務業和金融業,靠著舊有的通路和勢力,還是可以維持一定水準的經營績效。
創新20強「毫無驚奇」
但2009年以後,智慧型手機和網際網路逐漸讓全球許多產業出現劇烈變革,電子商務和大數據(Big data)也逐漸在許多產業顯露其重要性,最明顯的是科技產業的勢力演變,2008年在手機市場仍然是銷售第一的Nokia,卻在2011年整個崩盤。在Interbrand的全球百大品牌中,Apple、Google、Facebook、Amazon一舉打敗了傳統的IBM、Microsoft、Coca Cola、Toyota、McDonalds等知名品牌,即使是華人市場也有阿里巴巴和HTC的崛起與衰敗。除非該企業一直能維持創新能力,否則極容易在短時間內在國際市場上被擊敗。回頭看看台灣經濟部提出來的創新企業名單,看不到一家近年新創立的企業,也沒有主要業務是網路科技或軟體研發相關的企業,整個名單彷彿就是台灣現階段的產業結構縮影,完全沒有驚奇。
近年來,台灣許多政府官僚或企業大老都在提起產業升級,但真的砸錢擴大投資和研發的企業並不多,因為比起未必能研發成功,投資金額還可能血本無歸的風險,還不如向銀行借錢炒房獲利來得輕鬆穩當。許多老牌企業,景氣好時不是擴大專注投資本業,而是成立子公司炒作房地產,遇到訂單淡季就實施無薪假,然後等待政府救援或歐美急單,久而久之已成為產業常態;有些公司甚至以為,只要守住在台灣內部的市場,依然能有一片天。典型的例子像是金融業,政商關係良好的金融業者,可以透過前進中國,賺取借貸或簡單業務的佣金,加上台灣中央銀行和金管會的各種政策長期「掩護」,跨國金融業鮮少踏入台灣競爭,大家依然可以過上好日子,馬照跑,舞照跳。
近年來,銀行、保險、證券等金融業者,在歐美都能感受到電子商務產業,甚至是Apple這種公司的競爭。在中國的金融市場,則是春秋戰國的大混戰,阿里巴巴、騰訊、蘇寧易購、京東商城等四大電商平台透過網路殺入金融業。金融業以往在官方保護下輕鬆賺錢的時代,在極短的時間內就結束了;為了生存,傳統金融業被迫轉型為「服務業」,不得不推出像是「所有境內網路轉帳免手續費」、「移動支票」、手機結合信用卡支付、ATM辨臉取款等服務,中國五大銀行幾乎都是挨打的局面,因為以往銀行業可以輕鬆賺取的手續費和佣金,在激烈競爭之下,只能被迫變成免費服務。
自己不長進,總有一天會被逼著轉型
不管銀行業者是否願意改變,電子商務業者都會從外圍繞進來搶生意,甚至連信用卡的生意都被迫轉型,傳統銀行變得更重視服務品質,免填單的無紙化流程像傳染病一般,未來會全面擴大實施,還有遠端銀行櫃檯,一些較複雜的金融業務,透過網路也能進行,這等於宣告「銀行不下班」的時代來臨。
反觀台灣經濟部公布的創新企業名單中,近五年來得獎的金融業者有中國信託、富邦金融、玉山銀行、台新銀行等,相對於國際金融業者激烈競爭的成果,金融業者只要呆帳及逾放比夠低、在便利超商中設置ATM、設計免費下載的iPhone手機應用APP程式,即使那些商業活動根本不是創新,依然有機會獲得創新獎項;當金管會建議台灣金融業者學習國外業者,全面電子化和機械化,讓民眾透過「機器或網路」來完成提款、存錢、貸款或簡單業務時,金融業主管的回答是,如果銀行大量採購機器,取代員工,裁掉櫃檯,雖然效率會提高,但這會創造出失業的問題。改革不是短時間可以做得到,要慢慢調整,不全面開放網路銀行業務,不是因為技術不到位,而是怕失業,心態如此故步自封的金融業者,未來在台灣能沾沾自喜的日子恐怕也不多了。
這樣的情況不只發生在金融產業。像是能源業者,面對美國頁岩油的新技術革命,全球產油國正苦惱低油價傷害其經濟成長和國內能源業,財務體質較差的國家面臨債務危機,台灣中油在政府的長期壟斷機制保護下,即使虧錢也提不出改革應變的政策,日子過一天算一天。
