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創新社會透視
小米手機的迷思:有龐大的市場支撐就不需要專利保護?

作者╱北美智權 李淑蓮

2012.01.16

最近在大陸市場很火的小米手機, 剛推出4個月就號稱已經賣出40萬支,但從正式發布、網路預訂、正式出貨、至正式發售為止,小米手機都是一隻零專利的手機,難道有龐大的內需市場在背後支撐,就不怕Apple來勢洶洶的專利攻勢嗎?其實每一家企業的專利都是一點一滴累積出來的,Apple如是、HTC如是、華為、中興也不例外,小米手機因為是生在專利大戰熾熱的年代,所以它的「零專利」特別引人矚目。

最近小米手機在大陸市場很火,當然比起蘋果(Apple)的iPhone,小米的火只是小火,會不會有星火燎原的一天,很多人都在看。讓小米瞬間暴紅的主要原因有2個。一是因為它推出的第一款智慧型手機採用了Qualcomm MSM8260,1.5GHz 雙核心處理器、1GB RAM 以及800萬鏡頭,全都是目前的頂級配備,但單機售價只要人民幣 1,999 元,轉算成台幣約僅 9,000 元;二是在網路開放預購的首天,號稱3小時內就售出了10萬支,累計4個月來已賣出40萬支。不過,最讓人驚訝的是,從正式發布、網路預訂、正式出貨、至正式發售為止,小米手機都是一隻零專利的手機,但不管是外觀設計、操作介面及行銷手法都跟Apple的iPhone如出一轍,難道有龐大的內需市場在背後支撐,就不怕Apple來勢洶洶的專利攻勢嗎?


小米第一款智慧型手機採用了Qualcomm MSM8260,1.5GHz 雙核心處理器、1GB RAM 以及800萬鏡頭,
全都是目前的頂級配備,但單機售價只要人民幣 1,999 元。
畫面來源:小米公司官網,

就在剛過去的2011年12月30日,小米手機董事長雷軍對大陸媒體表示,小米手機「願意考慮」進入台灣市場(原本媒體是寫小米手機明年「準備」進入台灣市場,但後來雷軍作出了更正),並把引進台灣作為進入國際市場的跳板。他同時指出如果進入台灣市場,扣除大陸的增值稅、城市建設增值稅和教育附加稅,在大陸1999元人民幣的零售價可降至約台幣7,000多。雷軍說他在2011年第1季的時候曾經到台灣把所有手機供應商跑了一遍,由於小米當時還默默無名,因此不受重視,但隨著小米手機打響了知名度,現在他們都回來找小米合作了。


小米手機於2011年12月20日正式為中國聯通合約機。(中國聯通銷售部總經理于英濤(左),小米公司董事長雷軍)
畫面來源:優酷網,YOUKU

小米手機是「啥米?」

由於善於炒作,所以小米手機在大陸短短4個月內就暴紅,甚至有大陸網友把「小米手機」列為2011手機市場的關鍵詞。不過,話說回來,畢竟小米手機上市時間很短,因此也有很多大陸網友表示沒聽過這個品牌、身邊也沒有人在用;想必部分台灣讀者對這個品牌也不甚了解,現在稍為介紹一下小米手機的背景。


不到36小時50萬台手機又搶購一空:小米手機第3輪50萬台手機1月中開放預購,自2012年1月11日12:50到1月12日
23:00,50萬台手機全部預訂完畢。
畫面來源:小米公司官網,

總部位於北京市朝陽區的小米公司正式成立於2010年4月,是一家是專注於高階智慧型手機研發的行動網路(Mobile Internet)公司。沒錯,小米的本業是行動網路公司,同時也是軟體開發商,而不是手機製造商,所以不靠硬體賺錢。小米手機是該公司旗下的3大核心業務之一,其他2項主要業務為MIUI及米聊。MIUI(Mobile Internet,U & I,唸成「米UI」)是一個中國大陸原創的Android ROM開發小組,在2010年8月16日發表了首個內部測試版本的MIUI ROM,並在68天的兩輪內部測試中持續發佈了159項貼近用戶的細節改進訊息。MIUI對應了小米產品「為發燒而生」(註:大陸用語發燒意指狂熱)的理念,首創利用網路開發手機作業系統、有超過90萬名發燒友(註:狂熱愛好者)參與開發改進的模式。至於米聊則是小米公司經營的網路論壇及聊天室。


