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權報總覽 > 產業與經濟           
 
穿戴式產品開發趨勢:從超級賽亞人眼鏡到 Google Glass
智慧型眼鏡到底有多智慧?
吳碧娥╱北美智權報 編輯部
2014.04.16
如果你看過經典漫畫《七龍珠》,漫畫中超級賽亞人只要戴上眼鏡,瞬間就能透過鏡片看穿對手的戰鬥力指數,這樣的橋段相信你一定不會感到陌生。時序進入2012年,Google Glass將科幻電影中常見的擴增實境,從概念帶入了實際的應用,也讓智慧型眼鏡在穿戴式裝置中脫穎而出,預估將以年複合成長率50%的速度爆炸性成長,各大廠推出的智慧型眼鏡可說目不暇給。但這些看起來新潮又酷炫的設計,消費者是否會願意買單,空出原本忙碌的雙手,戴上眼鏡擁抱智慧化生活?

圖一:《七龍珠》中超級賽亞人只要戴上這個眼鏡,不但能顯示眼前人的戰鬥力,
還能搜索整個地球上人的戰鬥力,被視為智慧型眼鏡的前身。

http://cdn.ifanr.cn/wp-content/uploads/2013/12/235.jpg
圖片來源: TechOrange.com

從Google的智慧型眼鏡Google Glass問世以來,穿戴式產品儼然成為下一波科技市場的發展主流。根據調查研究機構Gartner預測,2014年穿戴式裝置商機將會大爆發,以健身與健康為主的穿戴式裝置成長規模將會最大,出貨量可望達到3,500萬件,2020年穿戴式裝置出貨量更將達到2億件,產值約為2,600億美元。其中,不用動手操作的智慧型眼鏡最被看好,將以年複合成長率50%的速度,成為穿戴式裝置中成長最快速的類別。

不讓Google Glass專美於前 各大廠前仆後繼接棒

2012年6月,Google以「天降神兵」的戲劇化手法,將Google Glass將呈現在世人眼中,智慧型眼鏡一舉吸引住大眾的目光。就在今年4月15日,Google Glass在網路上限時開賣一天,一副眼鏡要價高達1,500美元!

看準智慧型眼鏡的當然不只Google,已經有愈來愈多大廠開始研發智慧型眼鏡產品,並申請相關專利保護。本文特地整理Google、Apple、Sony、Samsung等大廠的智慧型眼鏡產品特色,並從專利申請狀況一窺此項新技術發展。

表一:智慧型眼鏡產品特色
公司名稱 產品名稱 特色
Google Google Glass 透過無線藍牙方式連接設計,可透過語音指令拍照及錄影/和朋友分享即時影像/在眼前呈現路線導航/傳送訊息用說的即可/隨行翻譯,不講英文也可以通
Sony SmartEyeglass 這款產品來在原型階段,操作需要透過單獨的線控來完成,線控上的觸控板提供了導航、電源和攝影鏡頭按鈕,能透過藍牙或 Wi-Fi 連結至搭配的 Android 手機。外型與一般眼鏡相似,具有 Binocular-type 雙目顯示效果,同時配備內嵌式相機、麥克風與陀螺儀、加速器等感應器。
Apple iGlass 這款iGlass的投影儀安裝在鏡片側面,而不是在佩戴者眼睛的正前方。通過使用兩個液晶顯示幕把圖像直接投射到佩戴者的眼中。鏡片上能夠陳列出應用程式、視頻、圖像以及佩戴者周圍各種物品的即時資訊。
Samsung Gear Glass 可與智慧型手機搭配使用的運動型智慧眼鏡,可用於聆聽音樂、接聽電話,但仍維持透過實體線路連接的設計。
資料來源:各業者

智慧型眼鏡專利佈局 技術各有千秋

Google Glass

經過改良後的Google Glass,看起來更像是一般眼鏡,顯示器將採用透明螢幕設計,透過繞射光柵技術,以兩側鏡架上的投影裝置將畫面分投射在光柵鏡片上,因為光柵鏡片可透光,使用者依然可看到眼前的景象。

Google最近也獲得一項新專利,內容是與穿戴式裝置相關的眼球追蹤技術(gaze-tracking technique),此項發明有助於Google以觀看次數做為廣告費用的收費標準,不需要再透過Big Data分析,就可以從追蹤使用者眼球得到最直接的資料。

表二:Google Glass與專利示意圖

http://static.businessinsider.com/image/5124c840ecad04205e00004c-915/google-glass-is-super-sleek.jpg
http://static.businessinsider.com/image/5124c763ecad048562000000-915/and-its-beautifully-designed.jpg
圖片來源:Google United States Patent  20130100362
圖片來源:USPTO
United States Patent 
8,510,166
圖片來源:USPTO