鼓勵長期投資的ETF,到了台灣變形成炒作標的
另外還有證券業,在台灣市場,為了搶救持續萎縮的證券交易市場,近年來,投信業者和證券交易所先後推廣權證和ETF(指數股票型基金)。2015年最熱門金融商品創新就是ETF商品,在歐美市場,指數化ETF商品可以幫助投資人自主化交易,而且具有分散風險的優點,ETF本來是投資一籃子股票,投資人可以省去研究大量個股財報,有利於長期投資;但到了台灣,玩法就不同了,市場上30多檔ETF主力卻以槓桿型、反向型ETF為主,證券交易所又開放ETF可以當沖(當天買賣金額互抵),更加助長短期投機操作風潮。美國聯準會(FED)經濟學家曾經表示,槓桿和放空型ETF不適合長期投資者,金管會委託證券交易所提倡投資台股ETF,希望財團法人把閒置的資金拿來投資台股ETF,結果台灣業者為了多賺手續費,大多傾向發行槓桿型、反向型ETF,引導投資人短期炒作金融商品,長期投資完全不是金融業者關心的事,歐美證券業的創新商品,到台灣變成賭博工具,而台灣政府也沒有真的推出對產業創新有幫助的政策。
在全球創新氣氛最濃厚的美國,一些眼光銳利的創投,在創新品牌建立之初,頂尖的創業家和投資人就已經有密切的聯繫和合作,彷彿「創業家的選秀權」,先搶先贏。但是在台灣,創投的角色非常缺乏,雖然不少企業或創投掌握資金和資源,但在初期往往對這些有潛力的創業家視若無睹,而且隨著網路商業時代來臨,老一輩的創投已經跟不上新潮流,玩一下文創或房地產投資可以,網路相關領域就不敢投資了。許多科技業大老就算掌握人才在手上,也不會善用,而是先籌好資金蓋工廠,然後產品量產,代工出口。資本才是主軸,人才只是輔助,還有一堆「創新育成中心」,充斥紙上談兵的軍師,沒打過仗卻要指揮大局,創業還沒開工就知道難以成功。
政府應該雪中送炭而非錦上添花
台灣仍然有許多努力創新的中小企業,但他們往往缺乏關鍵資源或機會。政府其實應該多照顧這些中小企業,而不是對那些老派的大企業錦上添花,在網路科技的時代,創新企業前20名的營運主軸都和網路搭不上邊,反而期待那些不可能轉型的大企業來領導創新,這對台灣整體的產業轉型幫助不大,而且大企業領導的創新模式,最大的獲利仍然掌握在原本的資本家手上,對於改善社會階級流動和經濟成長雨露均霑的效果實在非常小。
美國強大的產業競爭力,是來自於全球各地的優秀人才所努力出來的,等於是吸收全球腦力資源成就美國的競爭力。這些人才大多不是美國人,但美國政府的腦筋動得夠快,政策法規非常靈活,讓美國企業可以更高效率的吸引這些人才。台灣政府能做的事很多,光是效仿美國政府,改善法規和創業環境,吸引國際人才和留住台灣本土人才,就對台灣創新產業有很大的幫助了,至於調查台灣年度創新企業20強這種贅事,還是省省力氣,別再幫倒忙了。
【本文僅反映專家作者意見,不代表本報立場。】
部落格『外匯是穩定投資的天堂』 (http://joejoeyourmoney.pixnet.net/blog)
|
|
作者: |
Joe(蔡佑駿) |
現任: |
北美智權報專欄作家、
全台最大外匯部落格『外匯是穩定投資的天堂』主編、東森電視台財經固定來賓、聯合理財網專欄作家 |
經歷: |
壹電視、東森、非凡電視台財經來賓 、非凡周刊專欄作家、經濟日報專欄作家、聯合理財網專欄作家、經濟日報外匯擂台連三屆冠軍 |
|
|
|
Facebook |
|
在北美智權報粉絲團上追踪我們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