小米手機首創利用網路開發手機作業系統、超過90萬名發燒友參與開發改進的模式。
畫面來源:MIUI官網,

儘管小米手機剛開始打出人民幣1,999的預售價時,市場都一片嘩然及質疑,畢竟同樣硬體規格的機種,市場價至少是2倍起跳,但隨著小米手機於10月分正式出貨,這些質疑也慢慢消失了。其實,手機硬體的價格越來越低已經是不爭的事實,特別是在手機/電腦代工及山寨機的大本營深圳,感受更為強烈。除了硬體價格越來越低之外,規格標準也已日趨統一,只看你要如何搭配而已。

摩托羅拉(Motorola)認為ARM的晶片和Android的開放式生產架構給了許多廠商機會,也把廠商放在同一起跑點上,在這樣情況下,比的是軟體跟服務。雷軍也一直強調小米是一家網路公司,所以不會靠硬體賺錢。那麼小米的獲利模式是什麼?雷軍說他也沒有明確的概念,現在的他就像十年前百度的李彥宏,或是十年前騰訊的馬化騰,不知道如何賺錢一樣。

其實小米不是首創以網路業者身分推出手機的先例,之前Google就推出過Google Phone,而且也有利用過網路來銷售,但並沒有造成轟動或是搶購熱潮。此外,阿里巴巴在去年7月28日也推出了搭配自行開發的雲OS的天語雲智慧型手機W700;而百度則在去年12月20日小米與聯通聯合發佈會的同一天,與戴爾(Dell)合作,推出戴爾百度Streak Pro D43平台手機。不過,雖然手機硬體規格相仿,但阿里巴巴手機定價人民幣2,680、戴爾百度手機定價人民幣2,999,除了價格較高之外,也沒有像小米一樣利用網路預購,類似蘋果的的飢餓行銷(Hunger Marketing)方式來創造出很火的話題。不過雷軍否認小米是在利用飢餓行銷來製造話題,那看來應該是真的一下子量衝太大,出貨有困難吧;在2012年加入富士康作為代工伙伴之後,出貨問題應可望改善。

零專利的小米手機

小米手機除了是目前在手機外觀、界面外觀、行銷手法與蘋果iPhone最為雷同的大陸國產智慧型手機外,也同樣交由富士康代工、也同樣是中國聯通的合約機、零組件的供應商也多雷同;有了前不久HTC被Apple狠狠追殺的例子,難道小米是有備而來,早就做好專利佈局才不怕Apple來找碴?

如果審視一下小米手機的專利佈局,可能大家都會很驚訝。2012年1月8日在大陸知識產權局(SIPO)以小米科技搜尋的結果顯示,小米公司目前只有10筆手機配件相關的外觀設計專利;其中前3筆專利是2011年6月20日提出申請,同年11月30日公告;後7筆專利則是2011年9月14日提出申請,2012年1月4日公告的。換言之,從小米手機自2011年8月16日正式發佈,9月5日開放網路預訂,到10月20日正式出貨及透過小米網正式發售為止,小米手機都是一隻零專利的手機。


小米公司在SIPO的專利搜尋結果。
畫面來源:SIPO官網, 2012年1月9日

即使現在小米手機可以號稱擁有10項專利,但仔細一看就會發現這些專利都只是與手機配件相關的外觀設計專利,產品應用涵蓋底座(支架)、包裝盒、包裝袋、手機外觀及USB數據線等,與智慧型手機的核心專利技術完全沾不上邊,所以嚴格來說,小米手機還是一支「零專利」的智慧型手機。