Sony SmartEyeglass

Sony已發布智慧眼鏡SmartEyeglass的原型,使用者能直接透過穿透式顯示螢幕觀賞影像內容,並配合圖像技術讀取存在於圖片中標籤的內容,或者是直接將拍攝影像進行標示。利用眼鏡前端攝影功能擷取影像後,即可透過網路通訊機能與其他人作分享,也可對應至其他如手腕帶等設備作為輔助使用。

從Sony的另一項專利申請圖來看,此款智慧眼鏡兩側都擁有鏡片和顯示螢幕,兩側還搭配耳機設計,不但可由雙眼觀看,還能聆聽各種資訊,顯示螢幕位置還可配合使用者進行微調,獲得更佳的使用體驗。

表三:Sony SmartEyeglass與專利示意圖

索尼展示SmartEyeglass智慧眼鏡 可與安卓手機連接
图片说明
圖片來源:手機王 United States Patent  20120147043
圖片來源:USPTO
United States Patent  20130069850
圖片來源:USPTO

Apple iGlass

蘋果的穿戴式專利叫做「頭戴週邊顯示方案」(Peripheral treatment for head-mounted displays),該技術允許通過可視顯示技術將圖像投射到使用者的眼睛周圍。iGlass的投影是安裝在鏡片側面,而不是在佩戴者眼睛的正前方,通過使用兩個液晶顯示幕把圖像直接投射到佩戴者的眼中。

表四:Apple iGlass與專利示意圖

iGlass
圖片來源:樹梢網原創 United States Patent  8,212,859
圖片來源:USPTO

Samsung Gear Glass

三星已向韓國知識產權局申請智慧眼鏡的專利,申報類別為「運動眼鏡」(sports spectacles),該款眼鏡使用透明或半透明鏡片,具備顯示器、耳機,並且尾部還連了一根線,末端是Micro USB介面,允許用戶在運動時接聽電話和聽音樂。

表五:Samsung Gear Glass與專利示意圖
Samsung Gear Glass http://uc.udn.com.tw/magimages/42/PROJ_ARTICLE/320_2943/f_482606_1.png
圖片來源:techglam.com 圖片來源:The Wall Street Journal

全球各大廠紛紛推出智慧型眼鏡之際,經濟部技術處也看好這一波穿戴裝置的市場發展,委由資策會智通所執行「智慧手持裝置核心技術攻堅計畫」,並在4月舉辦「智慧眼睛軟硬體技術發展趨勢」研討會,邀請相關領域專家及業者共同探討穿戴式產品及智慧型眼鏡的發展方向。

智慧化 穿戴裝置消費新魅力

在本場研討會中,資策會產業情報研究所(MIC)產業顧問黃偉正針對穿戴式產品開發趨勢進行解析。黃偉正解釋,所謂的「智慧型穿戴裝置」,指的是本身可上網,或是搭配智慧裝置連線作業,進行功能延伸連動、紀錄管理或存取雲端服務,且要能長時間穿戴的裝置產品。因此,產品首先必須做得輕巧,才有被消費者穿戴的機會;另外還要加上智慧平台、豐富的雲端服務內容在背後支援。雖然「小型化」是過去穿戴的原動力,而現在,「智慧化」才能成為消費願意買單的新魅力。

目前智慧穿戴式產品的服務形式共有手機周邊、運動健身、健康照護、專屬系統整合/量身訂做等四大項,主要服務項目如下:

表六:智慧穿戴式產品設計方向與應用服務領域發展
大類別 服務形式 功能主軸 主要服務項目
輔助與延伸智慧手機功能 手機周邊
(功能型產品)
輔助手機功能為主 擴充、延伸手機功能
改善或補強手機人機使用介面
其他利用APP與穿戴功能整合,發揮手機尚感不方便之功能
健康紀錄管理 運動健身
(服務型產品)
紀錄管理
服務為主
運動健身紀錄與管理
瘦身塑身規劃與激勵
其他生活起居紀錄與提示
健康/醫療照護
(醫療型產品)
專業加值
服務為主
生理紀錄與專家建議
健康養生監督與專家建議
其他生命跡象監控與醫療照護
企業商用或
特殊專業使用
專屬系統整合/
量身訂作
(商用型產品)
特殊整合
專屬系統
增加企業管理與專業效率,或針對特殊休閒興趣進行設計
資料來源:資策會產業情報研究所(MIC)

黃偉正也提醒,市場對於智慧裝置的熱情,可能會造成期望愈高、失望愈大,消費者認知預期上的落差,有可能成為打擊智慧穿戴發展的潛在風險,像是:

