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在經濟高速發展的背後,面臨許多產業問題:能源消耗巨大、產能嚴重過剩、技術的對外依存度高、勞工成本攀升、產業結構失衡……。中國面臨能源資源相對不足,環境惡化日益緊迫,必須減少對外關鍵技術的依存度,自主創新更是必要之路。 |
|
中國在過去十年經濟高速發展有目共睹,然而在經濟高速發展的同時,卻也付出了不少代價及埋下隱憂。八月底在南港展覽館盛大舉行的「2013國際智動產業趨勢發展論壇」中,中國機械工業聯合會執行副會長宋曉剛(圖一)說明了大陸機械工業發展態勢,說明中國2012年度的全國機械工業總產值18.4萬億,同比增長12.64 %,資產規模14.16萬億元。在「十一五期間」,第一產業年均增長 4.5%,第二產業年均增長 12.1 %,第三產業年均增長 11.9%。同時,大陸機械工業在全球市場佔有率明顯上升,達 17%(表一)。
表一、2008年世界機械製造業概況 |
|
銷售總額
(億歐元) |
08年增長
(%) |
世界市場佔有率
(%) |
世界 |
15,800 |
3 |
100 |
中國 |
2710 |
30 |
17.2 |
德國 |
2330 |
8 |
14.7 |
美國 |
2300 |
-10 |
14.6 |
日本 |
1864 |
|
11.8 |
義大利 |
1074 |
|
6.8 |
資料來源:VDMA |
圖一、中國機械工業聯合會執行副會長 宋曉剛
照片來源:中國機械工業聯合會機經網
中國機械工業隱憂:能源消耗巨大、產能嚴重過剩,發展質量、效率不高
漂亮的帳面數字背後,卻隱含了諸多問題。宋曉剛認為,中國機械工業的確存在許多隱憂,也因為經濟的高速發展付出相當代價,不僅能源消耗巨大、產能嚴重過剩,發展的質量、效率也不高。
1. 能源、環境消耗巨大
大陸 GDP 約佔世界的 8.6%,能源消耗卻佔全世界的 19.3%,單位生產總值能耗是 0.84噸標煤 / 萬元,是全球平均的 2 倍以上。宋曉剛認為,機械工業主要是熱加工行業能耗大,鑄造、熱處理、鍛造等行業能源消耗約佔機械工業總能耗的49.9%,機械工業同時消耗大量原物料,設備產品自身耗能大。
2. 產能過剩嚴重
機械工業中低端產品,幾乎都面臨嚴重的供過於求,是造成惡性競爭的主要原因。宋曉剛進一步說明,中國、國際市場需求乏力,國際市場競相壓價,惡性競爭態勢明顯,是造成價格下滑、利潤大幅下降的主因,同時也形成惡性循環。
3. 發展質量、效率不高
產品質量亟待提高,效益及效率低,中國機械工業增加值率一般在 25% 左右,但開發國家平均都在 30% 以上,中國的機械工業增值率明顯低於已開發國家。
大而不強 基礎薄弱 產業結構失衡
除了上述隱憂,宋曉剛更直接點出中國機械工業存在的主要問題,「儘管『十五』、『十一五』取得了長足進步,但大陸機械工業大而不強,基礎薄弱、高端裝備主要依靠進口的局面仍然沒有明顯的改善,又面臨國際、國內複雜多變的環境」:
1. 發展方式較為粗放
中國的投資快速增長(「十一五」年均增速 38%),但外延傾向嚴重,單位產出的能耗及材耗高。
2. 產業結構不合理
宋曉剛說明,中國的機械工業產品結構呈現中低端產品產能嚴重過剩,高端產品短缺無法滿足市場需求,主要依賴於實物產品,現代製造服務業發展滯後,產業集中度低,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大型龍頭企業少,對品牌、質量重視不夠,品牌價值較低。
3. 自主創新能力薄弱、無法有效支持產業升級
中國機械工業的關鍵技術對外依存度高達 50%,但開發國家平均在 30%以下,美國和日本僅 5%,由此可知中國的機械工業的關鍵技術研發能力不足。
4. 勞動力成本持續攀升
人工成本不斷增加已是中國的常態,宋曉剛憂心表示,與東南亞的開發中國家相比,中國的人口紅利優勢已漸漸消失。加上國內市場在國際競爭加劇,外商開始在中國取得自主創新的突破,與中國境內的產品產生價格競爭。
中國面臨能源資源相對不足,環境惡化日益緊迫,宋曉剛建議弱要實現中國經濟平穩的發展,極需要高質量、高效率、高可靠性、智能化的裝備產品,提高能源、材料綜合利用效率,促進綠色製造和節能減碳。更要減少對外關鍵技術的依存度,自主創新是必要之路。若以上方面能改善,大陸機械工業方可持續發展、由大變強。
更多歷期精采文章,請參閱智權報總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