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色列驚人的科技實力與新創能量,使各大企業近幾年不惜重金投資。以色列企業在那斯達克上市的數量僅次中國,政府投資促使各國資金挹注,企業發展穩定後再將股權售出,讓以色列持續擁有創新及研發能量。台灣政府,是不是該醒醒了呢? |
|
說起以色列,可能大部份人腦中浮現的是前一陣子以色列的戰爭與炸彈攻擊,以色列的國際新聞常與鄰近國家黎巴嫩和敘利亞的爆炸、恐怖攻擊有關,是一個長年在動盪中強韌生存的中東小國。今年六月 Google 以 11 億美元收購以色列線上導航開發商 Waze,以色列的科技實力才又再度成為話題。Google 在以色列特拉維夫(Tel Aviv)的辦公室之創新豪華,也持續在網路廣為流傳。除了 Google 重金投資以色列,股界知名人士巴菲特於 2006 年也打破不投資外國公司的紀錄,花 45 億美金買了一家以色列公司。究竟是什麼樣的魅力讓各方在戰爭不斷的新聞下,仍不惜砸大錢投資以色列呢?
以色列,位於阿拉伯半島西北角,地處歐、亞、非三大洲之要衝。國土和台灣一樣不大,南、北長約 290 英里(470 公里)、東、西最寬處約有 85 英里(135公里)。以色列人口770萬,尚不及台灣的三分之一,沒有天然資源,但在2008年的金融海嘯後,以色列在國外知名作家筆中成為「新創企業王國」(Start-up Nation: The Story of Israel's Economic Miracle),有64家以色列新興企業在那斯達克交易所掛牌,數量在北美以外地區僅次於中國,總數超過全歐洲的新興企業加總,其中專攻科技的企業比重高達56%。 Google 於2011年末為以色列創業家設立融資計畫。過去兩年Google投資以色列企業案例,包括以2500萬美元收購遊戲程式開發商LabPixies,以及將製作3D影音上傳軟體的Quiksee 也購併納入旗下。包含Google在內,美國科技界從 2011 年底開始加快腳步投資以色列,Apple 也在當地收購半導體設計廠Anobit Technologies,Facebook及eBay也已有收購以色列資產紀錄。
圖一、以色列在那斯達克上市的公司屢創新高
資料來源:Forbes.com
除了美國,以色列財政部長尤瓦爾施泰尼茨(Yuval Steinitz)表示中國在2010年後也開始對以色列實體經濟進行大額投資,包括生物科技、農業技術等高科技的投資。2012年年底一批中國商界領袖組團訪問以色列,尋找商機。據報導,參加的有聯想集團、中糧集團,還有漢能投資集團、招商銀行、摩根大通中國公司的代表。聯想在以色列有運營中心,本次參訪團的代表表示對以色列的投資沒有限制。各國資金的投資注入,使得以色列短時間內累積了源源不絕的創新能源。
以國政府支持創投 企業研發風氣興盛
在以色列700多萬的人口中,超過580萬為猶太人。猶太人向來以資金運籌帷幄聞名,但在國家軍隊訓練、人民素質的養成、及社會資本的建構過程中,以色列崛起的因素錯綜複雜,資金挹注功不可沒。最重要的,首提以色列政府於1993年創立的 “Yozma” 的投資計畫。以色列的創投產業始於 1980 年代,之後便在政府大力推動下快速崛起,藉由政府股權投資於混合資本,促使大量海外投資基金及國內民間資本的進入。當民間企業的投資穩定時,政府股權就出售給民間實現私有化,政府再從原有權益中退出。政府直接投資高科技產業,建立多元化投資平台,分擔風險,並將成功後的利益,分與共同投資的私人創投公司。以色列政府勇於投資、鼓勵研發,根據 IMD 2009年報,以色列是全世界在研發方面投資比例最高的國家,研發的投資佔其 GDP 的 4.7%。政府支持創投,待民間企業穩定後便出售股權退出的作法,值得台灣政府借鏡參考。
「Mashup」跨領域結合 科技能量創新