  1. 智慧型穿戴產品其實不夠智慧,還是要依靠智慧手機;
  2. 智慧穿戴本身要充電,更會加深智慧手機的耗電;
  3. 可能以不算便宜的價格,換來略微方便的輔助功能;
  4. 穿戴提供的功能服務,不一定會超越智慧手機+APP。

智慧穿戴產品 應採差異化發展策略

事實上,穿戴應用主要意義在換得較便利及隨時可應用的使用方式,補充手機尚無的感測能力與服務功能而已。黃偉正建議,設計智慧穿戴功能時,應從三大面向思考:從硬體規格上,要解決體積、重量、耗電、充電的困擾;從消費生理上,穿戴要舒適、無壓,如何養成穿戴習慣是挑戰;從消費心理上,穿戴要合時尚並維護尊嚴,如何穿戴出流行更是考驗。

黃偉正認為,智慧穿戴產品設計,最大的風險就是想要取代智慧手機。穿戴裝置在發展的初期,最大的考驗就是電力消耗和消費者對於價格的接受度。既然穿戴裝置在規格上遠不及智慧手機,消費者又互相重疊,與智慧手機彼此精細分工合作是比較理想的作法。因為智慧穿戴屬於新興產品,要面對的未知數太多,建議有興趣發展的廠商,還是「摸著石頭過河」比較穩當。

若要發展低階智慧穿戴裝置,應借力專業與異業服務為產品加值。Google Glass會成功是因整合想像空間大,即使高單價一樣有人買單,其他廠商不如以專業對應或改走簡單便宜,比起「高階高價」容易曲高和寡,走「低階低價」反而可爭取一定的消費空間。黃偉正建議,若中小型廠商欲進攻穿戴市場的發展機會,可考慮專業領域服務、專業內容或異業結盟,可望發展出多元化的合作模式。

至於高階智慧穿戴產品價值,則來自品牌與豐富的服務資源。以目前唯一已經上市的智慧型眼鏡Google Glass為例,正因為背後有豐厚的服務資源,只要能加以實現,這塊市場是潛力無限的。

智慧型眼鏡解密:輕巧與功能缺一不可

鉅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戴昌台認為,穿戴的舒適度、是否能長時間使用,以及能否開發出令消費者驚豔的應用,是各家廠商在設計智慧型眼鏡時要考量的要點,也是考驗之所在。

配戴上智慧型眼鏡後,消費者可輕鬆將眼前所看到的實境即時分享給親友、用實境視訊和親朋好友聊天,還能將個人資料與雲端互動。智慧型眼鏡結合即時雲端服務應用,可提供教育學習(翻譯/觀光旅遊)、安全監控(遠端IP CAM/即時動態影像分析)、社交分享(影像分享/即時視訊聊天)、銷售管理(庫存管理購物追蹤及互動/物品資訊即時呈現)。

圖二:智慧眼鏡設計要素

資料來源:鉅景科技

至於智慧型眼鏡未來的發展趨勢,戴昌台歸納出以下四點:

  1. 小尺寸是智慧型眼鏡普及化的關鍵;
  2. 大量即時資訊傳送的使用行為,將刺激下一波無線聯網革命;
  3. 加入雲端服務後,更凸顯即時互動的價值
  4. 軟硬體高度整合,讓智慧化生活得以落實。

圖三:未來智慧型眼鏡功能進化方向

資料來源:鉅景科技

Gartner同時也預測,未來三至五年內,最有可能因智慧眼鏡而受惠的是現場服務產業,可提高技術人員、工程師,以及現場服務、維修、醫療與製造等其他產業工作人員的效率,每年約可增加10億美元的獲利。雖然智慧型眼鏡現今仍屬新興科技,美國目前採用智慧型眼鏡的企業還不及1%,未來五年內將會提升至10%。

面對穿戴式科技未來幾年巨大的商機,智慧型眼鏡屬於服務性產品,只要有物聯網及高度軟硬體整合,並非只有大廠才能主導,台廠仍可尋找切入市場的機會。只是在智慧型手機包山包海的應用服務環伺下,如何讓消費者願意空出雙手、戴上智慧型眼鏡,擁抱真正的智慧化生活,新的消費行為及使用模式要建立並非如此簡單,仍須仰賴人性化的設計,以及更多兼具突破與實用的應用服務一同助陣。

本篇文章先從智慧型眼鏡談穿戴裝置的開發趨勢,後續針對穿戴式裝置及相關應用將會有進一步的報導,敬請期待。

 


Facebook 按讚馬上加入北美智權報粉絲團