由於SIPO並不公開申請中的專利資料,只能檢索公告的專利資訊,因此無法從檢索資料中得知小米手機是否在正式發佈前,已經做好專利保護措施,為手機中的核心技術如MIUI ROM及MIUI界面等申請專利。如果小米手機在正式發佈前沒有針對本身手機一些比較關鍵的核心技術作出專利申請動作,那隨著小米手機的公開發佈,那些由小米研發出來或是經改良而來的技術,都已成為先前技術,不能再提出專利申請了。

在家千日好 出門萬事難

直到目前為止,仍看不出來小米手機有任何專利佈局的具體動作。就現實面而言,小米目前面臨最大的問題是出貨速度太慢及售後服務的品質,而這也是小米公司比較關切的問題,長遠的專利佈局對剛成立2年的小米公司來說,似乎有點太遙遠。一般市場分析認為,雖然小米手機引起了很大的轟動,也炒熱了話題,但畢竟規模實在是相對的小,因此Apple暫時不會把它放在眼裡;等那天小米變成大米的時候,就自然會成為競爭對手追殺的目標。

其實小米手機不怕面對專利訴訟有一個很關鍵的因素,就是它並沒有銷售至海外市場,未來也許會有此計劃,但至少在短期內它是安全的。分析小米在短期內不會進入國際市場的原因有3:(1) 目前就大陸本土市場出貨都成問題,根本不會有餘力涉足國外市場;此一問題在2012年富士康正式加入代工生產線後,可望能獲得改善。(2)小米公司是一家行動網路公司,首創用網路開發手機作業系統、有超過90萬名發燒友參與開發改進的模式。在小米公司裡,有2位研發工師的工作就是每天盯著論壇看,專責發文及回文,不斷吸收用戶的意見,來改善手機的作業系統。一般而言,網路公司是非常在地化的,像大陸都流行用微博,用臉書 (facebook)的人不多,反過來說,除了中國大陸,其他地區用微博的可謂少之又少。在這樣情況下,小米如果走出中國到別的市場,恐怕很難利用網路來黏住當地消費者,如果利用一般通路銷售,加上通路成本的話,低價的優勢也會因此消失。(3) 雷軍也很清楚小米手機並沒有任何專利支撐,在國際市場上情況會非常險峻,因此也只是保守的表示「願意考慮」進入台灣市場。

上文提到「如果小米手機並沒有銷售至海外市場的打算,至少在短期內它是安全的」,這並不是代表在中國大陸銷售就可以不用考慮專利的問題,只是與外銷海外市場比較,是相對的安全而已,而且這是以和Apple進行專利戰爭的前提下作出的推論。

如果單從專利佈局來說,Apple在美國市場的佈局當然是最嚴密的,除了歐洲市場之外,其他地區相信很難與之相比。就2012年1月9日在美國專利商標局USPTO以「"Apple Computer" OR "Apple Inc."為Assignee Name」搜尋的結果顯示,Apple共有4,418項專利;但在大陸知識產權局SIPO分別以「苹果公司、苹果电脑及苹果计算器為申请(专利权)人」搜尋的結果,則只有1,693項專利(分別是苹果公司:1,526、苹果电脑:156、苹果计算机:11)。

除了在中國大陸的專利佈局不及美國市場來得綿密外,Apple在中國大陸的訴訟經驗絕對比不上在歐美市場的豐富。其實不單是Apple,絕大多數的知名外商也都是如此,再豐富的訴訟經驗在中國市場也使不上力。雖然中國大陸山寨文化盛行,但只要不踏出國門都安然無事,從沒見過那一家大陸廠商因外商興訟而被判禁售大陸市場的。

先「關注」Apple 接下來就是HTC

Apple於2010年對宏達電(HTC)提出的訴訟案件(337-TA-710)已於2011年底宣布終審結果,在Apple對HTC的10項涉及iPhone用戶介面、基礎架構、硬體專利的侵權指控中,只有不到一項專利被判侵權(只有「部分」647號專利侵權),此結果對Android陣營是大利多,對小米手機而言也不例外。

