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創新社會透視
量化己身:引爆行動健康照護大商機

鄭緯筌

2013.06.17
         

隨著「量化己身」概念興起,行動健身監控裝置開始在市場火紅,如可監控心跳的Nike FuelBand運動手環、UP時尚智慧手環(UP by Jawbone)以及中國廠商(和百度合作)所推出的咕咚手環等。根據工研院 IEK 預估,2016年行動醫療市場規模將近110億美金,台灣向來以硬體設計、製造擅長聞名國際,如果能夠掌握這波「量化己身」的趨勢,將有可能開發出引領全球的潮流商品,進而發揚軟硬整合的強大實力。


端午節到了,家家戶戶都在包粽子,不管是北部粽或南部粽,看起來都好好吃!但是近年來重視健康或瘦身的朋友愈來愈多,大家也都忌憚粽子的高熱量(一顆粽子的熱量可達500至700大卡),所以不但吃得比較節制,也會搭配各種運動來消耗熱量。

數字化 隨身紀錄生活

根據國外的統計,行動裝置和我們生活的關聯愈來愈緊密,平均估算每天有2小時又38分鐘花在這些東西上,大家都和行動裝置形影不離。想要吃得開心又健康,其實是有辦法的。除了靠意志力和行動來「量化己身」,如果可以搭配現在時興的行動裝置和App,甚至能夠有效控管每天的運動量和所攝取的卡路里,是不是很方便呢?

什麼是「量化己身」(Quantified Self)呢?簡單來說,就是有一群人們透過各種便利的感測設備或行動App來紀錄生活(好比每天慢跑幾公里?又睡了幾小時?),透過數據量化的方式來加以鍛鍊、強化,進而獲得自我認知的興趣與成就。

這個專有名詞聽起來有點專業,但其實一點兒都不難理解。如果你用「Quantified Self」當做關鍵字來搜尋,不難發現各式各樣的活動、聚會甚至專業論述充斥網路上,距離「量化己身」首度登上媒體,已經是六年前的事情了。

當時,科技趨勢大師凱文.凱利(Kevin Kelly)和《連線》(Wired)雜誌的編輯蓋瑞.吳爾芙(Gary Wolf)共同發表文章,向世人提倡這個全新的有機健康概念,很快就獲得許多人的迴響。

2007年,凱文.凱利與蓋瑞.吳爾芙在美國舊金山灣區舉辦第一次「量化己身」會議,除了分享彼此對健康生活數據的體驗,也運用群眾的力量來提升自我認知。2010年的時候,也推展到全球各主要城市,臺北也在今年舉辦過類似的會議,顯見「量化己身」這個概念已經獲得許多人們的認可。

隨著行動科技的起飛,這群自我量化者可以借助便利的隨身裝置來量測自己的運動頻率和睡眠週期,再透過團體的力量來強化健身的動機,便可以讓自己活得更健康、快樂。

行動醫療市場需求強大

「量化己身」已經成為一種趨勢,如果從業界角度來觀察,這無疑是一大商機。如下圖一,根據工研院產經中心IEK最近所發表的預估,2016年時全球智慧型手機App的用戶將達33億人,其中行動醫療市場規模將近110億美金,2011年至2016年年複合成長率高達72%。

圖一、2010年至2016年行動醫療市場規模預估

資料來源:research2guidance (2012), 工研院 IEK (2012)

以Mobile App的類別來看,遊戲雖然還是最受歡迎,但醫療與健康相關的App卻逐漸迎頭趕上。根據統計,2011年時App Store上頭有關健康和醫療類別的App,便已經被下載了7.18億次,不難理解這其中擁有強大的市場需求。

軟硬整合 行動智能裝置搭社群網站

觀察行動醫療與健康市場的未來動向,將以軟、硬體整合的發展最受到矚目。好比搭配特殊的感測儀器或醫材裝置,再結合App的運算處理,便可以提供「量化己身」相關的衍生服務。

以「量化己身」的倡議者凱文.凱利為例,他從去年就開始使用一個小巧的健身監控裝置Fitbit,只要把這個裝置別在衣服上,就可以隨時掌握自己的運動或睡眠等狀態。

這類的健身監控裝置,好比可以監控心跳的Nike FuelBand運動手環、UP時尚智慧手環(UP by Jawbone)以及中國廠商(和百度合作)所推出的咕咚手環等,也如雨後春筍般的問世。

