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浮編預算、濫用教育資源,遇到教育資源短缺的問題,便欲調漲公立大學學費將經營不善的結果轉嫁給全民埋單。學費調漲與否,教育部應先自行檢討教育資源分配是否恰當。呼籲教育部應終止教育資源分配不均的亂象,並即刻停止5年500億等錯誤的高教經費分配方式,資源分配方式應以直接補助並回饋學生為考量基準,以真正提昇高教品質。 |
|
油電雙漲、社會福利保險制度虧空面臨倒閉危機,實質所得倒退14年,現在連公立大學的學費都要漲?國教院日前於網站上公佈「常態性學雜費調整方案」,引起各方撻伐。依據教育部要調漲學費的說詞,使用者付費原則、與國外相較台灣學費相對低廉、擴大教育資源以提昇教學品質等。然而,這些看似有理的背後,卻忽略了一個極其重要的前提:教育部是否正確且公平分配了教育資源?高教工會理事長、輔大社會系教授戴伯芬表示,學費調漲背後的真正邏輯,如同油電雙漲政策與保險制度虧空一樣,都是政府經營不善卻要求全民埋單。依據教育部說法,本於公平正義原則,提高公立大學學費才能拉近公、私立大學學費負擔的差距。為了大學學費的「調整方案」,儘管也召開公聽會來聽取各方意見,但教育部未先檢討教育資源的浮編、濫用,也未先從政策調整做起,便意欲調整學費,也難怪引發各界不滿。
近四分之一教育經費補助公立大學 高教經費分配明顯不均
學費調整有一定的算法與邏輯,不是不能調整,但是調整之前應該要先檢視資源分配的妥適性與公平正義。廣設大學之後,大專院校數量之多,依教育部公佈的最新資料顯示(表一),台灣公立大專院校現有 60 間,私立大專院校有100間,共計160間大專院校。以100年度為例(表二),教育部的教育經費總計 1,842 億,補助60間公立大學的教學與研究金額為 409 億,佔全部教育經費的四分之一強;而 100 間私立大學所獲得的教學與研究補助金額僅佔總經費的 11 %。相比之下便知,公立大學間數較少,卻獲得教育部大部分的補助,首先,教育資源分配的不平均已經顯而易見。
表一、全國大學校院校數 |
|
公立 |
私立 |
大學校院 |
35 |
36 |
技職校院 |
16 |
61 |
空中大學 |
2 |
-- |
軍警校院 |
7 |
-- |
宗教研修學院 |
-- |
3 |
小計 |
60 |
100 |
總計 |
160 |
製表:張瑋容 資料來源:教育部
資料統計時間:民國101年8月1日 |
表二、100年度教育部教育經費公私立大學分配金額及比例
單位:億元 |
年度 |
教育部
總教育經費 |
補助60間公立大學經費 |
佔總教育
經費比 |
補助100間私立大學經費 |
佔總教育經費比 |
100 |
1,842 |
409.3
(原預算為 406.2 億,後追加 3.1 億,共計409.3億) |
22% |
216.6
(原預算為 204.8 億,後追加10.3億,支出共計216.6億) |
11.7% |
統計製表:張瑋容 資料來源:教育部 |
台大一間 領走公立大學補助款逾十分之一
其次來比較一下各公立大學之間的補助款項。從以下教育部擷取的歲出計畫概況表資料看來(圖一、圖二、圖三),台大 100 年度獲得43億補助款、101年度金額為 44 億、102年度也是44億,每年光台大一間學校所獲得的補助款,便超過所有60間公立大學補助經費的十分之一。而最新的「100年邁向頂尖大學計畫」五年五百億補助名單出爐,通過的學校共有12校、33個研究中心,包括台灣大學、清華大學、交通大學、成功大學、陽明大學、中央大學、中興大學、長庚大學、中山大學、台灣科技大學、政治大學、台灣師範大學。其中台大獲得補助最多,囊括近三分之一的補助款,共有31億,比上一期多出1億元。不僅公立、私立大學之間資源分配不均,連公立大學之間的補助款項也有如此大小眼之分,造成社會觀感不佳,何來所謂公平正義呢?