以色列的科技實力,在各大國際展覽也不吝展現。每年六月初在台北舉辦的 COMPUTEX 國際電腦展,以色列第三度以「國家館」的規模參展,展出廠商以觸控、軟體、使用者介面、手勢控制等領域居多。以色列在發展科技時以「mashup」為準則,指將完全不同的科技和領域結合在一起,所迸發的創新。在今年 COMPUTEX 以色列國家館中,兩家以軟體為基礎技術、結合簡單硬體設備的廠商,在會場展示產品的過程也呈現了 mashup 精神。其中一家eyeSight Mobile Technologies 是以軟體為技術基礎的解決方案提供商,行銷總監 Liat Rostock 表示,「eyeSight以軟體為基礎的技術,提供一個免觸式(Touch-free)使用者介面解決方案,此方案強化了使用者經驗,單用手勢便可以簡單且直覺性控制許多設備及應用程式。特別是在使用者不方便直接觸控螢幕時特別好用,比如戴手套時。」這項技術完全以軟體為基礎,僅要求備有一個標準 VGA鏡頭,手機、平板、桌上型電腦、機上盒等做簡單的整合,並可利用直覺的手勢來操控(圖二)。創新需要專利保護, Rostock 也說到此項產品已在美國及以色列等地申請專利保護。eyeSight是一家由以色列DSP公司 CEVA、日本三井物產株式會社、韓國-以色列 MaC基金共同投資的公司,初期亦由政府投資,現已由民間企業加入共同投資。
圖二、以色列手勢控制公司 eyeSight 所開發的手勢控制及指尖控制軟體
圖片來源:eyeSight
無獨有偶,COMPUTEX以色列國家館中另一家Extreme Reality (XTR3D)藉由軟體和單一標準 2D 鏡頭,提供即時的 3D 全身動態捕捉技術,行銷總監 Osnat Lidor 在會場接受專訪時表示,Extreme Reality所開發的 Extreme Motion 可提取使用者在相機前每個影格的 3D 姿態(圖三),以此創造即時的使用者 3D 即時模型,同樣具有專利保障,在進行體感遊戲時,這套軟體可被應用在任何配備有單一 2D 鏡頭的裝置上」。除了開發能量,以色列公司也積極與大廠合作,如Extreme Reality與 Intel、Samsung、NEC進行策略合作,行銷總監 Lidor 表示,「OEM廠商如果要將體趕遊戲附加到產品上,往往必須加入昂貴的硬體設備,如 3D 鏡頭等,而這些額外的開銷就會增加在製造過程或維修費,導致物料成本提高。」以色列廠商提供海外大公司低成本的解決方案,配備軟體便可直接使用在任何裝置上。
圖三、Extreme Reality 可即時提取使用者的 3D 姿態
圖片來源:vyralize.com
今年三月份才發表的 Samsung Galaxy S4,搭載的眼球瀏覽捲動新功能引起不少話題。眼球偵測技術開發已久,但以色列廠商 uMoove 將向所有人開放其眼球和頭部追蹤技術(圖四),其中包括蘋果等設備廠商和行動應用開發者。 uMoove 過去3年一直致力於為智慧手機和平板電腦開發利用前置鏡頭追蹤眼球和頭部運動的技術, uMoove 創辦人 Moti Krispil 曾向媒體表示,「如果眼球偵測和頭部運動偵測只限於應用在一款手機,那這項技術的潛力就會被大大限制。」因此 uMoove 決定在其官網釋出 SDK,並於今年三月將對外授權眼球和頭部追蹤技術,特別聲明Apple與其他應用開發商都有可能成為其合作夥伴。
圖四、眼球追蹤技術由兩束看不到的紅外線雷射光追蹤眼睛移動
圖片來源:uMoove
台灣優勢:上游、下游供應鏈 政府應學習創投基金作法
台灣過去強調製造、以代工業起家,產品品質優良卻仍常陷入低價競爭,研發能量稍嫌不足。而以色列在政府以創投基金支持下,核心技術開發能量充沛。台灣與以色列都位處地理要角,而台灣在上、下游的產業鏈產品開發相當具有優勢,如晶圓製造供應、封裝等,或在下游的系統整合,都是台灣產業的強項,與以色列的合作往來也日益密切。根據以色列貿易、工業暨勞工部的統計,台灣在2011年上半年與以色列的貿易額超過日本與南韓,成為以色列的第3大亞洲貿易夥伴,僅次於中國大陸及印度。台灣企業正努力成為以色列重要的貿易夥伴之時,以色列創投基金的作法,台灣政府應縝密研討學習之處。
更多歷期精采文章,請參閱智權報總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