這些感測裝置各有不同的特色,但都訴求可以透過連線同步,協助自我量化者把運動、睡眠等狀態的數據傳輸到手機App上,讓用戶得以方便的掌握現況,甚至依照需求再予以強化身心。


圖片來源:鄭緯筌

我最近也開始使用UP手環(UP by Jawbone),每天不但可以輕鬆記錄自己的運動和睡眠記錄,還可以透過Facebook等社交網站結交到同樣有興趣「量化己身」的同好。大家可以組成一個團隊,相互打氣和勉勵,也可以發揮提醒的正面效果,有助於做好自己的健康管理。

以Jawbone公司所推出的UP手環來說,它可以很聰明的記錄睡眠時數、淺睡和熟睡以及清醒時刻,還能夠記錄所有動作,包括距離、消耗的卡路里、活動時間以及活動強度。還可以協助自我量化者記錄自己的心情,並找出影響感受的關聯性。最後,它還提供了觀察報告引擎,有助於找出使用者每天活動中的隱藏關聯和模式。

健檢諮詢、商品行銷 健身監控裝置商機無限

從使用者的角度來看,透過UP手環的協助,我希望可以做好量化己身的健康管理,看到每天都能運動多一些,其實也是很開心的事。而如果以業界的角度來觀想,從UP手環與App的整合應用,也讓我看到了未來許多可能引爆的商機。如未來可能針對行動智能裝置所上傳的數據,結合醫生或健檢機構,用戶便可付費下載取得自己的初步健檢報告及專業建議,可省去到醫院往返的時間。又如社群網站間的數據及活動分享,相關廠商可群聚使用者辦比賽或活動,不僅可高效運用社群網站的用戶黏著度,也可為商品行銷獲得極大效益。

舉例來說,才剛獲得下拉更新專利的Twitter公司, 執行長迪克.科斯特羅(Dick Costolo)在上個月所舉辦的全美創投協會(National Venture Capital Association)舊金山年會上,也提到很多與健康照護相關的資訊大量出現在Twitter的訊息流中,顯見穿戴式健康裝置搭上「量化己身」的風潮,的確已逐漸蔚為風潮,且背後還擁有龐大的商機。

除了透過Twitter分享運動數據之外,科斯特羅還預見在健康照護上的其他應用,好比我就用過RunKeeper這個運動App來量測自己的步行距離,並且分享到Twitter上。未來,這類服務若能透過API與更多的軟、硬體整合,將會把行動醫療與健康推向另一個嶄新的紀元。

像是唱片公司可以推出養生音樂,幫助自我量化者來助眠紓壓(據我所知,國內的風潮音樂已經開始推廣)。而健身中心也可以搭配用戶的需求,推出各種客製化的健身訓練課程。至於傳統的醫療儀器廠商,也能夠透過軟硬整合,進而朝行動醫療的方向發展。

試想,當傳統的血壓計不只是血壓計,而是一個健康照護的全面解決方案時,它的價值和價格自然也將往上提昇。

「量化己身」這個概念從無到有,已經經歷了六年。伴隨人們對健康、養生的需求日漸提昇,再加上智慧型手機、平板電腦的普及,這股巨大的商機終於即將引爆!台灣向來以硬體設計、製造擅長聞名國際,如果能夠掌握這波「量化己身」的趨勢,將有可能開發出引領全球的潮流商品,進而發揚軟硬整合的強大實力。

 

作者簡介
作者:鄭緯筌(Vista Cheng)
現職:

Tappier網站(http://tappier.com)、TRIO網站(http://trio.tw)創辦人。專欄文章散見數位時代、Wired.tw、梅花網等兩岸知名科技媒體與行銷網站。

經歷:
曾任APP01網站總監、數位時代雜誌主編、蕃薯藤網站製作人,來自風城,現居臺北市。悠遊於網路、媒體與科技產業,喜歡閱讀、書寫和嘗試各種新事物。歡迎造訪部落格(http://blog.vista.tw)或Facebook粉絲專頁(https://www.facebook.com/vista.tw),進行交流!

 

更多歷期精采文章,請參閱智權報總覽 >>

Facebook 按讚馬上加入北美智權報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