圖一、100年度教育部歲出計畫提要及分之計畫概況表
資料來源:教育部
圖二、101年度教育部歲出計畫提要及分之計畫概況表
資料來源:教育部
圖三、102年度教育部歲出計畫提要及分之計畫概況表
資料來源:教育部
公立大學財源結構 50% 皆依賴補助
再者,公立大學財源結構有 50 % 仰賴教育部經費補助及其他補助,仍不斷發出財務惡化、入不敷初等訊息,根據101年教育部公佈的「常態性大專學雜費調整公聽會」資料指出,「各大學校院雖已設有對經濟弱勢學生的補助措施,但在學校總收入未有明顯增長,支出卻不斷攀升的情況下,絕大多數國立大學財務愈見惡化。」該資料將國立大學財務惡化之源歸為「對經濟弱勢學生的補助措施」導致。然而從教育部會計處公佈的公立大學資料看來(表三),以100年度公立大學財源結構為例,學校教學研究補助收入加其他補助收入約 50 %,加上學雜費收入已經有將近 70 %,但照顧弱勢學生的「學雜費減免」項目也僅佔公立大學財務結構的不到 1%,技職院校的學雜費減免也佔不到 3%,將財務惡化、支出攀升的原因歸咎到照顧弱勢學生,對於院校財務一半皆仰賴教育部或其他補助的公立大學而言,已經有一半財源不用自行負擔,卻仍以此為說詞,實在說不過去。
表三、100年度我國公立大學校院財源結構 單位:% |
收入項目 |
一般大學校院 |
技職校院 |
學校教學研究補助收入 |
37.1 |
45.7 |
學雜費收入 |
18.8 |
31.3 |
學雜費減免 (-) |
-0.9 |
-2.6 |
推廣教育收入 |
1.5 |
1.0 |
建教合作收入 |
30.7 |
16.0 |
勞務收入 |
0.3 |
0.1 |
銷貨收入 |
0.3 |
0.0 |
租金及權利金收入 |
0.1 |
0.1 |
醫療收入 |
0.2 |
0.0 |
其他補助收入 |
11.9 |
8.4 |
業務收入合計 |
100.0 |
100.0 |
製表:張瑋容
資料來源:整理自教育部會計處
附註:學雜費減免屬於支出項目,因此以負數表示。 |
公立大學吃公家經費再漲學費 私立大學吃自己 不准漲
因此,經過上述表格及資料顯示,高教經費首見公私立大學分配極度不均,公立大學補助獨厚台灣大學,經費資源分配不均的情形下,仍喊著學費以照顧弱勢學生的口號,其邏輯令人百思不得其解。教育部首先該分析「支出不斷攀升」的原因:經費的濫用該如何補救?能不能不要再要求一般社會大眾為政府錯誤的決策埋單了?納稅人繳納的教育經費,理應用來照顧學生,而非用來獨厚幾間公立學校,修校門、蓋大樓、炒地皮…經費濫用至此,嚴重影響高教品質,相關教育部官員不應站出來說說話嗎?若無法整治經費結構,放任經費濫用,是否應該接受全民檢驗並且嚴格查辦失職官員呢?
對於「目前我國私校學費占人均GDP的比率高於公立學校,顯示私校學生學費負擔高於公校學生。未來將逐年調整對公立大學的補助,並優先調漲公立大專學雜費,以縮短公私立大專學雜費差距」的說詞,背後真相其實是獨厚獲得大部分補助款的公立大學、調漲公立大學學費;對大部分運作經費都得自己想辦法的私立大學,教育部則只支援一點點的款項,並限制私立大學不准調漲學費。教育部對於學費的政策,實在令人匪夷所思。
百年樹人 學生才應該是教育經費的主角
學費不是不能調整,但是調整的前提是教育部應先自行檢討教育資源分配是否恰當。教育部如果真的有考慮青年學子及學生家庭的負擔、就不應將經營不善的問題轉嫁到學生身上,罔顧百年樹人之責。北美智權報在「誰的公平正義?實質薪資退回14年前」一文中報導過,勞動者的實質薪資已倒退回14年前,薪水不漲反退的情形下,一學期學費若漲3000元,一年漲6000元,台灣目前最低薪資收入戶佔了20%,而這20%的低收入戶每年可支配所得家戶平均年收入不到30萬元,戴伯芬教授表示,年增6,000元的學費已經佔最低家戶平均家庭年收入的2%!教育部濫用預算之餘,非但沒有扛起為高等教育資源分配把關的責任,還成為青年貧窮化、全民痛苦指數增加的加害者。
一年數百億、如此龐大的教育經費,極少用來降低學生的求學負擔,反而用來控制學校的發展方向、將高教危機極大化。教育資源的濫用已嚴重損害教學品質,為了樽節預算,各學校大量聘請兼任教師,採鐘點制,還讓兼任教師淪為沒有任何保障、比22K都不如的非典勞工。然而這短缺的金額實不應未經檢討便喊調整學費,應先從內部檢討及政策調整做起。如即刻停止五年五百億的計畫,將此經費直接回饋學生,並且將補助公立大學的教育經費直接依據家戶所得的分類直接補助弱勢家庭的學生(奇美電許文龍先生在「零與無限大」一書中的建議),便可解決教育經費不足的問題。浮編教育預算、濫用教育資源,教育部若無法針對自己的高教資源使用進行公開檢討,逕自調整學費所影響的層面,恐怕不只是教育問題,更成了整個社會動盪的來源之一。
百年樹人的重責大任,教育的主角永遠都是學生,如果不能以學生為經費考量的出發點,只可謂本末倒置、後果將難收拾。
|
Facebook |
|
按讚馬上加入北美智權報粉絲團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