小米公司的董事長雷軍曾經指出小米手機是為「發燒」而生的發燒友手機,他說他本人就是手機發燒友,曾經用過6、70支手機,幾乎手機到他手上半小時他就可以立即分辨出手機的優缺點。不止使用者把他的手機來跟Apple的iPhone來作比較,連他自己也不諱言小米手機是根據iPhone來改造的,他在小米的微博表示:「我自己用過4年多iPhone,尤其最近半年2個產品比較使用,我們在細節上差距很大。但有一點,我們改得快,每週發佈一個新版!堅持下去,一定有一天,絕大部分用戶覺得我們體驗更好。」

現在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ITC)針對Apple起訴HTC的案子有多達9項多的專利都作出無侵權的宣判,無疑是替Android陣營的廠商劃出更明確的界線,讓他們有更寬廣的未侵權範圍的保證。

繼Apple之後,小米公司對HTC也開始表示關切,今年1月10日在小米的微博發現以下的發文:

東方愚:若雷軍遇到王雪紅,他們會聊些什麼?

小米公司:大家覺得他們會聊啥?


畫面來源:小米新浪官方微博,2012年1 月12日

這篇發文看起來沒頭沒尾的,但這就是小米慣用的技倆,主要的作用就是炒熱話題,當然也可以順便打探一下米粉們(小米公司把他們的追隨者都叫米粉,也就是台灣一般所說的粉絲)對HTC手機的看法。

其實,小米手機不僅炒熱了大陸智慧型手機市場,對台灣廠商也有一定的影響,最明顯的就是在台灣雅虎股市行情中,「小米手機」已經獨立在山寨手機外,成為一個單一的族群,族群的成員都是小米手機供應鏈的廠商,包括光寶、華通、鴻海、鴻準、勝華、正崴、聯詠、欣興、奕力、宸鴻及臻鼎等。看來小米手機的未來發展,台灣廠商都會很關注。

每週發佈新版,如何佈局專利?

對於小米手機的「零專利」保護,市場的看法很兩極,一方認為就是因為沒有專利成本,小米手機才能以如此低價來銷售;但一方則認為專利及產能是小米手機的2大致命傷。去年8月中曾有網友在機鋒論壇發表了一篇題為《造就中國的小米手機 是中國人的悲哀》的言論,對小米在技術專利方面的缺失大加撻伐,版主認為小米手機之所以賣出人民幣1999元的價錢,根本原因是沒有專利,缺乏核心技術,並同時譴責大陸企業不重視專利,沒有專利只能做三流企業。

該篇發文引起了600多篇回應貼文,有網友表示小米是新創公司,要給它一點時間來先養活自己;但也有網友表示手機是消費性產品,半年就換機一次,叫消費者如何看那麼遠。每半年換機一次非常符合小米的目標客群:手機發燒友的特性;而且,如果真如雷軍所言,每週都會發佈一個新版(操作系統),不停的汰舊換新,進行專利佈局不是顯得有點多餘嗎?反正小米強的是軟體,如果一旦被控侵權就改版更新,好像也不是難事。

雖然大陸市場很大,即使足不出戶,小米手機靠本土市場也可以吃飽,但值得注意的是,小米即使窩在大陸市場,也不見得絕對安全。除了中興、華為、聯想等大陸國產手機大廠會對小米有意見外,Google對小米手機也不一定支持。因為小米跟HTC不一樣,HTC是在Google一開始開發Android系統的時候,就選擇Google作為伙伴共同經營的;但反觀小米除了是半途出家外,它採用的也不是正統Google開發的Android系統,而是根據Android改良的MIUI系統(不過小米手機用戶也可以選擇採用原本Android系統),因此Google對小米的態度也值得觀察。

其實每一家企業的專利都是一點一滴累積出來的,Apple如是、HTC如是、華為、中興也不例外,小米手機因為是生在專利大戰熾熱的年代,所以零專利特別引人矚目,後續發展且讓我們拭目以待吧!

 


Previous Page
Application_index
Issue 54 Inde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